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澎湃新聞消息,7月15日,美國財長貝森特稱中美經貿談判狀態良好,關稅截止日期靈活,釋放重要信號。美國近期在對華互動中動作頻頻。先是7月13日,中國一天內接收3架波音737-8 Max飛機,這在以往十分少見。算上這3架,波音本月對華交付量至少達5架,自6月初恢復交付以來已累計13架。波音作為美國制造業重要代表,其對華交付情況常被看作中美關系的“晴雨表”,此次密集交付,被外界解讀為中美關系回暖的體現。
同日,英偉達創始人黃仁勛在北京宣布,美國已批準該公司向中國銷售H20芯片。幾乎同時,AMD也表示美國商務部將審查其MI308芯片出口許可申請,若獲批將重啟對華出口。要知道,此前美國對這兩款芯片實施出口限制,AMD曾預計因此損失約8億美元。如今政策出現松動,對兩家企業來說無疑是好消息,也讓中國相關企業有了更多采購選擇,英偉達H20芯片就已引發中國企業搶購。
黃仁勛(資料圖)
7月11日,王毅外長與美國國務卿魯比奧在吉隆坡會晤,這是兩人首次面對面交流。雙方一致認為會晤積極、務實、建設性。考慮到兩人的職務,會晤涵蓋了經貿關稅、臺灣問題、南海局勢等中美焦點議題。盡管在這些議題上中美分歧不小,但能實現會晤本身,就說明兩國關系有緩和跡象。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7月15日明確表示,中美8月12日的關稅休戰截止日期并非板上釘釘。他還提到中美經貿談判處于“非常良好的狀態”,并希望8月初能與中方在第三國會面。
其實早在7月初,貝森特就透露過將與中國同行會面的計劃,美國商務部長也表示8月初將開啟更大規模對華貿易對話。中方對此也有積極回應,商務部新聞發言人表示雙方正就經貿關切密切溝通,希望美方相向而行。這些動向背后,是中美關系近期的一系列積極變化。我國主流官媒此前刊文釋放積極信號,強調中美和平共處等三大“不會變”。特朗普本人也多次對華釋放善意,美國財長、商務部長等官員的表態和行動也與之呼應。
特朗普(資料圖)
不過,也得看到中美之間的分歧依舊存在。臺灣問題、南海局勢等議題上的分歧短期內難以消除,美國國內也有對華強硬的聲音。但從當前態勢看,美國正改變以往的霸凌方式,轉向通過對話協商處理對華關系。還有一個值得關注的點是特朗普可能的訪華計劃。有消息稱特朗普政府可能在今年下半年訪華,甚至有外媒猜測其可能參加9月3日中國抗戰勝利閱兵。
雖然這一猜測是否成真還不確定,但此次王毅與魯比奧的會晤,以及中美近期的一系列互動,都可能為高層交往鋪路。中美作為世界前兩大經濟體,關系走向影響深遠。世界期待兩國能穩定發展關系,這既符合兩國人民利益,也是全球共同愿望。當下的這些積極變化,讓人們看到了一絲希望。
貝森特(資料圖)
接下來,8月初的中美經貿會談將是重要看點,其成果或許會進一步推動兩國關系發展。當然,中美關系的改善不可能一蹴而就,還會面臨各種考驗。但只要雙方都能保持對話協商的態度,本著相互尊重的原則處理分歧,就有望推動關系朝著穩定健康的方向前進。這不僅對中美有利,對全球經濟和地緣政治穩定也至關重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