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這仗打了這么久,早就沒什么新鮮事能讓人覺得意外了,但最近這幾天,局勢又開始往更擰巴的方向走。和談一直僵著,誰也不知道啥時候能坐下來好好聊,美英法德這些國家還在旁邊煽風點火,給俄羅斯施壓,搞得整個局勢越來越沒譜,風險一點沒減。就在大家都為這升級的沖突捏把汗的時候,連著冒出三件大事,每一件都夠勁爆。
先說第一件,俄羅斯駐丹麥的大使館被“封了”。15號那天,俄駐丹麥大使巴爾賓直接說了,現在使館根本沒法正常干活,丹麥把他們給“封鎖”了。他還提了一嘴,丹麥在博恩霍爾姆島長期駐軍,這明擺著就是在搭一個針對俄羅斯的地區安全架子。到現在,丹麥那邊連個屁都沒放,裝沒聽見。其實這也不是丹麥第一次跟俄羅斯叫板了,自從俄烏開打,丹麥就沒少給俄羅斯使絆子。早在2023年,就逼著俄使館裁員,只能留25個人,搞得人家連領事業務都停了。現在又來個“封鎖”,說白了就是變本加厲地施壓,之前的壞招沒夠,現在換個更狠的。
更值得說道的是那個博恩霍爾姆島,這地方可不是隨便一個小島。它就在瑞典南邊海岸附近,是進出波羅的海的必經之路,戰略地位高得很。今年4月下旬,丹麥突然說,因為地區安全局勢越來越差,打算在未來8年里,把博恩霍爾姆島的駐軍增加到5000人,還要新建一個步兵營,就是要在這兒長期扎下軍事力量。這么一看,丹麥在針對俄羅斯這事兒上,是鐵了心一條道走到黑了。當然了,它敢這么橫,背后肯定少不了其他西方國家撐腰,不然憑它自己,哪敢這么跟俄羅斯叫板,就不怕人家報復?俄羅斯接下來怎么應對,確實得好好琢磨琢磨。
這邊俄羅斯使館被封的事兒還沒下文,烏克蘭那邊又扔出個重磅消息——宣布“退群”,而美英法德這些國家居然集體裝啞巴。15號,烏克蘭議會投票通過,說要暫時退出《渥太華禁雷公約》。理由聽著還挺“有理”,說俄烏在禁雷這事兒上“不對等”,因為俄羅斯根本就不是這個公約的締約國。所以烏克蘭覺得,自己要是還遵守,就等于給俄羅斯創造優勢,捆住自己的手腳,沒法好好自衛,所以在俄烏徹底停戰前,先退了再說。
這《渥太華禁雷公約》1999年就生效了,核心就是禁止用、存、生產和轉讓殺傷性地雷。現在烏克蘭退群,嘴上說是為了扯平,實際上明眼人都看得出來,就是為了在戰場上能用地雷唄,想靠這玩意兒擋住俄軍地面推進。更讓人擔心的是,不光烏克蘭,最近愛沙尼亞、拉脫維亞、波蘭這些國家也宣布要退這個公約。這就很明顯了,這些歐洲國家說不定接下來就會給烏克蘭送地雷。
但有個事兒必須得說清楚,地雷這東西比戰場上直接打打殺殺危害大得多,影響也更長遠。多少國家二戰結束后,地里埋的地雷幾十年都清不干凈,遭殃的大多是老百姓。烏克蘭這一退群,說白了就是告訴大家,俄烏沖突可能要進一步升級,戰場上的打法會更沒底線,對抗肯定更激烈。可面對這事兒,美英法德一聲不吭,俄羅斯也沒動靜,這就更讓人心里沒底了,誰知道接下來會出什么幺蛾子。
不過比起烏克蘭退群,現在外界更關心的是特朗普給俄羅斯下的“最后通牒”。15號,特朗普按計劃發了個關于俄羅斯的“重大聲明”,里面說,如果俄羅斯50天內不跟烏克蘭達成和平協議,美國就給俄羅斯征100%的“狠稅”,還會對買俄羅斯石油的國家征“次級關稅”。他還說,美國會通過北約給烏克蘭送軍事援助,包括“愛國者”防空導彈在內的頂級裝備,很快就能運到。這哪是聲明,分明就是給俄羅斯下通牒,不光要整俄羅斯,連它的合作伙伴也不放過,還順便把援烏的節奏又提起來了。
但特朗普也留了句活話,說自己對普京“很失望”,但倆人關系沒徹底掰。意思就是,事兒還有轉圜的余地,關鍵就看俄烏沖突啥時候能了。俄羅斯這邊,克里姆林宮說美方這態度挺嚴肅,得花時間分析,普京要是覺得有必要,會親自回應。但俄前總統、安全會議副主席梅德韋杰夫就直接多了,說特朗普這通牒太“戲劇性”,全世界都驚著了,但俄羅斯“不在乎”。
現在來看,俄羅斯的態度還沒完全明朗。之前普京也說過,俄方對和談是開放的,但關鍵問題上不會讓步,得完成既定目標。美國這邊一邊重啟援烏,一邊給俄羅斯施壓,到底是能逼著雙方坐下來談,還是會讓局勢更炸鍋,誰也說不準。但有一點能肯定,這三件事湊到一塊兒,俄烏這攤渾水,怕是要更渾了。接下來怎么走,只能瞪大眼睛看著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