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男籃最近和荷蘭男籃的熱身賽,場面說不上火星撞地球,但也算有點看頭,尤其是郭士強帶著一幫主力沒到齊的“小分隊,愣是把歐洲勁旅荷蘭拉下馬,84-76的比分,說不上爆冷,但也足夠讓人“點贊回懟那些說我們擺爛的黑子,不得不說,這場比賽的輿論焦點,壓根不在比分,而是在場上的一張“新王牌——王俊杰,首秀13分7籃板,數據不是爆炸型的,但氣質和存在感,真有點主角光環。
先說說陣容,楊瀚森和周琦兩大內線主力都沒上,張鎮麟、曾凡博、崔永熙等一眾CBA熟臉也掛著免戰牌,按理說,這種陣容打歐洲隊,多少是有點被“沖塔的味道,結果中國隊全場氣勢拉滿,硬是沒讓荷蘭打出自家節奏,球迷看了這場,多少會覺得,原來不靠全主力,中國男籃也不是隨便被人按在地上摩擦,這事兒挺有意思。
王俊杰的數據放在余嘉豪、胡明軒那些老熟人面前,其實不算最亮眼,13分7板,按CBA常規賽的數據來說,算是個“合格首發,但問題來了,這小伙的氣場和打法,明顯和別的隊友不一樣,尤其是三分投射和籃板球的沖搶,這兩項能力在現階段的中國男籃里,確實是稀缺品種,NCAA打了一個賽季主力輪換,身體對抗和反應速度看得出是“歐美范,你說巧不巧,這場面對荷蘭,王俊杰一上來就能和對面大個子掰手腕,關鍵時刻還能拉開空間投三分,這種鋒線球員,真不是光靠訓練營能練出來的。
郭士強敢于放棄杜潤旺,把王俊杰推上首發,多少有點“破釜沉舟的意思,畢竟杜潤旺在廣東屬于神射手級別,放在國家隊也曾是體系拼圖,突然不用,外界肯定有質疑,結果王俊杰沒讓人失望,四號位直接打出統治力,你說CBA那些缺鋒線的球隊看了不眼紅才怪,尤其是廣東這種傳統老牌勁旅,鋒線一直是“求賢若渴,估計現在高層都在琢磨,怎么把王俊杰招進自家青訓。
場上細節也值得一說,郭士強沒有讓胡金秋去打四號位組成“雙塔,而是信任王俊杰撐大側翼,這種排兵布陣其實挺冒險,畢竟胡金秋是CBA MVP,往年這種關鍵場次,教練都恨不得把最強球星全塞進場,郭士強敢于“賭新人,最后還賭對了,反過頭來看,這其實也是中國男籃需要的變化——敢用新人,敢讓年輕人扛壓力,只有這樣,才能真正補上和歐美球隊的差距。
當然,王俊杰的爆發不是偶然,上屆世青賽他就展現過自己的特點,身體素質不輸歐美同齡人,風格偏硬朗,和楊瀚森、趙維倫那撥人相比,更像是“自帶體系的球員,現在國家隊缺四號位,他剛好補上了這個空檔,未來十年,四號位基本不用太擔心,至少短期內不會再被人噴“鋒線無人,只要保持現在的成長軌跡,王俊杰有望成為男籃新一代的定海神針。
關于未來走向,王俊杰目前沒有簽約任何CBA青訓,這就給了不少球隊可乘之機,廣東、遼寧、甚至北京、上海這些熱門隊伍,估計都在“暗中觀察,說不定誰家出手更快、更狠,下一步就能把他攬入麾下,這種局面下,球員和俱樂部之間的博弈也會變得更有意思,球迷們也都在等著看,這塊“潛力股到底會花落誰家。
再拉回到國家隊層面,王俊杰的表現讓主帥有了更多選擇,亞洲杯窗口期,哪怕周琦傷缺,楊瀚森專注NBA,郭士強手上也有余嘉豪、胡金秋、胡明軒、廖三寧等一幫輪換,換句話說,輪到王俊杰扛大旗了,短期內中國男籃的鋒線已經有了“壓箱底的底氣,外界不用太焦慮,沒必要天天喊“人才斷檔,只要教練敢用新人,球員敢打敢沖,起碼不會被亞洲層面打得抬不起頭。
最后,回頭看這場中荷熱身賽,王俊杰的橫空出世,不只是個人的崛起,更是中國男籃整體打法和用人思路的轉折點,未來無論他能不能叩開NBA大門,至少在CBA和國家隊,他都已經具備了主力四號位的潛質,這次多隊哄搶,既是市場對他的認可,也是中國籃球青訓體系進步的信號,至于最終花落誰家,還得看俱樂部的誠意和王俊杰的選擇,但有一說一,這樣的年輕人,確實值得期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