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菲菲撕王陽上熱搜,于正卻勸她“算了”?這碗“和解”雞湯真的好喝嗎?
最近刷到孫菲菲的動態,差點沒認出來。當年靈氣逼人的“古典美人”,現在連發幾條微博都帶著火藥味,字字句句指向王陽——說他當年“背刺”自己,還帶著大V粉絲網暴。
結果呢?王陽那邊跟沒事人一樣。工作室沒回應,本人更絕,發微博全是新劇宣傳,配文“今晚八點不見不散”,評論區粉絲控評控得嚴嚴實實。
王陽全程裝死。
這事兒得從十年前說起。孫菲菲拍某部劇時被爆出在劇組遭霸凌,據說被打得腦震蕩,當時鬧得挺大。但最讓她寒心的,可能不是肢體沖突,而是身邊人的沉默——尤其是她提到的“王陽”。
不過當年也不是沒人站她。霍思燕就挺剛,接受采訪時直接開懟:“怎么能這么欺負女生?要是真的,我幫她找人打回去!”還說孫菲菲根本不是傳言中“愛越俎代庖”的人,“有事她第一個上,沒事從不惹事”。
霍思燕當年是真剛。
有意思的是,孫菲菲最近還翻出了于正十年前的評論。當年有人問于正對霸凌事件的看法,于正沒站隊,但夸孫菲菲“合作五次,人好戲好,善良勇敢”。就因為這句話,孫菲菲特意發文感謝,說“在最低谷時,這話比什么都暖”。
于正看到感謝后,昨天也發了條長文。核心意思就一個:放下。“別讓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過去的傷害該丟就丟。”他還說,自己跟孫菲菲、王陽都合作過,懂這圈子的規律——“早年說被打,網友心疼你;現在撕舊賬,大家只會覺得你揪著不放。”
于正這話,一半在理一半扎心。他說的“事件降敏”確實存在,現在點開孫菲菲的微博評論,已經有不少人說“都過去這么久了,翻出來干嘛”“是不是想炒作”。互聯網記憶短,觀眾的同情心也有限,反復撕扯下去,主角反而容易變成“祥林嫂”。
但站在孫菲菲的角度,“放下”哪有那么容易?被欺負時沒人撐腰,十年后想討個說法,對方還裝聾作啞。換作是誰,心里那口氣都順不了。她要的可能不是道歉,而是一個“認”字——認當年的傷害真實存在過,認有些人的沉默也是一種惡。
可王陽偏不。他越是不回應,孫菲菲可能越想追著問。這種“冷處理”在娛樂圈太常見了,反正只要不接招,過段時間大家就忘了。但忘了不代表沒發生過,孫菲菲心里的刺,恐怕只會越扎越深。
但“放下”從來不是單選題。
有人說孫菲菲“不夠大度”,也有人說“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其實于正勸她放下,未必是站王陽,可能是真覺得“糾纏沒用”。娛樂圈這地方,流量和新瓜來得太快,誰會一直記得十年前的恩怨?與其耗著自己,不如找點新事做。
說到底,這事兒沒有絕對的對錯。孫菲菲有權記得傷害,也有權選擇何時放下;王陽可以沉默,但沉默永遠換不來真正的平靜。只是希望她明白,揪著過去不放,最后困住的可能真的只有自己。至于公道?或許早在霍思燕那句“我幫她打回去”時,就已經有了答案。
聲明:本文中信息來源于網絡,不保證完全正確無誤,僅供參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