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招入編,后半生就是鐵飯碗”,
以前,只要進入編制內工作,就意味著下半生穩定了,不用再為就業擔憂,而且福利待遇好,退休時養老錢還更高。
然而時代變化,沒想到,所謂的“鐵飯碗”如今卻變得越發脆弱了…
2025年,事業編改革的腳步聲逐步逼近,甚至包含醫院、高校在內,紛紛宣布了“變革命令”。
尤其是以下6類事業編崗位,將退出編制體系,取而代之的是“競聘制”“合同制”,以后的“鐵飯碗”,遠沒有我們想象的那么“鐵”了
第一、高校教師崗位:“聘任制”來了
以前總說大學教授是“鐵飯碗”,只要上崗,就等于是“終身教職”。
但沒想到的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高校開始打破“一聘定終身”,也開始實行簽訂“聘期合同”,三五年期滿就得“考核過關”或“面臨再評估”。
而且,不光是高校,多地中小學也迎來“聘任制”,比如去年8月,天津市西青區就實施了中小學教師聘期管理實施方案,其中就明確:
全面實行中小學教師聘用制度和崗位管理制度,打破“一聘定終身”,對中小學教師職稱聘任實施動態管理。
而且,教師崗位聘期為3年,考核分為合格、不合格;合格是續聘、崗位晉升的必備條件;考核不合格,合同期滿一般不再續聘。
激烈的考核壓力下,讓很多人也明白,提高教學能力、取得突破,變成了“唯一出路”。
第二,醫院崗位:開始“合約制”
以前的公立醫院崗位,也幾乎是穩定的事業編制。
一旦醫護人員入編,就不用擔憂未來工作問題,可以直接干到老。
但是現在則不同了,已經有不少醫院開始“瘦身”,新招的醫護人員不再有編制,而是簽訂勞動合同,同樣有績效考核。
這說明,以后的護士等崗位,也要像私人企業職工,簽合同上班了,
如果你是經驗豐富的護士,工作還能穩定,如果你是剛入行的年輕人,或者不在核心崗位,以后的穩定就難說了。
第三、后勤崗位:“招聘”轉“外包”
以前后勤崗位也是事業編制,別看同樣是掃地搞衛生,能進入事業單位的,很多都是有編制的。
比如司機、保潔、水電工、維護人員,這些崗位在很多單位已經開始由直接招聘轉向“外包”。
意味著,事業編制的后勤崗,也在逐步退出編制體系,以后的后勤服務將更加市場化了,“鐵飯碗”碎了。
第四、行政執法崗位:成為公務員隊伍
以前,像城管、市場監管等崗位,也都是事業編,以后這些崗位或將轉為公務員體系。
不過,別以為轉為公務員體系,以后就能“鐵飯碗”“高枕無憂”,
實際上也要考試,達標才能轉公務員編制,考不上,結局多半是“轉崗”或成為“勞務用工”。
這種轉變,也能提高崗位辦事效率,不是嗎?
第五、經營性單位:從“事業單位”向“企業”轉型
像設計院、招待所、印刷廠這類單位,這些本身屬于事業單位,但實際上都是“帶有經營性質”的單位。
按照改革方案,這些單位里原本擁有編制的人員,將重新簽訂勞動合同,從“吃公家飯”的“單位人”,變成“憑本事吃飯”的企業員工。
以后,職工領取的就不再是事業編制的工資,而是市場化工資。
而且這一變革下,未來“吃”財政的會越來越少,留在這里的員工,要么接受轉企要求,要么主動離開,尋找新的出路。
第六、科研輔助崗位:由“編制”到“績效”轉變
科研機構的輔助崗位,比如資料管理員,數據分析員等等,同樣沒逃過大洗牌,
以前這些崗位同樣享受事業編制,工作穩定,但是以后,這些崗位也將迎來“崗位聘任制”,不再是是“鐵飯碗”
以后也要績效考核,也有“末位淘汰”,這個改變,既能合理配置有限資源,又能激發潛力。
文末結語:
“精兵簡政”大刀闊斧,意味著從此之后,大家的競爭也將變得更為激烈。
以后,唯有不斷提升““硬實力”和“核心競爭力”才能勝出,否則時代要拋棄、淘汰你,毫不留情!
(文中圖片來源于網絡,侵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