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中旬,亞洲杯逼近,中國男籃在歐洲熱身賽場上和荷蘭隊打了一場看似沒什么含金量的對抗,賽前很多人其實并沒太放在心上——畢竟荷蘭男籃這水平,別說和歐洲一線比,放在亞洲都不算拔尖,可比賽打下來,84比76拿下勝利,比分雖然不丟人,但過程屬實讓人看得一頭霧水,甚至說有點上火也不過分,尤其是看完全隊22次失誤的數據,真有點“自己跟自己較勁的味道,球迷吐槽聲直接沖上了熱搜,核心矛盾就擺在臺面上了。
先說場面,開局首發趙睿、胡明軒、朱俊龍、趙嘉義、胡金秋,按道理講,陣容雖不齊整,但對手并不強,打出點優勢應該問題不大,實際上半場結束中國隊領先5分,第三節靠王俊杰、余嘉豪、高詩巖等一波發力,把分差拉開到13分,看著還算順利,可關鍵就在最后一節,對方突然發力打出小高潮,中國男籃一時間慌了,失誤接連不斷,眼看著優勢快被蠶食,幸好荷蘭隊把握機會能力真不咋地,時間耗完,才艱難把勝利守住,說是“險勝真不夸張,這場球要是換成伊朗、韓國那種級別的對手,結果真就很難說了。
很多球迷賽后第一時間把矛頭指向了趙睿,數據直接擺在那,5投1中只拿了3分,還送出4次失誤,場上多次出現“散步鏡頭,作為隊長,這表現確實說不過去,甚至有網友調侃他“出工不出力、氣氛組長,更有大膽的直接喊話:“這種狀態,擱以前早讓宮魯鳴換下去了,這話其實也不是空穴來風,回想女籃主帥宮魯鳴剛上任那會兒,直接鐵腕放棄了前核心李夢,理由就是狀態不好誰都一樣,只有狀態好的才能打主力,這種狠勁,反觀郭士強這邊,老隊員狀態再差也輕易不動,球迷自然看不下去。
再看全隊數據,12次助攻對22次失誤,后場失控的問題一覽無遺,甚至有球迷吐槽“運球都能丟,打誰不是一樣,其實這個毛病不是一天兩天了,從上屆世界杯到現在,男籃每逢關鍵時刻后衛線就容易掉鏈子,控球、傳導、組織都不穩定,這回打荷蘭都能丟22次球,放亞洲杯、奧運落選賽這種大場面,后果可想而知,說到底,球隊缺一個靠譜的后場核心,這不是靠臨場喊兩句就能解決的老問題。
當然,也不是全場一無是處,像小將王俊杰,13分6籃板,打得很有活力,余嘉豪16分10籃板,攻防都能頂上,廖三寧9分3助攻2搶斷,球場存在感很強,這批年輕人確實有點東西,問題是,他們的成長空間有沒有被那些“老油條擠占,王俊杰這種一有機會就能打出表現的球員,為什么不能多給上場時間,難道還要等到大賽真打崩才臨時換人嗎,球迷這幾年“擺爛論流行,說白了就是對用人沒信心,怕又是老套路。
實際上,郭士強帶隊壓力也很大,周琦傷了去美國康復,曾凡博還在養傷,楊瀚森被NBA選中,正在打夏季聯賽,陣容折損確實嚴重,但這些客觀困難不能成為場上失誤多、隊員松懈的借口,尤其是隊長,帶頭作用不能丟,哪怕是熱身賽,也該有個態度,場上要么拼出樣子,要么干脆讓位給更有沖勁的年輕人,球迷不是看不懂球,誰在場上混日子,大家心里有數。
這場比賽暴露的問題,說實話,不是一天兩天能解決的,后衛線失控、老將狀態下滑、用人思路保守,都是老毛病,郭士強要真想學宮魯鳴,首先得敢于“動刀,誰狀態不好就敢放一邊,別看在資歷面子上,否則年輕人永遠出不了頭,場上始終是“老油條互相傳球,失誤只會越來越多,比賽觀賞性也就別提了。
球迷的情緒很真實,既希望中國男籃贏球,也希望看到新人崛起,熱身賽本來就是試陣容、練配合的最佳時機,如果還是把位置都給老將,那練來練去也沒意義,亞洲杯馬上就要開打,留給男籃調整的時間不多了,郭士強到底能不能放下包袱,敢用新人,減少失誤,場上打出精氣神,這才是大家最關心的。
總的來看,這場贏得并不算漂亮的熱身賽,就是一次敲警鐘,22次失誤不是偶然,老將狀態低迷也不是一場的事,主帥敢不敢改變用人思路,給年輕人更多機會,才是中國男籃能不能真正走出低谷的關鍵,球迷們嘴上吐槽,心里還是希望看到一支有拼勁、有希望的球隊,畢竟,誰都不想亞洲杯又看一場“擺爛表演,不是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