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閱讀此文之前,麻煩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又能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誰能想到,一趟原本充滿笑聲的親子旅行,竟在川西的雨夜變成7人的死亡之旅?
三對江蘇母女,從成都到九寨溝,一路打卡、拍照、發圈,最后卻連人帶車沖進洪水之中,被山谷吞噬、尸骨無存。
司機年僅24歲,才當爸爸幾個月,卻走了這趟送命之旅,而他的遺體,竟泡在水中整整十天才被打撈出來……這一切,真的只是意外嗎?
川西麻爾曲河畔,悲劇的起點
7月2日,三對來自江蘇的母女正搭乘一輛白色商務車,沿著川西阿壩前往色達的盤山公路駛去。
她們已經走過成都,打卡過九寨溝,朋友圈里滿是旅途的笑臉與自拍,寫著“假期太美好了,下一站圣色達”。車上的孩子興奮地在座位上打鬧,大人們輕聲交談,司機低頭看了一眼導航,再有兩小時就能抵達目的地。
可他們并不知道,此刻山里的雨,已經悄無聲息地下了整整三小時,麻爾曲河水位瘋漲,前方的路,早已不再安全。
下午3點10分左右,車輛駛入一段連續彎道,突然間,失控發生。沒人知道到底是避讓了落石,還是輪胎打滑,車子一個急轉,輪胎在濕滑的柏油路上拉出一道刺耳的剎車痕。
下一秒,整輛車像斷線的風箏一樣翻下山坡,從十幾米高的陡崖直沖而下,“砰”的一聲巨響,重重砸進咆哮的麻爾曲河。
水花騰空,碎石飛濺,整輛車幾乎瞬間被激流吞沒。山下的村民聽到爆炸般的巨響,隱約看到一團白影在河道中翻滾,但大雨滂沱、視線模糊,他們不敢靠近。
直到第二天清晨,接到家屬報警,搜救人員趕到現場,才在激流沖刷后的亂石堆中,發現那一片撕裂扭曲的白色殘骸。
美好的假期,在那個山路轉彎的瞬間,戛然而止。
暴雨滔天,搜救開始:第一具遺體,十三歲女孩靜靜躺在水中
7月3日凌晨,警情終于上報至阿壩應急部門。接警不到一小時,第一批救援人員連夜趕赴現場。然而眼前的場景,讓人心頭一沉,原本清澈的麻爾曲河,已變成一條渾濁的泥流。道路塌方、信號中斷,給救援帶來了極大困難。
上午7點,搜救人員在距離墜車點不到500米處發現了一具女孩的遺體。她穿著藍色運動服,雙手抱膝,蜷縮在水邊一處石縫里,臉上還掛著細雨沖刷的泥痕,看上去像是在沉睡。
她只有13歲,是其中一位母親的獨生女。發現她時,所有人都沉默了,哪怕是身經百戰的老消防員,也一言不發地脫帽默哀。
這具遺體的發現,證實了一個最殘酷的事實:整車人,極可能已全部落水。
碎片、拖鞋、行李箱,家屬在雨中跪倒,哭到沙啞
隨著天色放亮,家屬也趕到了現場。他們站在河邊,穿著一次性雨衣,眼睛幾乎睜不開,嘴里不斷念叨著名字。
一位母親的丈夫,在亂石灘邊看到了女兒的書包,那是他親手在出發前為女兒收拾的,上面還貼著卡通貼紙。他抱著那包哭出聲來。
那一天,救援隊用竹竿探查石縫,聲吶掃測河底,沿岸拉起了搜救繩索。陸續找到的,還有一只白色球鞋、一條破碎的圍巾,以及幾張被水泡爛的銀行卡。每一件物品,都是家屬心頭的刀。
那一夜,只有一排排救援反光衣和家屬的啜泣聲在山谷中回蕩。沒有人愿意離開,哪怕大雨滂沱,哪怕希望渺茫。
三天內連打撈出兩具遺體,五人仍下落不明,家屬陷入絕望
7月4日中午,距離事故發生整整48小時,搜救范圍已擴大至下游20公里。天氣依舊惡劣,雨斷斷續續,水位反復上漲。就在這天傍晚,搜救人員終于在距墜車點下游十五公里的一個回水灣內,發現第二具女孩遺體。她卡在一塊巨石和枯木之間,身體輕得仿佛被水空了,臉上再無生機。
確認身份后,現場陷入短暫的安靜。兩位女孩的遺體都找到了,可四位母親,還有那名年輕的司機,依然音訊全無。家屬已不敢再抱僥幸:“哪怕一塊衣角、一根手鏈,我們都要帶他們回家?!?/p>
找到大人遺物,卻依舊沒有尸體蹤影
7月7日,麻爾曲河水位稍有回落,石灘上開始裸露出之前被淹沒的區域。搜救人員在距離出事地三公里處的河灣里,找到一只女式挎包,內有濕透的身份證、一串鑰匙和半包口香糖。通過證件信息確認,這是其中一位母親生前隨身物品。
連續多日的落空與焦灼,讓整個搜救隊都出現體力和情緒透支。
司機李磊的遺體被發現,泡水太久只能靠DNA確認
7月14日傍晚,終于等來了最后一則令人崩潰的消息。
在距離事發地下游21公里處的一個淺灘地帶,有村民在岸邊發現一具遺體被雜草纏繞。衣物殘破,身體嚴重腫脹,臉部變形無法辨認。搜救隊趕到后封鎖現場,將遺體運往法醫鑒定中心。
由于泡水時間過長,皮膚結構已嚴重破壞,常規辨認根本無法進行。法醫提取骨組織與唾液殘樣,與家屬提供的樣本比對。
7月16日凌晨,DNA結果出爐:死者正是李磊,那名年僅24歲的司機。
這是七人中最后被找到的一人。隨著他的遺體確認,12天的搜救宣告結束。
24歲司機是家中頂梁柱,也是剛成家的新爸爸
司機的身份也隨之曝光。他叫李磊(化名),阿壩本地人,年僅24歲。結婚不到兩年,孩子才出生幾個月。他是受雇于大明玉丈夫生意的熟人司機,家屬說:“信得過,老鄉,人也實在?!?/p>
事發那天,是他第一次帶客人走這條線路。盡管是本地人,但雨季的川西,哪怕老司機也得小心翼翼。
有知情人說,李磊為了這趟行程提前一天查了天氣,路線也跟著導航一遍遍看,怕的就是出岔子。
可山雨無情,洪水更無情。等到7月14日那天,李磊的遺體終于在事故點下游十幾公里的水域中被發現時,已經泡了10天,只能靠DNA鑒定確認身份。
他的父親當場跪倒:“他孩子還沒學會叫爸爸啊……”
600人搜救隊伍,12天的無聲守候
事故發生后,從阿壩州政府到地方民兵,從消防救援到志愿人員,整整600人投入這場只為讓家屬有個交代的行動。
他們爬過山、涉過水,順著湍急的麻爾曲河一寸寸排查,手中拿的不是高科技設備,而是最原始的工具:竹竿、鐵鉤、潛水繩和頭燈。
因為河水太急、水底地形復雜,聲吶探測無法完整還原,現代裝備在這里失效。他們只能靠經驗、直覺,甚至碰運氣式的摸索,去翻每一塊石縫、探每一個回水灣。
有人腳被浸水泡得脫皮,干脆脫掉鞋子繼續赤腳踩進冰冷的激流;有人因為連續工作三晝夜,在岸邊短暫眩暈倒地,被抬下山后又偷偷返回隊伍。
為了避免遺漏,有的區域甚至重復搜了四五遍;而每一次拉起水底的衣物殘片或行李碎屑,家屬都會瞬間圍上去,哪怕只是一個熟悉的物件,也能讓他們崩潰大哭。
搜救隊員們沒有一個人說過放棄。其中一位消防員對媒體說:“我們是為了不讓遺體被沖走,讓家屬有個告別的機會?!?/p>
12天的無聲守候,沒有鮮花掌聲,只有一場和自然的搏斗,一次和命運的對抗。最終,他們一個個將遺體從水中帶回,卻也一個個眼神沉重、步伐遲緩。
這不是一次救援,而是一場送別。沒有勝利者,只有沉重。
悲劇震動全國,質疑聲席卷社交平臺
當“川西麻爾曲河7人遇難”的完整信息逐漸公開后,公眾的情緒徹底炸開。
有人痛斥旅行社推卸責任,有人指責道路監管缺失,還有人曝光出事地段的危險:去年夏天就因山體滑坡中斷交通,但一直未修復。該路段無護欄、無警示、無限速……
同時,關于車輛的安全隱患也被網友扒出:那輛商務車疑似輪胎嚴重磨損,剎車系統老化,而車主此前沒有做過完整年檢。甚至還有疑點指向,司機是否擁有合法營運資質?這趟行程究竟是私人拼車,還是由某機構打著旅游拼團名義組織的非法營運?
一時間,話題#川藏線還敢走嗎#沖上熱搜。大量網友表示憤怒:“這么險的路,這么大的雨,誰批準他們出發的?”
事故原因:爆胎?落石?還是管理漏洞?
這起七人遇難的川西墜河事故,至今仍疑點重重,眾說紛紜。
有人懷疑,肇事車輛早有隱患:輪胎花紋磨損嚴重,年檢臨近到期,可能在雨天濕滑路面上抓地力不足。也有人提出,是司機為了避讓突發落石急打方向,導致失控墜崖。
還有聲音指向更深層次的問題,為何在雨季最危險的時間段,旅行社或包車組織方仍執意上路?是否存在嚴重的安全管理缺位?
現場遺留的長達數米的輪胎拖痕顯示,在最后一刻,司機曾試圖用力拉回方向盤。但面對十幾米高的陡坡、無任何防護的邊緣、咆哮而下的山洪,他的掙扎終究敵不過這片地形的殘酷。原本應是熱熱鬧鬧的親子旅行,最終變成了一場七人永訣的葬禮。
官方回應蒼白,真相仍未浮出水面
事故發生后,四川阿壩州應急部門發布了一份簡短的通報,僅表示“正進一步調查事故原因”,并未披露事故當天的天氣預警是否發布、道路是否封閉、涉事組織方是否合法。
公眾對此顯然不滿意。質疑聲迅速升溫:色達方向早就是雨季高風險地段,為什么不封路?事故路段此前是否就存在安全隱患?有沒有地方曾經報過但被忽視?一位地接導游匿名表示:“那條路前年塌過方,死過人,熟門熟路的司機根本不走?!?/p>
可偏偏,2025年7月2日下午,這輛白色商務車還是進去了,進得毫無預警、毫無限制,直到被洪水吞沒。
四川當地多家媒體嘗試聯系旅行社和出行平臺,均未獲回應。一個關系到七人生命的慘劇,至今仍沒人站出來,給出一句確切的“是”或“不是”。
行業沉默背后的尷尬現實:反應為何總是太遲?
這起事故發生后,已有數家川西線路旅游平臺默默將相關路線下架,有平臺甚至緊急更新標注:“色達方向為雨季高風險線路,建議暫停入山?!?/p>
可這樣的反應,是否太遲?
據不完全統計,光在2024年,川西進山路線就發生了13起因暴雨、落石、塌方等引發的傷亡事件。每一次悲劇之后,大家都在呼吁:“加強管理,完善提示”。
可每一次風頭一過,一切如常。行業內部早已形成默認規則:雨季進山風險自負,平臺只負責信息對接,旅行社也樂于回避責任邊界,而游客在社交媒體美照和攻略文案的推波助瀾下,常常忽視了最根本的問題這條路,真的安全嗎?
一位資深川藏導游的話毫不避諱:“雨季進山就是拿命賭,但很多人不信邪,結果一次次上演送命的悲劇。”
川西的美,配不上這樣的代價
雨季的阿壩、麻爾曲河、色達、洛若鎮,這些名字原本是旅拍、攻略、打卡里的高頻詞,現在卻成了悲傷地圖。
這次事故,不只是家庭的災難,也是一次對旅游安全系統、平臺監管、交通設施乃至全民風險認知的拷問。
七個人的生命,不能只換來一句意外。
記得大明玉她在旅行前說的那句:“這輩子可能就來這一次,別留遺憾。”
她是真的沒有留遺憾。可她的親人,卻遺憾終生。
愿這場悲劇,不再重演。愿我們每一次出發,都不以生命為代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