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銅仁市委黨校組織第2期鄉科級干部(鄉鎮長、街道主任)進修班全體學員,懷著崇敬之心奔赴石阡縣困牛山紅軍戰斗遺址開展了一場主題鮮明、內涵深刻的現場教學活動。引導學員通過沉浸式體驗革命歷史,在緬懷先烈中汲取奮進力量,在實地感悟中強化使命擔當。
青山埋忠骨 浩氣貫長虹
在困牛山紅軍壯舉紀念碑前,全體學員懷著崇敬之心向革命烈士敬獻花籃。三鞠躬禮,表達對先烈的無限哀思。面對鮮紅的黨旗,學員們重溫入黨誓詞,鏗鏘有力的誓言在山間回蕩,彰顯著新時代黨員干部的忠誠與信仰。
全體學員向紅軍烈士鞠躬致哀。
“1934年10月,紅六軍團18師52團為掩護主力突圍,將敵軍引至困牛山,與敵激戰三晝夜。在彈盡糧絕之際,百余名紅軍戰士為避免誤傷群眾,毅然選擇集體跳崖……”在現場講解員的深情講述中,學員們緩步繞行紀念碑,仔細瞻仰碑文中記載的英雄事跡。斑駁的碑文無聲訴說著那段悲壯歷史,讓大家深刻感受到革命先烈“為有犧牲多壯志”的崇高精神。
歷史映初心 精神照前路
沿著陡峭的山路步行至虎井溝紅軍跳崖處,講解員結合地形特點,還原了紅軍戰士邊打邊退、最終舍生取義的戰斗場景。“他們退無可退時,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的安危,而是群眾的生命。這種‘以百姓心為心’的情懷,正是我們共產黨人初心的生動寫照。”
學員代表向困牛山紅軍烈士敬獻花籃。
在困牛山紅軍壯舉展陳中心,學員們通過多維度的展陳形式深入了解歷史。現場播放的紀實片《豐碑永駐·浩氣長存》,以珍貴影像和歷史資料全景式展現了困牛山戰斗的全過程。
觀看紀實片《豐碑永駐·浩氣長存》。
講解員借助戰場態勢沙盤,生動詳實地還原了紅六軍團西征在石阡地區面臨的嚴峻形勢與戰場布局,特別是困牛山戰斗在整個戰略轉移中的關鍵地位與慘烈過程。通過聆聽史實,學員們對“絕對忠誠、信念堅定、勇于犧牲、赤誠為民”的困牛山壯舉精神內核有了更深層次的學習和領悟。
講解員介紹紅軍在石阡的戰斗故事。
賡續紅色血脈 激揚奮進力量
在紅軍壯舉展陳中心功能廳,學員們集中觀看了軍事教育片《困牛山1934》。這部由中國人民解放軍藝術中心耗時兩年打造的紀錄片,通過“歷史”與“現實”雙線敘事,不僅還原了紅52團團長田海清、師長龍云等英雄人物的戰斗軌跡,更通過黨史專家田野調查的視角,揭開了那段塵封90年的歷史真相。當銀幕上出現紅軍戰士高呼“中國共產黨萬歲”縱身躍下懸崖的畫面時,不少學員眼眶濕潤。大家紛紛表示,要將革命先烈的犧牲精神轉化為干事創業的動力,在基層崗位上踐行“人民至上”的宗旨。
學員重走“紅軍路”。
近年來,銅仁市充分挖掘困牛山紅色資源,將其打造為黨員干部教育培訓的“活教材”。此次組織學員赴困牛山開展現場教學,是銅仁市委黨校“沉浸式”黨性教育的重要內容,通過“實地參觀+情景教學+研討交流”的模式,推動學員從“被動接受”轉為“主動思考”,引導和激勵廣大青年干部把對革命先烈的深切緬懷轉化為提升政治判斷力、領悟力、執行力的自覺行動,把“絕對忠誠、信念堅定、勇于犧牲、赤誠為民”的困牛山壯舉精神融入血脈、付諸實踐,以更加昂揚的斗志、更加務實的作風,在奮力展現綠色銅仁現代化建設新風采中貢獻青年力量!(圖文 中共銅仁市委宣傳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