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至15日,中央城市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這是時隔10年再一次召開中央城市工作會議。當前,我國城鎮化正從快速增長期轉向穩定發展期,城市發展正從大規模增量擴張階段轉向存量提質增效為主的階段。習近平總書記在重要講話中總結了新時代以來我國城市發展成就,分析了城市工作面臨的形勢,明確了做好城市工作的總體要求、重要原則、重點任務。
城市不僅是經濟發展的引擎,更是人民群眾的生活場域,承載著人民群眾對幸福的向往。2019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上海市考察時,首次提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的理念。此次中央城市工作會議上,“人民城市”概念被多次提及,建設創新、宜居、美麗、韌性、文明、智慧的現代化人民城市的目標愈發清晰。
青年因城市而聚,城市因青年而興。一座城市能否吸引青年、留住青年,取決于它是否具備成長的潛力、生活的質感、未來的希望。住房是否可負擔、交通是否通達、社區是否友好、文化是否包容……種種具體細微的問題,往往最直接地影響著青年對城市的判斷。如何優化城市結構、提升城市品質,怎樣推動城市的綠色轉型、文脈賡續……這些看似宏大的命題,對青年而言其實并不遙遠。
具體地說,分類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優化城市空間結構,意味著資源不集中于中心城市、中心城區,讓青年獲得更多“留下來”的選擇;著力建設富有活力的創新城市、精心培育創新生態,為青年的創業、就業開辟寬廣的賽道;推動城市更新、提高公共服務水平,也意味著青年能在更宜居、更人性化的空間中生活和工作。
城市工作既要追求速度與質量,更要確保成果真正惠及全體市民;不僅要把城市建設得漂漂亮亮,更要有科學精細的管理。此次會議著重強調,要堅持實事求是、求真務實,堅決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只有遵循更加務實、更有溫度的治理邏輯,少一些“一刀切”和“面子工程”,多一些貼心服務和因地制宜的措施,城市才能真正成為青年愿意扎根、樂于奮斗的熱土。
青年群體富有創造力、組織力與行動力。生活在城市中的他們,不僅是城市發展的受益者,更是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的參與者和共創者。如今,青年正以多元身份融入城市肌理,深度參與城市更新。建設綠色低碳的美麗城市、建設安全可靠的韌性城市、建設便捷高效的智慧城市等會議提及的重要任務,處處都有青年大顯身手的機會。
唯有讓城市發展精準回應青年的期待,讓青年在城市中找準位置、擁有舞臺、充滿奔頭,城市才能始終涌動生生不息的活力。展望未來,無論是在大城市的繁華核心,還是在中小城市的街頭巷尾,都少不了青年砥礪奮斗、揮灑汗水的身影。青年與城市雙向奔赴、彼此成就,城市的未來因青年而閃耀,也將為青年而綻放。(中國青年報評論員)
來源:中國青年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