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天津楊柳青鎮石家大院,一進入主院,映入眼簾的不是石家大院的主要展覽,而是天津市倡廉教育基地,當年劉青山,張子善的辦公署就在這個石家大院。
步入院落,共分為七個展室,從一到七,分別是是劉青山,張子善案件的文物陳列,雖說展室很多,不過從大方向則分為三部分,投身革命,走向深淵,以史為鑒。
1952年2月10日,劉青山,張子善被執行死刑,然而30年后,劉青山的三個兒子卻找到當年的舉報者李克才聲稱要為自己的父親平反。
時間退回到1949年3月23日,太行山下的河北省西柏坡,已是人歡馬叫,一片喜慶氣氛,因為這天是毛主席從這里前往北平的日子。
毛主席也不像平時那么嚴肅平和了,興致勃勃地開口笑著說:
“今天是進京的日子,不睡覺也高興啊!今天是進京趕考嘛!進京趕考,精神不好怎么能行嘛?”
周總理也是歡天喜地,抱著雙肘笑著說:
“我們應當都能考試及格,不要退回來。”
“退回來就失敗了”,毛主席吸了口香煙,堅定地說:
“我們絕不當李自成,我們都希望考個好成績。”
毛主席就是這樣帶著思考,帶著警惕,率領黨中央走進北平的,毛主席的思考并非今日始,早在革命接近勝利的時候,他就作如是的思考了,讓全黨高級干部學習,以克服以功臣自居,貪圖享樂的情緒,讓同志們引以為戒,不要重犯勝利時驕傲的的錯誤。
新中國誕生后,毛主席不準警衛員用公車接送女兒李訥上學,收到的禮品一律交公,沒有親友因為他而“麻雀變鳳凰”,有時,警衛人員在外面多吃多占,他自然有辦法對付,用自己的錢幫他們退賠,警衛人員人說,不好,讓老人家破費,以后再也不亂來了…..
然而,建國初期,黨的高級干部劉青山,張子善自恃功高,經不起考驗,最終淪為死刑犯,而揭露劉,張二人正是天津行署副專員李克才。
1949 年 7 月 26 日,李克才被正式任命為天津行署副專員,至此成為專區黨委書記劉青山與專員張子善的下屬成員。
開始,李克才對參加過高蠡暴動的劉青山,為參加學生運動蹲過大牢的張子善非常敬佩。
1932年的秋天,河北省高陽,蠡縣爆發了一次農民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的暴動,史稱“高蠡暴動”,高蠡暴動時,隊伍番號是中國工農紅軍第二十七第一支隊,劉青山也參加了暴動。
暴動很快被鎮壓下去,數百名中共黨員和革命群眾先后被抓被殺,劉青山在嚴刑逼供下堅貞不屈,表現出堅強的黨性,而他也因為年紀小而逃脫了一死。
1937年10月,劉青山被選送抗大學習,1941年3月,劉青山任中共大城縣委書記。
時年9月,調任中共任河縣委書記,在殘酷異常的1942年日軍“五一大掃蕩”中,他依靠群眾,帶領縣大隊進行了艱苦的卓絕的反掃蕩斗爭,在人民中贏得了崇高的威信。
1944年10月后,因為工作出色,調任中共冀中八地委城工部長,組織部長,地委副書記。
1949年初冬,剛過而立之年的劉青山,被中共河北省委委以重任,派到新組建的天津地委走馬上任。
而同一時期的張子善任公共天津地委副書記,天津區行政督查專員公署專員。
新中國成立后,劉青山,張子善放松了對自我行為約束,劉青山甚至揚言:“我享受點算什么!”
當時天津地委機關只有一輛從戰爭中繳獲的美國吉普車,當時干部下鄉都是徒步的,進城辦公也只能去擠公交車。
然而劉青山卻將這個小汽車霸占了,并且擅自啟動資金,從香港進口兩輛美國新式高級轎車,一輛作為禮物送給天津市某一領導干部,一輛自己霸占,成了最早的“小車迷。”
劉青山決定“大搞生產”,短短一年,天津地委機關生產管理處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像吹氣球一樣迅速膨脹起來,計有9個工廠,1個招待所,人員在1000人以上,資產高達270億元,合新人民幣270萬元。
劉青山,張子善從犯罪之日起就受到天津地委,專屬的廣大黨員干部的抵制和揭發,地委,專屬相當級也就顧不得被扣上“分裂地委”的大帽子而紛紛奮起揭發,最典型的莫過于中共天津地委委員,專屬副專員李克才。
李克才對劉青山,張子善的錯誤行為做出過各種各樣的抵制,也進行過不同形式的斗爭,然而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李克才選擇了“公開舉報”這一方式。
毛主席得知后,勃然大怒,有位高級干部念及劉,張二人過去的功勞,便向毛主席求情,毛主席問:
“要他倆還是要新中國,正是因為他們地位高,功勞大,影響大,所以才有必要處決他們,只有這樣,才能讓兩百,兩千,兩萬干部驚醒”。
臨刑前一天,即1952年2月9日,劉青山,張子善被引到一處公用晚餐,二人一見這場合,臉色就變了。
屋子里死一般的寂靜,劉青山閉合雙目,長出一口氣,張子善呆呆地看著面前的酒菜,潸然淚下。
1952年2月10日,河北省人民法院在當時的河北省會保定市召開公審大會,宣布了法院的判決后,在大教場執行槍決。
此案判決后,在全國引起了強烈反響,人民群眾紛紛贊揚共產黨真是大公無私,黨的干部不管資格多老,功勞多大,地位多高,犯了罪照樣按國法處理,毫不留情。
劉青山死后,剛過完6周歲的劉鐵騎問母親:“爸爸出差怎么還不回來?”
母親強忍著淚水不告訴鐵騎真相,后來劉鐵騎聽同學們說劉青山被槍斃了,他撲倒在母親的懷里大哭,不久,河北省委向范勇傳達了省委的決定:
“劉青山長子和次子從即日起由國家供給……每人每月15元生活費,老三由母親范勇撫養。”
后來,劉青山的三大兒子都有所成就,劉鐵騎考上北京石油學院,劉鐵甲在華北油田二連輸公司維修處電工班任班長,最小的兒子劉鐵兵高中畢業后曾想入伍參軍,因父親的事情被刷下來,不久縣里給了他一個指標去曲陽煤礦下煤窯,才得以農轉非,后調回河北省安國縣。
李克才先后曾人民衡水地區副專員,地委副書記,第二書記,滄州地委第一書記,直到1990年8月,李克才才退休。
劉青山死后三十年,一部名為《中國第一大案》的電影播出后,劉家三兄弟看后想要為自己的父親翻案,還找到李克才提出他們的請求。
李克才得知后還專門再次復盤當年的案子,但是面對確鑿的證據,誰都不可能翻案的, 而劉青山的弟弟劉恒山也曾當眾表示:“當初毛主席的決定是正確的。”
此案子距今已經快七十年,民主和法治早已今非昔比,越發健全,不過縱然如此,這個暗自還是在不斷提醒后來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