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張彩票從銷售員手中遞出的瞬間,都是一份善意的傳遞——它可能成為鄉村小學的一間教室,或是孤寡老人的一頓熱飯。而這份溫暖的起點,正源于那些默默堅守的福彩銷售員。他們用指尖的溫度,將平凡日常編織成公益長卷,讓每一份微小善意,最終匯聚成照亮社會的光芒。
從銷售站到公益樞紐:溫暖社區的“第二個家”
在煙臺龍口,37068129號福彩銷售站的招牌下,總能看到絡繹不絕的購彩者。站點銷售員李榮飛今年38歲,從事福彩銷售已有8年。她的站點面積不大,卻常年備著茶水杯、充電插座、急救箱,甚至門口的雨傘架里總放著幾把舊傘。“下雨天誰需要就拿去用,不用還。”她笑著說。這里不僅是購彩者的聚集地,更是快遞小哥歇腳、環衛工取暖的“便民服務站”。李榮飛說:“賣彩票不只是銷售,更是服務?!?/p>
李榮飛
在煙臺棲霞,39歲的崔霞則將37068614號福彩銷售站打造成了“社區第二客廳”。2020年,她偶然接觸福彩行業時還是一位全職寶媽,被“扶老、助殘、救孤、濟困”的福彩宗旨打動而加入福彩銷售。她將站點布置得溫馨明亮:墻上掛著福彩票種走勢圖和公益標語,柜臺上擺著針線盒、老花鏡,角落的“公益驛站”里,打氣筒、工具箱、快遞架一應俱全?!案浇鴱V場舞的大姨常來給手機充電,環衛大叔會進來倒熱水,這些小事讓我覺得站點有了溫度。”崔霞說。她的初衷很簡單:“福彩是公益事業,銷售站就該成為傳遞善意的平臺?!?/p>
崔霞
細心用心突破銷量:平凡崗位上的不凡匠心
銷量領先的秘訣是什么?兩位銷售員的答案不謀而合:“用心比位置更重要?!?/p>
八年前,李榮飛從事福彩銷售時還是個對彩票一竅不通的“門外漢”。為了熟悉規則,她白天守在柜臺研究玩法,晚上自學營銷技巧;為了吸引客流,她自掏腰包安裝福彩燈箱,把宣傳標語貼滿墻面;為了服務便民,她延長營業時間——從早8點到晚10點,全年無休??恐环輬猿帧⒁还身g勁,李榮飛把位置并不優越的站點經營成龍口全市銷量第一的山東省福彩“五星級銷售站”。她常對顧客說:“中獎是運氣,但購彩的每一分錢都會變成公益金回饋社會。”也正是這份真誠,讓她的站點多年蟬聯“明星銷售站”。
崔霞的“逆襲”更顯勵志。從“福彩小白”到市優秀站點銷售員,她用了極短的時間,參加培訓時追著講師提問,回家后對著鏡子練習話術,研究出“三步推薦法”——先問需求,再講玩法,最后提示理性投注?!按藿阃扑]的號碼未必中獎,但她講公益金去向時眼里有光。”一位老彩友感慨道。
李榮飛用超長營業時間換客戶便利,崔霞用專業態度贏得信任,她們的共同點是將銷售細節做到極致——一張彩票遞出時附上的微笑,一句節日問候,甚至一杯熱水,都在無形中傳遞著福彩的溫度。
銷售數字落成公益項目:讓微小的善意找到歸宿
在福彩銷售員的眼中,每一張彩票都是一份微小的善意。2024年,李榮飛的站點年銷量突破570萬元,但她最驕傲的不是業績,而是背后的公益貢獻:“這些錢會變成養老院的床位、困難學子的助學金?!贝尴紕t常向顧客展示公益金流向的新聞:“看,咱們買的彩票建了社區食堂!”
福彩的公益基因,正通過無數個“李榮飛”“崔霞”落地生根。據統計,近年來全國福彩系統每年籌集公益金超500億元,資助項目涵蓋教育、醫療、養老等民生領域。而每一分錢的積累,都離不開全國數十萬福彩銷售員的點滴付出——他們或許說不清復雜的公益金分配公式,卻始終相信:多賣一張彩票,就能多幫一個需要幫助的人。李榮飛和崔霞的故事再次印證了福彩的核心價值——銷售不是終點,而是善意的起點。
從便民服務到公益樞紐,從銷量突破到善款落地,福彩銷售員用雙手搭建起善意流轉的橋梁。李榮飛和崔霞的故事,是千萬福彩人的縮影:她們或許缺席了孩子的家長會,卻讓更多人擁有了改變命運的希望;她們守著方寸柜臺,卻讓公益的星火燎原。
當一張彩票從銷售員手中遞出,它不僅是概率游戲的載體,更是一份溫暖的承諾。正如崔霞所說:“我們的工作,就是讓每一份微小的善意,都能找到它的歸宿?!倍@,正是福彩事業最動人的底色——善意從未遙遠,它始于銷售員指尖的溫度,最終匯成照亮人間的大愛長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