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全網都在支持宗家大小姐、全網也在痛斥宗老;一時間,曾經的宗老直接變成現在的老宗了。
其實我一直認為:很多事情不要站在道德制高點來看問題。
如果大家每次都站在道德制高點來看事情,我估計人人都有問題,很多以前人物的完美人設也會迅速崩塌了,例如:布鞋的故事、睡衣的故事……
其實宗老的故事也并不復雜、也非常的簡單!
一是,宗老以前在公眾心目中的形象是這樣的:宗老是民族企業家、宗老家風很好、宗老勤儉節約、宗老愛家庭,愛老婆孩子、宗老只有一個老婆一個娃等等。
可是如今的現實情況卻是:老宗有好幾個“老婆”、好幾個娃;甚至還出現了很多私生子的情況。
這就有點讓人不太好接受了,這就有點司馬夾頭的味道了;說一套、人前表演一套、然后做的和事實又是另外一套。
二是,宗老還有一個標簽就是民族企業家,例如:當年跟達能之戰的時候,宗老就打出了這個標簽。
可是現實情況卻是:宗老的好幾個娃娃都是美國籍,而且把自己的很多資產也換成美元了。
如今發生的一切問題本質上只是一個問題,那就是:宗慶后家族在其去世以后,開啟了一場豪門遺產的爭奪戰而已——嫡長女宗馥莉與其他幾房爭奪家產罷了。
當然了,我看到網上很多人都在支持宗馥莉、都說她應該拿回屬于她的一切、她應該捍衛屬于她的一切等等。
我想明確告訴大家幾個消息!
一是,宗馥莉是結過婚的,而且對象的身份地位不一般;宗馥莉也是有孩子的,而且孩子也是美國籍。
二是,宗老在生前對其遺產是有安排的,宗馥莉負責運營家族企業;其他幾房由信托基金負責,并且也運營旗下的其他產業。
三是,宗馥莉現在掌握著“宏盛系”,所以她準備把其他系全干掉、把娃哈哈整個并入“宏盛系”。
總之一句話,如果站在道德制高點來看的話,宗馥莉的問題也不少,起碼可以說是“不孝”、起碼說沒有遵從父親的遺愿。
很多人會說:宗馥莉受委屈了,甚至還絕食抗議其父親的私生活問題。
我個人的觀點是:宗馥莉能夠有今天的地位、今天的財富,難道最應該感謝的不是她的父親嗎?
我實在是想不通,宗老哪一點虧待過宗馥莉;大家覺得呢?
今天我們再來談一個更加深刻的話題,這個話題是關于國民“情緒化”的問題。
遙想宗慶后剛剛去世那會兒,網上發起過一輪:喝水只喝娃哈哈、堅決不喝農夫山泉的故事。
那么為什么當時會出現這場輿論風暴呢?核心原因有兩點!
第一,當時有人爆出:農夫山泉的老板鐘睒睒不靠譜、不行;因為他的兒子好像是個美國籍,大家紛紛認為絕不能把一家民族企業傳給美國人。
第二,網上好像有人說:農夫山泉的產品LOGO設計有問題,好像跟日本有點關系等等。
于是乎,一場輿論風暴也就直接指向了農夫山泉、指向了農夫山泉的老板鐘睒睒。
現在我們回過頭來看的話,簡直就有點恍如隔世、簡直就有點搞笑,甚至都有點可悲、可嘆了。
這樣的事情我們這里出的多不多呢?其實有很多,很多人特別喜歡一會兒恨這個、一會兒愛那個、一會兒又反轉、一會兒又不知所措。
關于這種普遍的“群氓”效應和“群盲”現象,我想說自己的三點看法和觀點!
第一,有句話說得非常好叫做:偏聽則暗、兼聽則明;當消息的渠道比較單一的時候,很多事情也就無法避免了。
另外還有一個關鍵的問題,我把這個問題叫做“質疑性”的問題。簡單點說就是:當某一類消息不給質疑的時候,那么很多事情還是無法避免的。
例如:其實去年的時候很多人已經知道老宗有好幾個老婆、好幾個孩子了;可是當時又有幾個人敢于站出來說這件事情呢?顯然是不敢的。
第二,我也不知道是為什么、我也不知道是哪里出了問題;很多人就是喜歡激動、喜歡偏聽偏信、喜歡把人想得很完美。
例如:去年的時候,宗老的人設就是愛家、愛國、愛企業、愛老婆、對待感情極其專一等等。
我特別想告訴大家一點:每個人本質上都是肉身凡胎、都有七情六欲;哪有那么多完美之人哦!
第三,我一直發現一個問題:很多人從來不愿意去思考問題、去發現問題、去研究問題背后的問題。
別人怎么說,他們就怎么信,,而且是堅信不疑,甚至還要猛烈抨擊那些敢于質疑之人。
這些人的腦袋瓜子好像不是自己的一樣、好像長在別人身上一樣。
最后我想說,希望我們大家能夠從一個、又一個的反轉事件中學會思考、學會質疑、學會真正地做一個睿智之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