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六點,煙臺龍口市一條安靜的街道上行人稀疏,在路邊一間20平方米的福彩銷售站里卻已有人影晃動。53歲的張益鳳熟練地整理著,擦拭桌椅、核對彩票機數據,隨后匆匆趕往附近的養老院——那里有她牽掛的老人,義工隊的伙伴們正等著她一起包餃子。加入福彩的25年間,張益鳳有過無數個這樣的清晨。從一名普通母親到福彩銷售員,從站點經營者到公益踐行者,她用半生時光詮釋了福彩“扶老、助殘、救孤、濟困”的初心,也書寫了一段溫暖人心的公益人生。
風雨25載
見證福彩發展
2000年5月1日,37068102號銷售站作為龍口市首批福彩銷售站點正式掛牌營業。彼時,年輕的張益鳳剛剛辭去工作,選擇成為一名福彩銷售員。“孩子還小,我需要一份既能照顧家庭又能自力更生的工作。”她說。然而這份看似簡單的選擇背后,是無數個日夜的摸索與堅持。
最初,福彩事業在龍口尚處起步階段,人們對彩票的認知有限,站點銷量并不理想。面對陌生的彩票機和復雜的游戲規則,張益鳳白天接待彩友,晚上挑燈學習。空閑時她多次參加培訓課程、反復操作機器、主動走上街頭宣傳福彩。“那時候,每一張彩票賣出去,都是對這份事業的信心。”她回憶道。
張益鳳(中)
隨著福彩事業發展,張益鳳的站點逐漸成為龍口市福彩銷售站的“標桿”,還多次被評為“優秀銷售站點”。二十五年,她見證了福彩票種的推陳出新、游戲玩法的層出不窮、投注方式的變革發展,也親歷了公益金如何惠及社區、福利機構和困難群體。“福彩的每一步發展都讓我更有干勁,因為我們賣的不僅是彩票,更是一份希望。”
真心換真心
是朋友也是家人
推開張益鳳的站點大門,映入眼簾的不僅是整齊的彩票機和滿墻的走勢圖,還有一個擺滿各類急救、應急用品的公益箱和幾把座椅。這里不僅是彩友的“幸運站”,更是街坊鄰里的“暖心驛站”。“小張,今天不買票,就來找你嘮嘮嗑!”年過七旬的李大爺(化姓)是站點的老彩友。他每次路過站點總要進來坐坐。張益鳳總會遞上一杯熱茶,陪他聊聊家長里短。這樣的溫情場景,幾乎每天都在上演。有人在這里避雨,有人在這里借傘,甚至有人把鑰匙暫存在站點。張益鳳笑稱:“我這小站都快成社區服務站了。”
她的真誠不僅打動了彩友,也感染了同行。曾有新入行的銷售員因銷量低迷向她求助,她毫無保留地分享經驗,甚至親自到對方站點指導。有人問她為何如此“大方”,她總說:“福彩是棵樹,只有新枝長好了,才能給更多人遮風擋雨。”在她看來,福彩這個大家庭正是靠無數個“張益鳳”用真心組建而成。
站點外的“第二戰場”:
銷售員的公益副業
如果說福彩銷售站是張益鳳的“主陣地”,那么公益事業便是她的“第二戰場”。
2015年,張益鳳成為龍口市義工隊的一員。每逢年節,她清晨6點趕去為養老院的老人包餃子;寒冬臘月,她提著米面糧油走進困難家庭;創城期間,她頂著烈日輔助疏導交通……為了不耽誤站點經營,她常常天不亮就出門,義工活動結束后又匆匆趕回站點開門。“累嗎?”面對這樣的問題,她總是擺擺手:“能幫到別人,心里踏實。”10年間,她平均每月參加四五次公益活動,早已成為龍口市“新一洲慈善義工隊”的五星義工。
“優秀銷售站”“工作先進個人”“最美福彩人”……當各種榮譽紛至沓來,她將一切歸功于福彩的公益使命:“每一張彩票都在為社會貢獻力量,我只是其中一個小小的‘傳遞者’。”
小站大愛
公益永續
25年時光,張益鳳從青絲到白發,從新手到榜樣,用堅守與熱愛將一間20平方米的小站變成了傳遞溫暖的港灣。她的故事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卻因平凡中的堅持而熠熠生輝。
在福彩公益金的支持下,龍口市為經濟困難老人發放補貼、對孤困學子進行資助、對養老機構進行改造……而張益鳳,正是這龐大公益網絡中的一顆“螺絲釘”。她常說:“福彩教會我,公益不是一個人的全力以赴,而是所有人的力所能及。”在她的帶動下,不少鄰居、彩友都加入了義工隊伍中。這份愛的接力,正以福彩為紐帶,綿延不絕。
二十五年如一日,小站傳大愛。張益鳳用半生光陰證明:公益不是遙不可及的口號,而是點滴善意的匯聚;福彩不僅是幸運的游戲,更是照亮人間溫暖的燈火。
(來源:煙臺福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