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動物里面狗得鼻子是最靈敏的,那么在國際社會層面,日本也是最敏銳的。結合美日韓最近的一系列小動作,大致可以發現一個規律:整套對華策略正在發生急速的反轉。
最早出招的日本,背后到底藏著什么目的?
策略的反轉又會對我們的經濟造成什么樣的影響?
日本示好
從日本首相石破茂的公開對中國示好到日本外相巖屋毅的訪華之旅,幾乎可以說,日本的對華關系是在明牌轉向的,而這種轉向還要從他的好“父親”美國說起。
一切政治問題的根源里都藏著經濟問題,現如今,中國和美國的競賽拼的就是誰能用國產來替代對方的經濟價值。從新上臺的特朗普的動作中,我們可以感受到,單方面的脫鉤并不能在美國的內部形成統一意見。因為如果真的能夠形成統一意見,依照特朗普的性格,在關稅問題上一定會一口咬死,然后去爭取更多的談判籌碼,而不是像現在這樣顧左右而言他。也正式因為這種不統一,讓我們領先了一步。
日本的試探
知父莫若子,美國的一舉一動都在日本的眼里。這個時候,身在夾縫里的日本就必須要考慮自己的站位問題了。恰逢此時,同在亞太地區的韓國后院起火,內政不穩。這對日本來說可謂是天賜良機,因為早走一步就是領先一步。于是,日本就向我們拋出了投石問路的橄欖枝。
之所以叫投石問路,是因為這次的日本是在向三方同時發出試探。
第一方面是對日本內部試探,日本的內部其實一直都存在著親中和疏中兩條路線,而兩條路線的影響力大小取決于在一定時期內靠誰賺錢賺得更多。比如8090年代,日本為了緩解內部的經濟壓力開辟了在華市場,這段時間就是所謂的中日蜜月期。最近幾年,親近我們的聲音逐漸消失,其實就是因為我們自己的制造業不斷發展,在我們這里賺錢沒有以前那么容易了。但現在擺在日本面前的問題是,在美國那邊賺錢也不容易。這時候,對于領頭人來說,就需要一次試探來掌握內部的意見。
第二方面則是試探中國的戰略定力,看看我們到底著急不著急。而這也將決定他們對我們接下來的態度和節奏,從雙方簽署的合作來看。中國有著自己的節奏,思路上和對美的態度是保持一致的,禮貌、熱情但一問三不知。
第三方面自然是試探他的“義父”美國,看看美國到底還有幾分分量。可能很多人會說,日本如此明顯的動作,不怕惹怒了美國嗎?答案是,當然不會。因為在國際社會里,忠誠是偶然,反復橫跳才是常態。
經濟橋梁
以前經常有人說我們朋友少,這不用否認,但誰要說美國朋友多,那一定不是蠢就是壞。在這個標準按照叢林法則運行的國際社會里,朋友本就是不存在的。而這次,日本也不完全是在賭。除了試探以外,大概率是看準了未來作為經濟橋梁的機會。
國際關系從來都是以蝴蝶效應展開的,亞太地區的轉變勢必會間接影響歐洲的權力格局,而歐亞大陸的風向轉變又勢必會在中東形成一股臺風。最簡單的例子就是伊朗,可能會徹底失去作為棋子的全部價值。政治的東西水太深,這里就不深入討論了。
普通人
外部環境的轉變一定會對我們內部經濟產生影響,這才是月薪3000的我們普通人需要關注的、最大的影響就是節奏,簡單來說就是,外部環境越好,我們每部節奏就會越慢,外部壓力越大,我們內部就會大干快上。而當前的環境正向著有利于我們的方向走,所以我們可以預見的是,2025年的上半年,至少是整個一季度我們整體的節奏會相對偏慢一些。而作為普通人,重大決策也可以跟著這個節奏去走,至少在一季度要盡可能的少做重大決策。
從趨勢來看,天下大勢勢必是分久必合,只不過要看這個合到底是要誰讓利誰又得利罷了,我們現在擺明了就是要讓就秩序的締造者讓利,而這個讓利必須是實打實的利益。如果未來順利,大概很多人都會從下半年開始很直觀的感受到不一樣的變化,希望一切順利吧。
今天他人對我們的笑臉當然并不是源自他對我們的愛,而是源自我的強大。在我們看不到的地方,總有人在為我們努力,也總有人在替我們負重前行。保持戰略定力,是我們每個人的必修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