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海警在南海屢次受挫之后,近期似乎調整了戰術方向,不再與中國裝備精良的軍艦和大型海警船正面交鋒,轉而將目標鎖定在中國噸位較小的執法艇上。
7月15日清晨,菲律賓海警9701號船在黃巖島周邊海域活動期間,多次以高速姿態穿插于中國海警21550艇與5009艇的尾部航行路線。根據現場視頻及航行軌跡分析,菲方船只激起的浪涌清晰顯示其航速較快,在此情形下主動靠近中國艦艇,最近距離僅約百米。
直到官方發布事件細節后,公眾才真正意識到當時局勢的緊張程度。據環球網報道,這艘排水量接近2600噸的菲律賓海岸警衛隊9701號船,蓄意對正在執行正常執法任務的中國海警21550艇和5009艇發起挑釁。其中,中國海警21550艇的排水量僅為600余噸,雙方在體量上的差距超過4倍。菲方憑借噸位優勢,頻繁高速從我方執法艇后方穿越并逼近,嚴重危及我方船只航行安全。
當9701號船向21550艇快速駛近時,船尾掀起的巨大浪花表明其并未減速跡象。如此高速度逼近我方艦艇,一旦發生碰撞,極有可能造成小型船只損毀、人員傷亡的嚴重后果。這種極端危險的行為極為罕見,仿佛菲律賓船只在現場毫無保留,直接采取極具威脅性的行動。
面對菲律賓船只的刻意威脅行為,中國海警保持原有航線的同時,通過無線電不斷警告菲方船只立即改變航向并退出相關水域。不過,從畫面可見,菲律賓海警船仍堅持挑釁,并未迅速撤離。
與以往相比,此次菲律賓的挑釁行為明顯升級,也徹底顛覆了我們對其慣常做法的認知。過去兩年間,菲律賓慣用“碰瓷”策略,通過塑造弱勢形象引導輿論,試圖將中菲關系緊張的責任歸咎于中方。但這次卻完全不同,菲方主動出擊,意圖逼退中國海警力量。無論從何種角度看,這次挑釁都異常嚴重,標志著菲律賓已撕去偽裝,蓄意制造危險緊張局勢,企圖通過物理沖撞的方式干擾、阻礙乃至破壞我國合法執法行動。這一舉動背后,是菲律賓誤判了我方兩艘海警船的實力。
對于中國海警而言,9701號船并不陌生。它是菲律賓海警最大、最強、最先進的執法艦艇,名為“特蕾莎·馬格巴努阿”號,由日本造船廠基于“國頭”級海警船設計建造。該船全長96.6米,型寬11.5米,排水量超過2300噸,是目前菲律賓海警噸位最大的船只,被稱作“旗艦之最”。
此前,該船曾試圖效仿“馬德雷山號”,非法占據仁愛礁,實施所謂“新式坐灘”計劃,妄圖長期控制仙賓礁,結果遭到中國海警持續封鎖達151天。
這場封鎖令9701號船陷入孤立無援、生存困難的境地。在缺乏補給、淡水極度緊缺(當時南海氣溫高達近40攝氏度,船員需大量飲水防脫水)的情況下,有報道稱,船員甚至靠收集雨水和空調冷凝水維持基本需求。該船返回港口的照片顯示,最初下船的兩名人員被抬下艦艇,一人頭部佩戴固定裝置,疑似因沖突導致腦震蕩,多名成員身體狀況不佳。最終,在中國海警嚴密監視下,9701號船被迫撤出中國海域,返回菲律賓,引發中菲兩國高度關注。
盡管經歷了上述挫折,9701號船員仍未吸取教訓,仍在南海頻頻挑事。與此同時,菲律賓政府近期在外交層面釋放多重危險信號,可能受到多重因素驅動:一是向美國示好,菲長期尋求美支持,近日更提出建立“單一戰區”構想,并暗示與臺灣方面展開“安全合作”;
二是轉移國內政治壓力,當前馬科斯支持率低迷,執政面臨挑戰,同時馬科斯家族與杜特爾特家族矛盾激化,小馬科斯借此攻擊老杜的對華政策,以分散民眾注意力;
三是美方推波助瀾,部分美國官員頻繁發聲為菲律賓撐腰,承諾將在南海問題上堅定支持菲方。
針對此類挑釁行為,中國專家指出,菲律賓的做法性質極其惡劣,嚴重威脅中國海警船只安全,若發生碰撞,后果不堪設想。菲律賓倚仗自身噸位優勢肆意挑釁,或將促使中國進一步加強在相關海域的維權力度。無論菲律賓如何動作,中國在捍衛國家主權問題上絕不退讓,既源于強大實力,更彰顯堅定意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