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聯賽就是個“試煉場,但昨天開拓者和鵜鶘的這場球,多少有點“變味兒,從一開場的小試牛刀,到末節的針尖對麥芒,場上火藥味越來越沖,三人被驅逐,場面一度失控,最后開拓者才算是有驚無險地把勝利揣到手里,說實話,這比賽的熱鬧程度,絕對不只是比分單上能看出來的。
話說夏聯本來就不是看最終誰奪冠,更多是看新人怎么打,誰能打出身價,誰能混個合同——所以楊瀚森的表現絕對值得點贊,本場他15分3板2助2帽,三分線外6中3,得分直接刷新了自己的夏聯新高,這對一個內線來說,拉開空間的能力就是籌碼,說白了,開拓者愿意給機會,他就有戲,不過籃板球還是個問題,3個籃板確實有點說不過去,尤其面對鵜鶘那種沖搶不講理的風格,強度一上來,短板就顯眼。
但要說全場最抓眼的,還得是第四節那波對噴+驅逐,費爾斯、西索科和霍加德這三個人直接把夏聯打成了“情緒聯賽,一個技術犯規一個對噴,最后兩人直接被請出場外,費爾斯也因累計兩次技術犯規被驅逐,這場面要是擱NBA常規賽,估計裁判都懵了,球迷彈幕都在刷“這夏聯也能這么剛?,氣氛一下就上頭了。
回到比賽本身,開拓者其實開局就火力全開,里夫斯、楊瀚森、呂佩爾三分輪番開炮,第一節就把分差拉到8分,節奏完全壓著鵜鶘打,鵜鶘第二節一度打出10-0,眼看又要翻船,但開拓者馬上還以顏色,穩住陣腳,半場反而把分差拉到9分,這種互爆的感覺,夏聯能看見不多,畢竟年輕人心氣都在,誰也不服誰。
下半場風云突變,鵜鶘外線狀態依舊拉胯,靠著基諾內斯的防守和奎因的籃下強吃,咬住比分,第三節還反超了4分,說句實話,這波鵜鶘的調整挺到位,利用開拓者內線防守空檔,連續突破制造殺傷,裁判也沒少給哨,但開拓者這一邊樂福和卡爾頓的發揮太穩了,關鍵時刻能站出來,樂福17分12板5助,卡爾頓20分5板5助,這兩人就是開拓者夏聯的“穩定器。
當然,鵜鶘一度眼看要翻盤,外線就是死活開不了,三分手感全場低迷,奎因雖然砍下17分10板3助,數據漂亮,但最后時刻一波失誤加防守漏人,直接被樂福和楊瀚森抓住機會,開拓者末節靠楊瀚森的空接和外線三分重新拉開分差,最后幾分鐘鵜鶘雖說還在追,但其實氣勢已經被打散了。
問題來了,夏聯到底是拼天賦還是拼心態?開拓者這場能贏,說到底還是角色球員能穩定輸出,主力不掉鏈子,鵜鶘那邊奎因和基諾內斯都能得分,但臨場應變和情緒管理明顯差點意思,尤其是對噴那一波,直接把自己心態打沒了,開拓者反倒是越打越興奮,把節奏完全掌控住。
看完這場球,其實球迷最關心的還是楊瀚森到底能不能在更高水平的比賽里站穩腳跟,15分創新高固然可喜,但籃板太少,內線對抗稍微硬點就吃虧,這個問題擺在那兒,想進NBA,三分確實是加分項,但藍領本職工作不能丟,另外失誤還得再降一降,這個夏聯能得分,說明有進步空間,但防守和籃板,才是真正決定他能不能留隊的關鍵。
場外看點也不少,三人被驅逐的戲碼,夏聯歷史上也不常見,年輕球員情緒上頭可以理解,但這也給球隊提了個醒,情緒管理和臨場冷靜絕對是職業球員的必修課,不能靠“擺爛或者“對噴來堆存在感,畢竟夏聯是展示自己最好的舞臺,真要想打出身價,還是得靠硬實力說話。
最后再說一句,開拓者這場能頂住壓力拿下勝利,確實展現了團隊協作和臨場調整的能力,樂福、卡爾頓、呂佩爾這些夏聯“老油條給球隊穩住了局面,楊瀚森則用自己的三分和拼勁證明了自己不是“擺設,但想要在更高的平臺站住腳,光靠一場高光還遠遠不夠,接下來幾場,才是真正的考驗,畢竟夏聯的舞臺從來不缺故事,也不缺主角,每一個數據、每一次沖突、每一聲哨響,可能都決定著誰能成為下一個“撿漏王,誰又會被遺忘在賽場邊角。
這場球給開拓者和楊瀚森都點了個贊,但也敲了個警鐘,想要真正“逆襲,還得做得更細更穩,夏聯能打出存在感是一回事,能不能抓住機會,才是下一步的關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