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工人日報客戶端
工人日報客戶端記者康勁
“入學即入職,上課即上崗,畢業就能拿月薪8000元的錄用通知書。”在甘肅慶陽職業技術學院實訓車間內,數控專業學生李陽正專注操作五軸聯動機床。作為“長鉆班”訂單培養學員,他不僅熟練掌握精密零件加工技術,還能通過學院與長慶油田共建的實訓基地參與真實項目。李陽的成長,正是慶陽市總工會全力推進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的生動縮影。
近年來,慶陽市總工會將政策紅利轉化為發展動能,在技能提升、創新創造、權益保障等領域打造多個亮點,讓“勞動光榮、技能寶貴、創造偉大”成為時代強音。
技能淬煉:從“工”到“匠”的蛻變之路
2024年,慶陽市首家“甘肅省工匠學院”落戶慶陽職業技術學院,與東軟教育科技、數算電產業融合研究院共建3個現代產業學院;同時與全球鷹(深圳)無人機有限公司對接,推進全球鷹產業學院建設。
環縣甜水鎮托育保育師劉倩,通過慶陽市職工職業技能競賽,不僅獲評“慶陽市技術標兵”,還在全國托育大賽中斬獲第3名。如今,每年覆蓋近90個工種的職工職業技能競賽在慶陽已蔚然成風,每年表彰團體獎110多個,評選出慶陽市技術能手近80名、技術標兵近120名、優秀選手170多名,成為各行各業技術工人競技比武的大舞臺。
國網慶陽供電公司的“導師帶徒”活動,則搭建起技能傳承“快車道”,40對師徒簽訂培養協議。甘肅省勞模梁東平工作室里的負責人張遠東手把手教授徒弟電纜頭制作工藝,工作室研發的鉆桿動態作業密封裝置獲甘肅省職工技術成果一等獎,帶動59名成員晉升高級職稱,1人獲省“五一勞動獎章”。這種“以賽代訓、以老帶新”的模式,讓慶陽全年新增技能人才2.1萬人,總量達15.24萬人,為能源化工、裝備制造等重點產業注入強勁動力。
創新引擎:班組里的“智慧風暴”
華能慶陽煤電制造有限公司科技創新工作室中,領辦人正帶領團隊調試數字孿生應用場景適配工作。這個以80后、90后為主的班組,自成立以來完成國家級項目2項、獲國家級標桿案例2項,省部級科技成果30余項,授權發明專利5項、實用新型專利15項,發表學術論文12篇、軟著13篇,獲批政府科研經費20萬元,簽訂導師帶徒協議20份,還獲評慶陽市創新型班組、技能大師工作室及中國職工技術協會科技創新教學室。團隊主持的《數算融合-多礦共核5G-A智能礦山的應用研究》項目,每年為企業節約成本560萬元,推動企業入選甘肅省2024年5G全鏈接工廠示范名錄,該成果已通過科技成果登記,正沖刺甘肅省科技進步獎。
慶陽石化公司鞏懷華勞模創新工作室里,一場關于催化裂化裝置節能改造的“頭腦風暴”持續進行。高級技師鞏懷華帶領團隊連續攻堅3個月,通過優化催化劑配方和工藝參數,使裝置能耗降低12%,年節約標煤1.2萬噸。該工作室成立5年來,累計完成技術革新項目46項,創造經濟效益8000余萬元,培養出12名技術骨干。2024年,慶陽市總工會命名11個勞模創新工作室和19個創新型班組,帶動全市征集職工技術創新成果88項,其中3項獲省級獎項,4個項目在國際發明展斬獲2金1銀1銅。
隴東學院與國網慶陽供電公司簽署校企合作備忘錄,成立“智慧能源校企協同創新工作室”,聯合西北工業大學研發的帶電接火機器人,破解了配網人工導線接火難題,實現快速帶電作業,大幅減少停電時間,適配電網智能化發展需求。目前該機器人已在全市8家供電企業試點應用,節約人工成本67%,提升工作效率30%。
慶陽市總工會通過設立職工技術創新補助資金、舉辦創新成果展等舉措,讓一線工人成為創新主角,全年帶動企業研發投入增長18%,新質生產力在車間班組蓬勃生長。
權益護航:從“安居”到“安心”的溫度答卷
“沒想到工會這么快就幫我要回5450元工資。”四川籍農民工陳幫貴握著慶陽市總工會維權干部的手激動地說。2024年以來,慶陽市總工會依托“法院+工會”訴調對接機制,成功調解勞動爭議案件82起,為職工挽回經濟損失39.36萬元。
西峰區快遞物流園區的“司機之家”里,貨車司機劉師傅正享受免費體檢服務。這里配備淋浴室、休息室、法律咨詢臺等設施,全年為1.4萬名一線職工開展“夏送清涼、冬送溫暖”等服務,發放物資價值150萬元。
慶陽市總工會將產業工人納入“金秋助學”重點對象,為1515名困難職工子女發放助學金454.5萬元。慶陽職業技術學院“勞模工匠大講堂”上,甘肅省勞模張小春分享從農民工到物流企業家的奮斗故事,臺下學生紛紛拍照記錄。這種“政治上保證、制度上落實、素質上提高、權益上維護”的全方位保障體系,持續提升產業工人獲得感——全市技能人才中黨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達140余人,225名產業工人入黨,258人成為入黨積極分子。
“安康杯”競賽現場,慶陽石化公司安全監督員郭一帆正用智能巡檢儀檢查裝置隱患。“現在每個班組都有安全檢查,發現隱患最高可獲5000元獎勵。”這種全員參與的安全管理模式,使全市參賽企業事故率下降27%。
從黃土高原的油田井架到現代化智能車間,慶陽市總工會積極推進的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讓每個勞動者在誠實勞動中收獲人生出彩的機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