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乒剛打完美國大滿貫,主力隊員的教練人選成了球迷熱議的焦點,本來王勵勤上任后,大家以為管理會更順點,結果沒想到男隊這邊大調整,女隊教練陣容反倒有點懸,尤其是孫穎莎的主管教練歸屬,討論直接炸鍋,網上一堆人各種分析、對噴,甚至有“擺爛言論,核心其實就一個:孫穎莎下階段到底該跟誰走,這事沒個準信,大家心里都不踏實
先說現狀,男隊這邊王楚欽、林詩棟居然還沒主管教練,這在頂級隊伍里真不多見,按理說這種級別的球員,身邊最少得有個“技術管家盯著,偏偏就空著,反觀女隊,孫穎莎雖然有教練跟著,但最近傳出邱貽可可能要帶蒯曼,孫穎莎教練這塊又成了未知數,這種臨陣換帥的場景,多少讓人有點緊張,畢竟球員狀態、技戰術提升,都離不開穩定的教練班底
說到邱貽可,這哥們跟孫穎莎搭檔好幾年了,說是“保姆型教練也不為過,場內場外都照顧得挺細致,成績上看孫穎莎也一直在線,這種默契和信任感,外人還真復制不來,球迷有時候就喜歡看這種“鐵搭檔繼續合作,覺得穩妥,當然也有人說,蒯曼潛力大,邱貽可要“押寶蒯曼,這種可能性不是沒有,畢竟教練互選制下,教練和球員都可以自己挑,真要分道揚鑣,也算正常操作,但說到底,這么多年的信任基礎不是說斷就斷,邱貽可繼續帶孫穎莎,依然是最穩的方案
馬琳的情況就有點微妙了,作為女隊主教練,馬琳在排兵布陣、全隊統籌上,確實經常被球迷“點贊回懟,有時候排陣讓人看不懂,甚至被吐槽“操作迷惑,但你要說馬琳業務不行,那絕對不現實,專業水平放這兒呢,特別是最近重慶冠軍賽后,孫穎莎的打法有了明顯變化,這里面馬琳的“再加工功不可沒,技術細膩度、發球變化都上了一個臺階,所以要是這次互選,馬琳能下場做主管教練,對孫穎莎絕對是利好,畢竟主教練下場帶隊,資源和話語權都更大,能幫莎莎解決不少后顧之憂
馬龍的名字也被拿出來討論,說實話,這位“龍隊現在更多是走管理路線,但真要說教練組缺人,馬龍下場帶隊也不是沒可能,只是概率確實不大,不過你要問球迷誰最希望帶孫穎莎,很多人第一個喊馬龍,為啥,因為馬龍球員時期的理解力和大賽經驗,全世界都服,孫穎莎現在最大的問題,其實不是單純技術,而是比賽節奏、心理調控這些“天花板級別的東西,馬龍這塊絕對是“導師級選手,真有可能帶莎莎沖破瓶頸,實現質變,但問題也是顯而易見的,馬龍下場的可能性太低,畢竟要管的事情太多,帶頭打仗又指揮全局,難度不是一般大
其實說到底,孫穎莎教練人選之爭,背后反映的是國乒目前面臨的新老交替和管理細節的短板,王勵勤上任時間不長,很多機制還在摸索,教練和球員互選這套,表面上看是“尊重選擇,但執行起來容易帶來不確定性,尤其頂級主力的教練組換人,哪個不是牽一發而動全身,這種時候,穩定最重要,哪怕你說蒯曼上升勢頭猛,大環境依然需要經驗豐富的教練保駕護航,尤其是巴黎周期臨近,國乒再怎么“內卷,也不能把核心球員的備戰搞成試驗田
球迷這邊的輿論其實很真實,既怕錯失天才苗子,又怕現有班底拆了重組出問題,這種“求穩心理完全能理解,畢竟一切成績都是用穩定換來的,說白了,大家都希望孫穎莎能有更大的突破,可誰都不希望換帥換出亂子,回頭再影響巴黎周期備戰,那才真是“搬起石頭砸自己腳
當然,也不能全靠保守,適當的競爭和新鮮血液,對球隊長期發展肯定有好處,但關鍵節點上,核心球員的教練選擇,還是得多聽球員自己的聲音,畢竟誰最懂自己,誰最知道該怎么打,只有一線球員最清楚,教練組不能光靠外部評價或數據說話,得看場上實際效果,更得看球員和教練的化學反應
最后,孫穎莎的教練人選,短期來看,邱貽可依然是最穩妥的那一個,馬琳如果下場則是錦上添花,馬龍則是“理想型但現實難度大,不管怎么選,國乒都得把球員利益和團隊利益一起考慮,別讓外部風波影響到核心備戰,畢竟大賽才是真正的試金石,紙上談兵再多,最后還是看場上真章,至于網友嘴里的各種方案,最后能不能成,還得看國乒管理層的魄力和智慧,問題拋給時間,答案交給賽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