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臺融媒7月17日訊(YMG全媒體記者 楊春娜 通訊員 張欣 王成 攝影報道)7月14日晚10點,港城西大街的夜空被施工燈光映照得如同白晝。在互通立交第三層施工現場,瀝青攤鋪機的轟鳴聲響起,通往青年南路匝道的底層瀝青鋪設工作正式啟動。這座承載著煙臺市民期盼的交通樞紐,正在建設者們晝夜不停地奮戰中逐漸成形,預計將于9月正式亮相。
港城西大街立交是苜蓿葉形狀
作為城市快速路紅旗路及德潤路南段(港城西大街互通立交-通林路)建設工程的核心節點,港城西大街互通立交采用3層立體交叉設計,建有8條匝道(4條右轉、4條左轉),其規模之大、結構之復雜,堪稱煙臺市政建設史上的里程碑。項目建成后,德潤快速路港城西大街以北將實現全線通車,屆時市民出行體驗將獲得質的飛躍。
記者來到施工現場時,恰逢一車冒著騰騰熱氣的瀝青剛剛運抵。在項目負責人的指揮下,早已集結待命的施工隊伍立即行動起來。瀝青攤鋪機、雙鋼輪壓路機、膠輪壓路機等重型機械同時啟動,車燈將整個橋面照得通明。工人們身著反光背心,在機械間穿梭協調,現場雖忙碌卻井然有序。
“注意控制攤鋪厚度。”技術員在現場時刻緊盯。攤鋪機緩緩前行,將160℃的高溫瀝青均勻鋪設在橋面上。兩臺壓路機立即跟進,瀝青路面變得緊實平整。
借助車輛的燈光,記者站在已完成的主體結構上俯瞰,路燈桿、防撞護欄、交通標識牌等附屬設施已基本安裝到位,立交橋的輪廓出現在眼前。“港城西大街立交是苜蓿葉形狀,既保證了通行效率,又兼顧了美觀性。南北主線長1.3公里,東西主線長2.1公里,加上8條匝道和2條上下坡道,總工程量相當大?!敝需F十局集團煙臺快速路PPP項目經理部總工程師于瀟介紹道。
晝夜施工,確保9月底如期通車
目前,項目已進入沖刺階段,橋梁主體結構全部完工,東西向主線橋及4條匝道完成瀝青攤鋪,剩余橋面鋪裝、地面輔路及附屬設施施工正24小時輪班推進。為確保9月底如期通車,項目部采取了晝夜施工的作業模式,施工人員分三班倒,人歇機不歇。
“港城大街是交通大動脈,這個路段的改造備受關注。”于瀟告訴記者,作為煙臺目前最大的3層互通立交體系,項目對完善城市快速路網具有戰略意義。待德潤快速路南段后續建成后,還將實現與G18榮烏高速的互聯互通,快速路直通高速路的模式將極大提高通行效率。
煙臺市城市快速路紅旗路及德潤路南段(港城西大街-通林路)建設工程包括紅旗路主線橋及地面輔路(含德潤路互通立交、宮家島立交)、港城西大街互通立交、港城西大街-通林路主線橋及地面輔路。港城西大街立交作為目前煙臺市最大的3層互通立交,德潤路快速系統的重要節點,對緩解通行壓力起到重要作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