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德國萊茵-魯爾世界大學生運動會乒乓球賽開賽在即,中韓兩國代表隊大名單一公布,圈里圈外立馬有點炸鍋,畢竟這屆比賽既是奧運周期的“前哨戰,又有點像是年輕一代國乒、韓乒的“摸底考,誰都想在這個舞臺上亮個名堂,但就現在這份名單一出來,爭議點和看點還真不少
先說中國隊,八人陣容一水兒的“985+雙一流配置,女隊四人全是華東理工,男隊則分布在北體、深大、湖工、交大,教練組也沒掉鏈子,丁松、臧玉瑛都是老江湖,乒乓球圈子熟人都清楚,丁松當年是削球秘密武器,臧玉瑛也是老一輩女乒功勛,陣容上看,至少是把“大學生這塊招牌給立住了,沒整什么“掛名混子,但你要說這就穩贏了,我看未必,大學生隊和國家隊的那種碾壓級配置還是兩碼事,年輕球員能不能扛住大賽壓力,臨場發作是常有的事,尤其是碰到韓國這種一向不服氣的老對手,誰也不敢說穩贏
韓國隊這邊,出征儀式搞得熱鬧,隊員選拔也算公平透明,今年4月聯盟賽和后面兩輪選拔,基本把目前韓國大學生圈子能打的都挑上來了,男隊李東赫、尹昌民、姜有彬,女隊權延熙、林珍雅、李恩珠,這幾個人在韓國本土大學賽事里刷過不少存在感,另外還從實業隊撈了趙大成和李多恩,嚴格說也算“半職業,不過原本說要男女各帶五人,結果主辦方把名額砍到四人,還真是讓人有點猝不及防,這種臨時縮編,多少會影響整體輪換和備戰節奏,韓國隊教練組也不藏著掖著,口號喊得挺響,“全項目挑戰獎牌,但你要是了解他們上屆的戰績,其實心里都清楚,這波壓力真不小
回看上一屆成都大運會,韓國隊女團止步八強,男團連16強都沒進,個人賽顆粒無收,說是“低迷一點不冤枉,這次換了主場,目標自然不一樣,尤其兩年后大賽就要在韓國辦,誰都明白這屆是“前哨戰,必須打出點氣勢來,否則主場壓力只會更大,韓國大學乒協金會長現場發紅包,講話那勁頭很足,“我們有什么理由不拿第一,但看看現實,真要端起獎杯,得過了中國隊這道坎,歷史經驗擺在那兒,想一口氣翻身,不太現實,但韓國隊歷來不怕硬碰硬,關鍵時刻還真敢拼
中國隊這邊,雖然選手大多是大學賽場的“扛把子,但和職業隊的強度、密度一比,還是有“新兵蛋子的成分,尤其王曉彤、楊屹韻這批球員,華東理工的底子扎實,打國內大學賽基本無敵手,真到國際賽場會不會水土不服,誰也不好說,男隊那邊曾蓓勛有點意思,不光球打得好,還是吉他愛好者,算是隊里“文藝擔當,但一到場上,誰管你文不文藝,關鍵還是“誰手硬誰上分,而且大學生大賽最大的不確定性,往往就在于臨場心理和細節處理,萬一手軟,比賽走勢就會很難看
韓國隊的打法一直講究快節奏、沖擊力強,尤其是雙打和混雙,組合上看,趙大成-尹昌民、李東赫-姜有彬,這兩對男雙都屬于“能對噴能擺爛,場上風格偏兇,但穩定性不算頂級,女隊的李恩珠-李多恩、權延熙-林珍雅,組合磨合時間不長,優點是沖勁夠,缺點是遇到經驗豐富的對手容易出破綻,混雙李多恩-趙大成、李東赫-權延熙,理論上有點黑馬相,但能不能殺出來,得看臨場狀態,畢竟大賽氣氛下,心理波動一大,什么冷門都可能發生
外部因素其實也挺有戲,德國這屆主場氣氛不會太偏袒誰,但歐洲球臺、球質、場地照明這些細節,多少會影響亞洲選手的手感,誰能先適應環境,誰就能在小組賽搶占先機,別小看這些“非戰術因素,有時候一兩個回合的適應慢了,氣勢就被帶跑偏,另外,現在大學生賽事曝光度高了不少,輿論場上點贊、回懟、擺爛這些詞都成了常態,球員們其實也背著不小的心理包袱,尤其是中國隊,動不動就被要求“全勝,但說到底,大學賽場更需要積累經驗,不是非贏不可的大環境
比賽項目還是那一套,團體、單打、雙打、混雙一起上,團體賽主力能不能帶飛全隊,雙打會不會出奇兵,混雙是不是黑馬,這些看點都值得期待,比賽周期短、壓力大,輪換空間有限,誰能頂住關鍵分,誰就有機會沖到最后,尤其中國隊,內卷式選拔出來的大學生,技術沒大問題,關鍵就是抗壓力和臨場調整能力,能不能打出“國乒范兒,這才是最大懸念
最后一句話,誰都不是天生的贏家,主場魔咒也不是誰都能破,既然機會給到了大學生,就看誰能把握住,不管是中國隊繼續穩壓,還是韓國隊爆冷逆襲,榮譽和現實終究得在賽場見分曉,等著看好戲就對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