速覽
- 網傳“印度在今年7月第七次申請‘入常’”一事不實。聯合國大會和安理會會議存檔記錄中未顯示相關決議或議案。
- 長期以來,網絡上流傳說法稱,印度五次申請入常,但被五大常任理事國輪流一票否決。但根據程序,印度或其他任何國家若想入常,需先修改聯合國憲章。
- 歷史上,印度曾多次做出“入常”的嘗試,并制定了通過推動聯合國改革“爭常”的策略。但截至今日,相關改革議案未在程序上取得實質進展。
事件背景
近日,社交平臺上有傳言稱,2025年7月,印度第七次向聯合國遞交入常申請,遭五大常任理事國集體否決。
網傳說法相關截圖。
《聯合國憲章》第二十三條明確:“中華民國、法蘭西、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及美利堅合眾國應為安全理事會常任理事國。”1958年起,法蘭西改稱法蘭西第五共和國。197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恢復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席次。1991年,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的席次為俄羅斯聯邦所繼承。
明查
《聯合國憲章》(后簡稱《憲章》,編者注)第二十三條明文規定了現任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成員。按照程序,印度若想入常,需先修改聯合國憲章。
《憲章》第一百零八條規定,憲章之修正案需經大會會員國三分之二表決并由聯合國會員國三分之二、包括安全理事會全體常任理事國,各依其憲法程序批準后,對于聯合國所有會員國發生效力。
然而,檢索聯合國大會和安理會自7月以來召開會議的存檔記錄,沒有發現任何與“印度能否入常”相關的決議或議案。
聯合國大會及安理會會議和決議存檔記錄截圖。
歷史上,印度曾多次做出“入常”的嘗試,并制定了通過推動聯合國改革“爭常”的策略。1992年,在印度的極力推動下,聯合國通過決議,要求各國就安理會組成問題提出書面意見、提交下屆聯大討論。自此,聯合國正式開始審議安理會改革問題。
然而,因安理會改革涉及修改《聯合國憲章》,牽涉多方利益,聯合國始終沒能給出為安理會和多數成員國所接受的具體改革方案。20世紀90年代,印度雖多次提出“入常”,但始終未有進展。
進入21世紀,隨著“聯合國改革”的呼聲高漲,在2004年第59屆聯大上,時任聯合國秘書長安南任命高級別名人改革小組,就安理會改革提出建議,并提交2005年第60屆聯大討論。在此背景下,印度借機拉攏同樣計劃借改革“入常”的日本、德國和巴西等國,組成“四國聯盟”,采取捆綁策略拉票,目標直指常任理事國席位和否決權。
然而,由于美國提出只想要增加2個左右沒有否決權的常任理事國,且與印度一同“爭常”的“伙伴”中,日本和德國同為二戰策源地,受到聯合國中不少成員國的抵制,“四國聯盟”最終陷入分裂,名存實亡。
2017年、2020年和2024年,印度在聯合國大會上先后多次提出“入常”要求,但未有結果。截至今日,無論是印度還是其它集團(如非洲集團)提出的安理會改革議案均未在程序上取得實質進展。盡管國際社會對安理會改革具有高度共識,但在具體的改革舉措上,各陣營卻各持己見。
2024年11月28日,印度外交部曾在網站上公開回答民眾提問,總結“印度入常進程”。回答稱:“印度正積極參與聯合國安理會改革政府間談判(IGN),通過其在G4集團(印度、日本、巴西和德國)和L.69集團(由來自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發展中國家組成的跨區域集團)的成員資格,與其他致力于改革的國家合作,爭取聯合國會員國對聯合國安全理事會擴大的支持。”
2024年11月28日,印度外交部在網站上公開回答民眾提問,總結 “印度入常進程”。
綜上所述,網傳“印度在今年7月第七次申請‘入常’”一事不實。聯合國大會和安理會會議存檔記錄中未顯示相關決議或議案。
長期以來,網絡上流傳說法稱,印度五次申請入常,但被五大常任理事國輪流一票否決。但根據程序,印度或其他任何國家若想入常,需先修改聯合國憲章。
歷史上,印度曾多次做出“入常”的嘗試,并制定了通過推動聯合國改革“爭常”的策略。但截至今日,相關改革議案未在程序上取得實質進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