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也是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的關鍵之年。王君正書記在十屆自治區黨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上從“四個圍繞”周密部署了2025年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日前,《西藏日報》就自治區黨委改革辦如何發揮職能作用,完善抓改革任務落實制度機制,以釘釘子精神狠抓改革任務落地見效等情況,專訪了自治區黨委政研室主任、區黨委改革辦常務副主任孫向軍。
《西藏日報》:請您談談自治區第十次黨代會以來,聚焦“四件大事”深化改革取得了哪些典型成效?
孫向軍:自治區第十次黨代會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自治區黨委深改委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論述、西藏工作重要指示和新時代黨的治藏方略,立足西藏在黨和國家事業全局中的戰略定位,把習近平總書記明確的穩定、發展、生態、強邊“四件大事”具體化“四個創建”的奮斗目標,與全面深化改革工作同謀劃、同部署、同推進,推出一批重點改革方案、攻堅一批重大改革項目,以重點突破帶動整體推進,著力解決制約經濟社會發展的體制機制問題,積極探索形成了一批鮮活的改革經驗做法。
聚焦穩定持續深化民主法治和創新社會治理改革方面。堅持以大數據賦能,建立維穩指揮全領域、全要素、全時段的智能化指揮調度體系,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明顯提升。在全國率先以地方立法形式制定修訂實施《西藏自治區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區創建條例》,深入實施“四大工程”“六項行動”,有形有感有效開展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和創建工作,全區7個地(市)全部成功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地(市)。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時代黨的宗教工作理論和方針政策,堅持“五個有利于”標準,推進宗教事務依法治理,健全完善宗教工作體制機制,深化拓展“國家意識、公民意識、法治意識”教育,積極引導藏傳佛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
聚焦發展持續深化經濟體制和民生領域改革方面。堅持“三個賦予一個有利于”總要求,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項目是點、產業是線、經濟是面,建立完善省級領導包保重大項目工作機制,千方百計抓好有效投資和重大項目落實,推動川藏鐵路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堅持優化一產、壯大二產、提升三產,實行重點產業鏈鏈長制,制定產業扶持政策,大力發展文化旅游、清潔能源、綠色工業等“九大產業”,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自我發展能力明顯提升。堅持明確所有權、放活經營權、強化管理權、落實監督權、規范處置權,深入實施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國有企業規范經營和高質量發展取得明顯成效。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出臺《西藏自治區優化營商環境條例》,深入推進“高效辦成一件事”,全區政務服務事項網上可辦率達100%。林芝市改革開放先行區取得積極成效,首次發布林芝改革開放先行先試第一批22個可學習借鑒復制推廣的典型改革經驗,深化油氣站點管理制度改革贏得社會廣泛贊譽。
以改革創新精神辦好民生實事,在全國率先建立15年公費教育政策體系和學生資助政策體系,堅持每年為群眾進行一次免費健康體檢,包蟲病、大骨節病等地方病實現愿治盡治、應治盡治,兒童先心病、農牧民群眾白內障診療水平不斷提高,高校畢業生就業率連續多年保持在95%以上;深入實施人才強區戰略,細化落實“人才工作19條”,研究制定“珠峰英才”計劃實施辦法,全方位構建“育、引、用、留”全鏈條制度體系。通過深化改革增進民生福祉,積極解決事關西藏經濟社會發展的人口、人心、人才問題,不斷提升各族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聚焦生態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方面。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嚴格執行青藏高原生態保護法,頒布施行大氣污染防治條例,修訂自治區生態環境保護條例。劃定并嚴守“三區三線”,落實“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頒布施行西藏自治區國家生態文明高地建設條例,全面落實河湖長制、林長制,健全完善“河湖長(林長)+檢察長+警長”機制。制定生態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若干措施,建立健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出臺自治區碳達峰實施方案,不斷完善碳達峰碳中和“1+N”政策體系。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建立健全生態保護綜合補償機制,深入推進以南北山綠化工程為重點的國土綠化行動,持續打好污染防治攻堅七大標志性戰役,讓西藏的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環境更優美。7個地(市)和11個縣(區)成功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
聚焦強邊深化邊境治理改革方面。堅持屯兵和安民并舉、固邊和興邊并重,統籌推進經濟社會發展和邊防建設,大力推進守邊固邊富邊強邊,確保了邊疆發展、邊防鞏固、邊境安全。完善邊境政策體系,健全邊民補助機制,進一步提高補助標準,讓邊境群眾得到更多實惠。健全完善中央和國家機關部委定點幫扶邊境縣工作機制。完善邊境基礎設施,鞏固軍政軍民團結。大力實施邊境黨建紅色長廊工程,持續深化“五共五固”活動,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守土固邊的戰斗堡壘作用。深入實施固邊興邊富民行動,科學布局邊境地區產業發展,確保群眾有事做、留得住、能致富。
《西藏日報》:請您談談如何深刻領悟、準確把握新時代新征程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義?
孫向軍: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對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頂層設計,科學擘畫了新一輪改革的宏偉藍圖,吹響了緊緊圍繞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號角。全會通過的《決定》,對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作出系統部署。
自治區黨委把黨中央改革決策部署與西藏工作實際緊密結合,召開自治區黨委十屆六次全會,研究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新西藏建設問題,制定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的實施意見,從10個方面明確了53條243項改革舉措,把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改革決策部署轉化為我區改革的“施工圖”。今年3月王君正書記主持召開十屆自治區黨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進一步明確提出“四個圍繞”工作要求和重點,部署實施全面深化改革六大攻堅行動,以堅定的決心進一步把改革向縱深推進。
從貫徹黨中央戰略部署中深刻領悟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義。黨的二十大確立了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心任務,對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作出了戰略部署。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把這些戰略部署落到實處,把中國式現代化藍圖變為現實,根本在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譜寫中國式現代化西藏實踐的新篇章,仍然要靠改革開放。新征程上,要把黨中央戰略部署落到實處,必須緊緊圍繞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這個主題,立足西藏在黨和國家事業全局中的戰略定位,著眼于全面準確貫徹新時代黨的治藏方略,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不斷完善各方面體制機制,進一步激發和增強社會活力,推動黨中央戰略部署在西藏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從推動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中深刻領悟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義。制度關系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和長期性問題。自治區第十次黨代會以來,自治區黨委推出了一系列具有基礎性、牽引性、標志性作用的改革舉措,有效地推進了各方面工作。西藏各項事業是在改革開放中不斷推進的,也必將在改革開放中不斷取得新的進步。新征程上,繼續推進西藏工作,實現長治久安和高質量發展,必須突出制度建設這條主線,以經濟體制改革為牽引,繼續深化各領域各方面體制機制改革,著力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不斷把制度優勢更好轉化為治理效能,有效推動長治久安和高質量發展。
從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西藏的現實需要中深刻領悟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義。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改革是由問題倒逼而產生,又在不斷解決問題中得以深化。當前,西藏工作進入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西藏的關鍵時期,隨著西藏工作“五期疊加”的階段性特征不斷演進,與十四世達賴和達賴集團及西方敵對勢力的斗爭日益激烈,制約長治久安和高質量發展的思想觀念、體制機制問題日益突顯,西藏各族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日益迫切,影響制約西藏經濟社會發展的人口、人心、人才問題亟待解決。新征程上,必須錨定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西藏目標,把落實“四件大事”擺在工作的重要位置,繼續發揚改革創新精神,正確處理好頂層設計與基層探索、解放思想與實事求是、膽子要大與步子要穩、整體推進與重點突破的關系,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緊緊抓住推進西藏長治久安和高質量發展需要破解的重大體制機制問題,用改革創新精神和嚴的標準管黨治黨,進一步轉變思想觀念,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不斷推動“四個創建”取得新成效,為實現西藏的長治久安和高質量發展、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西藏提供堅實的制度保障和強大活力。
《西藏日報》:請您介紹2025年大力實施全面深化改革六大攻堅行動的具體情況?
孫向軍: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發揮經濟體制改革牽引作用,推動標志性改革舉措落地見效”。王君正書記對全區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出明確要求:“在研究制定好年度要點的基礎上,結合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要謀劃一批重要改革舉措,力爭取得新突破”。我們堅持問題導向,認真梳理近年來巡視巡察發現的涉及改革問題和全面深化改革督察情況,順應群眾期盼和社會關切,著眼于解決有關領域改革的堵點、卡點、難點問題,學習借鑒其他省區推進改革的好做法,因地制宜推進落實了一批符合中央精神、切合西藏實際的改革舉措,研究提出了實施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六大攻堅行動。
一是大力實施基層治理效能提升攻堅行動。基層治理是國家治理體系的“最后一公里”,提升基層治理能力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的關鍵抓手。著眼于解決基層治理統籌協調合力不強、條塊協同堵點、數字賦能卡點、多網融合不夠等問題,堅持科技賦能基層治理,完善區市縣鄉村五級智能化指揮調度體系,推廣“黨建+網格化+數字化”治理模式,完善基層社會治理體制機制,不斷提升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打牢長治久安基礎。
二是大力實施促進民營經濟發展攻堅行動。民營經濟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生力軍,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的民營企業座談會精神,堅決做到一視同仁,著眼于解決民間投資招投標領域、招商引資后續服務、拖欠企業賬款、行政檢查等問題,破除民營經濟發展壁壘,確保民營經濟發展政策措施落地見效,提振民營經濟發展信心,推動更多民間投資參與交通、清潔能源、市政、水利、低空經濟等基礎設施建設,為發展壯大民營經濟注入強勁動能。
三是大力實施便民利企服務攻堅行動。營商環境沒有最好、只有更好。著眼于解決政務服務標準化建設不平衡、流程再造不到位、部分數據無法互聯共享等問題,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深化“四最”對標行動,強化有關業務系統集約整合和互聯互通,加快建成標準統一、多級覆蓋、多渠道融合的“一門、一網、一線”政務服務體系,改進服務方式,提升辦事效率,以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提升開放水平。
四是實施項目建設管理能力提升攻堅行動。項目管理效能直接關系經濟轉型升級質效。為深入貫徹落實王君正書記關于“堅持項目是點、產業是線、經濟是面,確保經濟當前有活力、未來有潛力”的指示要求,按照自治區“實施重大項目建設攻堅年行動”部署要求,著眼于解決部分項目審批時間長、要素保障不力、“資金等項目”等問題,通過深化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健全項目全生命周期管理體系,不斷擴大有效投資,提升項目建設管理能力水平,推動經濟發展實現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
五是實施鄉村物流體系建設攻堅行動。寄遞物流是暢通經濟循環的“毛細血管”,是助力鄉村全面振興的“關鍵引擎”,也是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的重要抓手。著眼于解決鄉村物流投遞慢、末端網點建設滯后、寄件收件難、寄件成本高等難題,通過整合資源要素,健全縣鄉村三級物流配送體系,培育縣域商業發展新的增長極,全力打通快遞下鄉進村“最后一米”和農特產品出村“最初一米”,為農牧民持續增收開辟多元化途徑。
六是實施關心關愛干部人才攻堅行動。干部人才是改革攻堅的核心戰斗力。堅持憑能力用干部、以實績論英雄的鮮明用人導向,著力解決干部作風轉變、問責恐慌、基層減負等問題,通過建立健全容錯糾錯機制,細化落實“三個區分開來”,健全激勵干部擔當作為的政策體系,以干部敢為帶動地方敢闖、企業敢干、群眾敢首創,營造全區上下心齊氣順、勁足干事的良好工作局面。
《西藏日報》:自治區黨委改革辦發揮綜合協調、督促落實等職能作用,以釘釘子精神抓改革任務落實采取了哪些措施?
孫向軍:自治區黨委改革辦作為自治區黨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議事協調機構的辦事機構,承擔著統籌謀劃、綜合協調、督促落實等職能,我們始終緊盯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打破慣性思維和路徑依賴,進一步更新觀念、改進作風、狠抓落實,完善抓改革任務落實制度機制,敢碰硬、勇突破,當好全面深化改革的促進派和實干家,以釘釘子精神狠抓改革任務落地見效。
一是強化統籌謀劃,實行統攬改革“一張圖”。聚焦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三中全會決策部署和自治區黨委改革要求,把“四件大事”作為一個整體,以推進“四個創建”亟待解決的重大問題為提領,研究制定自治區有關部門貫徹實施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重要改革舉措任務清單,明確各領域相關部門未來五年重要改革舉措的目標路徑、實施時序、成果形式等,力爭推出一批標志性改革舉措,并按時序納入自治區黨委深改委年度工作要點推進,閉環式推動黨中央改革決策部署在西藏落地見效。
二是注重綜合協調,建立抓改革“三本臺賬”。精準建立承接落實中央深改委審議通過改革事項總臺賬、貫徹落實自治區黨委十屆六次全會《實施意見》243項重要改革任務跟蹤問效臺賬、自治區黨委深改委年度改革任務落實臺賬,持續跟蹤督辦問效,實行清單式管理、項目化推進、銷號制落實各項改革任務。自治區第十次黨代會以來,協調各方面形成重要改革制度成果400余項。
三是強化督促落實,健全完善抓改革落實“五項機制”。健全完善學習貫徹機制,堅持不懈深化黨的創新理論武裝,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全面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西藏工作的重要指示和新時代黨的治藏方略,領會改革意圖、把準改革方向,學深悟透“改什么、為誰改、怎么改”等重大問題,確保各項工作始終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前進。健全完善精準承接落實機制,對標對表精準承接落實中央深改委審議通過涉及我區改革事項,創新建立完善提醒、交辦、督辦、備案銷號全過程閉環管理制度,常態化跟蹤督促落實。自治區第十次黨代會以來,累計精準承接落實中央深改委審議通過涉及我區改革事項166個。健全完善協調聯動督辦問效機制,制定改革工作督察制度,實行分級督察,把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重大部署和十屆區黨委六次全會改革安排,納入巡視巡察、人大監督、政協視察、審計監督、派駐監督內容,健全互通反饋機制,采取“全面督察+日常督察”“專項督察+上門服務”等多種方式,形成抓改革任務落實的強大合力。健全完善考核激勵機制,充分發揮改革考核“指揮棒”作用,按照基層減負要求,精減改革考核指標,優化考核方式,把全面深化改革納入自治區綜合考核指標體系,不斷健全可檢驗、能定責、可追責的改革考核評價體系。健全完善經驗總結提煉復制推廣機制,深入挖掘、總結提煉各地各部門在推進全面深化改革中形成的值得復制推廣的鮮活經驗做法,在主流媒體廣泛宣傳中央改革決策部署在西藏取得的實際成效和經驗做法,營造了濃厚的改革氛圍。自治區第十次黨代會以來,編發《西藏改革情況交流》80期,日喀則市踐行“四敢”經驗做法被中央改革辦采納推廣,“就近就便+跨區轉移”探索高海拔農牧民就業增收新模式、林芝市創新“清單+窗口”辦理模式提升辦事滿意度等做法入選2024年度國務院推動高質量發展綜合督查發現典型經驗。 (姚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