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振山
日本第27屆參議院選舉將于7月20日正式投票。有日本民調顯示,自民黨和公明黨組成的執政聯盟選情嚴峻,能否維持參議院多數席位尚難預料。有分析人士認為,日本國內通脹持續、自民黨“黑金”丑聞等是拉低執政黨支持率的重要原因,即使執政聯盟保住多數席位,未來執政恐怕也將面臨多重挑戰。
日本《朝日新聞》7月15日公布的民調結果顯示,日本首相石破茂領導的自民黨在參議院選舉中預計將獲得35個席位,公明黨預計獲得9個席位,兩黨合計獲得席位可能會低于50席。
而日本富士新聞網7月14日公布的民調結果顯示,自民黨預計將獲得40多個議席,公明黨預計難以維持現有的14個改選議席,兩黨能否確保獲得50個席位難以確定。
日本參議院共有248個席位,本屆選舉將改選124席、補選1席,改選席位中包含74個選區議席、50個比例代表議席。在非改選議席中,執政聯盟擁有75席,只有在參議院選舉中獲得至少50席,執政聯盟才能維持多數地位。50席因此被自民黨視為這次參議院選舉的“勝負線”。
面對不容樂觀的選舉形勢,石破茂承認這次選舉是“最艱難的”,并在多地奔走拉票。在野黨立憲民主黨、國民民主黨等也積極宣傳各自競選主張,包括削減消費稅、增加工資等,爭取獲得更多席位。
有日本媒體分析認為,自民黨“黑金”丑聞是該黨支持率下滑的重要原因。受丑聞影響,自民黨在2024年10月的眾議院選舉和今年6月的東京都議會選舉中都遭遇慘敗,自民黨和公明黨聯盟在眾議院失去了多數席位。日本廣播協會近日發布的民調顯示,自民黨的支持率跌至24%,為2012年以來最低點。
石破茂政府在經濟問題上的表現也引發民眾不滿。石破茂將提振經濟、改善民生作為執政要務,但今年第一季度日本實際國內生產總值(GDP)環比持平,按年率計算下降0.2%。日本國內的通脹水平也未見緩解。今年5月,日本剔除生鮮食品的核心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3.7%,創下自2023年1月以來的最大漲幅。其中,大米價格同比上漲了101.7%。
由于物價持續上漲,日本民眾的實際收入不增反降。根據日本厚生勞動省的數據,日本5月名義工資增加1.0%,但實際工資與去年同期相比減少2.9%,跌幅為2023年9月以來最大,且是連續第5個月下降。實際收入減少影響到了民眾的個人消費,個人消費減少則進一步抑制了經濟增長。
為平息民眾不滿,恢復民眾對其執政能力的信心,石破茂在不久前提出了一系列競選承諾,包括到2040年將名義GDP提高到1000萬億日元,將平均工資在現有水平上提高50%或更多等。此外,石破茂還計劃向每人發放2萬日元現金,以促進消費。然而,石破茂“大把撒錢”的做法并沒有得到民眾普遍認可。
另外,針對此次大選中多個政黨關注的所謂“外國人問題”,石破茂政府也有最新回應。7月15日,日本政府設立跨部門事務局,以應對與外國人相關的問題。石破茂認為適度引進外籍勞工有助于提高日本經濟活力,但也主張嚴格處理外籍人士違法犯罪等問題。石破茂此舉或許是為了與右翼政黨爭奪部分保守選民的選票。
有分析人士認為,目前日本參議院選舉競選活動已近尾聲,石破茂能打出的“牌”已經不多,尚存的一個變數是日本能否與美國達成貿易協議。石破茂在談判中堅持強硬立場,主張維護日本國家利益,這或許能為他贏得一些認可,但很難大幅改變選民傾向。此外,自民黨參議員鶴保庸介近日因爭議言論遭到在野黨和民眾譴責,此事也可能對自民黨選情造成影響。
一些日本媒體指出,如果自民黨和公明黨在此次選舉中未能獲得50席,那么石破茂或將面臨執政危機,不排除其被自民黨內其他人士取代。如果自民黨和公明黨在選舉后維持參議院多數席位,石破茂政權或能延續,但未來依然將面臨多重挑戰,尤其是如何提振經濟、應對美國的壓力等。美國已宣布8月1日起將對所有進口的日本產品征收25%的關稅,一旦日美談判破裂,日本經濟或將遭受重大損失。
來源:工人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