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想到,那個在《爸爸去哪兒》中,用軟糯童音喊著 “爸爸” 的暖暖萌萌的黃多多,已然蛻變,即將進軍大銀幕!
最新消息傳來,19 歲的黃多多確定加盟程耳導演的文藝片《人?魚》,與王一博、湯唯、王傳君等一眾實力大咖同框飆戲。要知道,程耳導演憑借《羅曼蒂克消亡史》《無名》等作品,在影壇風格獨樹一幟;王一博人氣高漲,演技備受認可;湯唯更是氣質與實力兼具的女神。
黃多多 8 歲因《爸爸去哪兒》走紅,這些年在話劇舞臺打磨演技,如今遠赴紐約大學電影專業深造。此次參演《人?魚》,她將飾演一位留學日本的藝術學生,電影采用多線敘事,橫跨多地的故事交織,令人期待值拉滿。消息一出,網友們紛紛熱議,有人感慨星二代資源得天獨厚,也有人期待她能憑實力帶來驚喜 。
這幾年很多星二代都陸續出來了,有些被大眾一直關注,有些曇花一現。
我突然發現:
雖然明星有財力支持,但并非每個星二代都能成功出道。
但能一直長虹的星二代,往往都有個共同點:就是會有個為其鋪路的父母。
今天要說的這幾位,在教育孩子的路上,有很多值得學習的閃光點。
黃磊&黃多多
重視孩子的愛好
黃多多演電影,其實不值得驚訝,因為這“計謀”其實黃磊早就告訴過大家了。
8歲時,黃多多看完導演賴聲川的話劇《暗戀桃花源》,從此對戲劇產生濃厚的興趣。
戲劇是全科的藝術,聲臺形表一個都不能落下。
黃磊不僅沒有用學業阻止孩子的熱愛,反而在日后的很多選擇中為孩子建立起來這樣的特質。
雖然父母都是演員,但家里的氛圍終究是有限的。
黃磊常常把黃多多帶到劇院,觀看話劇演出,甚至給孩子創造和導演交流的機會。
9歲時,黃多多就能獨立創作英文劇本,還參與了《冰川時代》《小王子》《功夫熊貓》等熱門電影的配音。
12歲時,黃多多搭檔何炅出演了話劇《水中之書》。前期的積累,讓她嶄露頭角,獲得工作人員一致稱贊。
這些,還遠遠不夠。
成年后,黃磊支持女兒去紐約大學攻讀電影制作專業,更加系統性的了解一個電影、一臺戲的臺前幕后。
在黃磊舉辦的烏鎮戲劇節上,也常常能看到黃多多穿梭的身影。
如今出演電影,只能說是精心培養的種子結出了果實。
一切水到渠成而已。也足以向大家證明:
興趣愛好對孩子的成長影響無比深遠,尤其是事業的抉擇。
或許普通人的生活不能像公眾人物一樣,有那么龐大的資源和機會。
但無論什么時候,多一個技能,都能讓孩子多一條生路。
真誠的愛和贊美才能養出“真公主
還記得那個在節目上被嘲小胖子的王詩齡嗎?
當年節目上那個熱度最低的孩子,如今活成了很多網友夢想的樣子。
不僅成功減重58斤,還在盧浮宮舉辦了個人畫展。
每次跟媽媽李湘出席活動之后,網上都是好評:這孩子,怎么越長大越自信了?!
要說大家羨慕她的變化,只是因為李湘用錢砸出來的嗎?并不!
而是因為對她的超級寵愛:
不求孩子“完美”,堅定不移的愛她每一個樣子。
當年,還在做主持人的李湘在跨年夜的活動上說完主持詞后,還會加一句:也祝一位叫王詩齡的小朋友新年快樂。
不僅是特別的日子,幾乎每天早上起床,李湘都會和王岳倫夸女兒你怎么那么美!
當3歲的王詩齡被調侃“太胖”時,李湘的第一反應不是應和,而是當眾為女兒說話:“她現在年紀很小,屬于baby期,未來的路還長。“
在盧浮宮舉辦畫展被網友嘲諷有資源時,身為媽媽的李湘曬出了女兒幾十萬的獎學金。
變相證明給所有人看:我女兒厲害并非因為我是誰,而是因為她本身就有這個能力。
有句話說,愛若足夠真誠,便自帶力量。
無論外界如何看待一個孩子,只要父母的愛和認可是堅定和真誠的,那他一定可以
以感受到。
這力量,足夠改變一個孩子。
王菲&竇靖童
尊重孩子的個性
前段時間,竇靖童在采訪中稱媽媽王菲既是自己的偶像,又是自己的閨蜜。
作為王菲多年的粉絲,我深有體會:
因為王菲不會因為自己是天后的身份去限制孩子的行為,反而給了她無限的生長自由。
14歲時,竇靖童想輟學搞音樂,她說:
“我做音樂不是因為媽媽是王菲,爸爸是竇唯。只是想通過音樂向大家證明,我是獨立音樂人竇靖童。”
王菲不僅沒有反對,只是告訴她:”只要你愿意,我就支持你“。
當竇靖童想嘗試夸張的紋身,媒體把”不羈“”壞孩子“這樣的標簽甩給她,王菲對女兒只有一句話:”只要你不后悔就行“。
拋開明星的光環,竇靖童還在咖啡廳里當服務員,宛如一個素人。
如今28歲的竇靖童,斬獲過最佳原創女歌手、原創電影歌曲等眾多獎項,也舉辦演唱會、參演電視劇。
她用實際行動證明了自己。
竇靖童剛出生時,王菲和竇唯專門為孩子寫了一首歌,有句歌詞是:
你不能去學壞,但可以不太乖。
如今再看,王菲也一直用這樣的態度去踐行對竇靖童的教育——從不限制孩子身上與眾不同的那部分,只要不觸碰原則問題,隨便做你想做的。
想當歌手,就去學音樂;想回歸生活,做服務員也行。
允許孩子長成他們自己的樣子,不僅是父母對孩子最好的教育,也是孩子最喜歡的教育。
小S&三女兒
給孩子充分表達的空間
小S的三女兒是熱搜上的常客,尤其是老二和老三。
這倆孩子都很會表達,完全隨了小S的正反兩面,一個感性有同理心,一個犀利毒舌。
有次拍攝廣告時,小S問老三:“誰才是國際巨星?”
10歲的三女兒不屑的回答:“當然是我,你又不紅,姐是天后”。
二女兒是貼心那一卦,之前在母親節為小S寫的信還感動到無數網友。
被媒體問什么時候超越媽媽時,她沒有立馬給出答案,而是賣了個關子:要用我的成長來衡量!
怪不得那么多人感嘆小S生出了比她還會說話的孩子!
其實不難發現,
雖然在節目上毒舌俗辣、愛搶嘉賓風頭,但每次和女兒出席采訪時,小S從不插話,也不會搶女兒風頭。
而是一旁默默的為女兒舉著話筒,給足她們發言機會。
有人說小S就是在捧自己的女兒,沒什么可夸的。
但如果平時生活中父母不給孩子表達的機會,孩子又怎么能天生擁有良好的表達能力呢?
畢淑敏曾說過:
”小孩子是無法分辨出自己的話是對是錯,他們是在父母眼中確立自己的存在的。“
表達能力不是天生的,只有被父母聆聽過的孩子,才敢毫無顧忌地表達自己的喜怒哀樂。
這也提醒了很多愛“幫”孩子回答問題的父母,與其替他們回答,不如讓他們自己去說真正想說的。
雖然對于明星帶娃這個話題,一直存在爭議,比如財力、資源等可能跟普通人的生活不太對等。
但在教育孩子層面,所有的付出和結果,都是一致的。畢竟,不是每個有錢人家的孩子都能有所謂的成功。
教育的真諦,從來不是復制人生范本,也不是用金錢累積出的結果,而是幫助每個孩子找到立足社會的底層能力。
這時,教育才真正完成了"授人以漁"的使命。
愿我們都能幫助孩子探索出屬于他們的人生道路,讓他們活出盡興的人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