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夏天了,大家草帽、扇子都準備好了嗎?各位特斯拉、小鵬、蔚來、極氪、埃安、智己車主,回答我!
倒不是說以上品牌的車不好,而是它們基本都裝上了全景天幕,一到夏天就讓人頭皮發燙,如同開著一輛烤箱。
雖然全景天幕不隔熱這個問題每年夏天都被吐槽,但是廠家還是熱衷于給新車裝上,這又是為何呢?
其實早期的汽車并沒有天窗、天幕這些概念,大家也可以回憶一下,電視劇里看到的老爺車是不是都沒有天窗。
隨著汽車的發展,開始有人在車頂開了個小洞用來透氣,后面這個洞越來越大,逐漸變為天窗。
之后工程師們給天窗安上了電機,變為了可開啟的全景天窗,不過基本只在高端燃油車、或者高配車型上才能見著,畢竟成本不低。
到了新能源時代,全景天幕登場。特斯拉是開山鼻祖,在2012年推出的Model S(參數丨圖片)中搭載了全景天幕,隨后推出的Model 3/Y也標配全景天幕。
大家都知道中國新能源市場卷得不得了,全景天幕這個本來在中高端新能源車中才有的配置,也逐漸被下放到平價車型中,現在不到10萬元的車型,也能提供一塊面積不小的全景天幕。
隨著用戶越來越多,大家也開始對全景天幕祛魅,因為夏天實在是太熱了。雖然技術在不斷發展,車企宣傳它們的全景天幕有什么樣的防曬涂層,紫外線隔絕率、紅外線阻隔率有多高,但是參數不等于實際體驗,據我周圍朋友的親身體驗來看,該熱還是得熱。
盡管會在夏天影響用車體驗,但是車企卻依然前赴后繼地安裝全景天幕,原因就四個字:瑕不掩瑜。
我們知道,新能源車通常都有一塊大電池,它一般被放在車輛底部,車內的縱向空間因此被壓縮不少。而全景天幕比金屬車頂、可開啟的全景天窗薄多了,就能省出更多頭部空間,大家在后排乘坐時就不用擔心“碰頭”了。
另外,傳統可開啟全景天窗,特別是帶遮陽簾的那種,造價可不便宜,而全景天幕的造價基本是前面的一半,可以降低成本,那么車企何樂而不為呢?而且沒了滑軌、電機這些零件,全景天幕的裝配、維修也更方便。
不得不說,車企們死磕全景天幕,在座的各位也有責任。誰叫你們就吃“大玻璃”這套,被“抬頭就是星空”的營銷哄得不知東南西北,最后只能在開車的時候邊擦汗邊糾結,是買遮陽帽還是遮陽傘。
不過全景天幕就像奶茶,明知會讓人長胖,但我們還是忍不住點。好在車企夠卷,全景天幕也在升級。
比如小米YU7上搭載的智能調光天幕,有遮光和通透兩檔可調,天幕能從透明調到很黑,基本接近物理遮陽簾。據雷軍表示,小米YU7在遮光模式下,就算在38℃的高溫下暴曬1.5個小時,也能比友商加了物理遮陽簾更隔熱。
不過這種智能調光天幕的成本很高,估計一時半會也降下不來,實在怕熱的朋友咱還是老老實實地選有物理遮陽簾的車吧。
而且現在車企們也學乖了,今年推出的新車要么自帶遮陽簾,要么贈送遮陽簾,比如奇瑞風云A9L標配電動物理遮陽簾,小鵬MONA M03/P7+在交付時贈送物理遮陽簾。
其實全景天幕的爭議本質在于技術不到位,但隨著智能調光天幕的普及,或許不需要多久就能實現顏值與實用兼得的終極目標。
不過已經買了帶全景天幕車型的朋友,咱該貼隔熱膜就要貼,該買遮陽傘就要買,別到時候中暑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