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美國國防部以4億美元資本重拳砸向市場,通過收購優先股的形式拿下稀土企業MP材料公司15%的股權,正式成為這家掌握美國唯一在產稀土礦的企業最大股東。消息頃刻炸響資本市場,MP股價單日暴漲50%,市值飆升25億美元。這絕非普通商業投資,而是美國自由市場經濟旗幟轟然倒下的歷史性瞬間。當五角大樓的資本直接介入私營企業運營,標榜半個多世紀的“市場萬能論”被現實擊碎,暴露出大國競爭中赤裸裸的資源焦慮。
美國政府直接持有企業股份的案例是非常罕見地,目前只有美國郵政服務、田納西河谷管理局、能源部下屬核技術實驗室采取這類模式。國防部直接收購MP材料股權,源自日益窒息的軍工生產鏈。一架F-35戰斗機需要超過400公斤稀土磁體支撐核心系統,而美國軍工體系長期依賴海外供應,其中七成以上關鍵材料來自中國。當今年春天某些特殊稀土元素的貿易通道驟然收緊時,底特律的汽車工廠被迫停工待料,精確制導武器的生產線上警報燈頻頻閃爍。這種受制于人的切膚之痛,最終逼迫特朗普政府采取極端措施——由國防部親自掌控加州芒廷帕斯礦,試圖強行打通從礦山到導彈的軍事供應鏈。
細觀交易架構,國家資本主義設計精妙。五角大樓開出每公斤110美元的釹鐠采購保底價,比市場現價溢價43%,本質是用納稅人錢包為企業經營風險兜底。
十年包銷協議確保即將新建的磁體工廠獲得全額訂單保障,這座代號"10X"的設施計劃四年后投產,萬噸級年產能可以滿足美軍八成需求。
除股權注資外,另配套1.5億美元技術升級貸款,華爾街巨頭同步提供10億美元建設資金。這種"資本輸血+訂單保障+財政補貼"的組合拳,徹底顛覆了市場經濟的基本邏輯。
技術突圍的野心尤其值得警惕。芒廷帕斯礦此前80%的原料需要遠渡重洋委托加工,而此次國防部重點扶持的重稀土分離項目,顯然劍指戰機發動機所需的耐高溫磁體、精確制導武器核心添加劑等戰略物資。最具諷刺意味的是,為突破技術瓶頸,美國竟默許企業繼續使用中方授權的專利技術,這種實用主義雙標揭穿了所謂知識產權衛士的虛偽面具。
面對來勢洶洶的資本攻勢,我們需要筑牢三道戰略防線:
首要是技術護城河。全球九成稀土精煉產能仍在中方掌控中。必須將溶劑萃取配方、離心機組動態參數等關鍵數據列入保護清單,借助量子級溯源系統對高精設備實施全流程監控。去年查獲的稀土元素走私案已警示:技術滲透比資本并購更具破壞力。
其次是人才防護網。建議對核心技術人員建立"白名單"制度,出境審查機制需覆蓋稀土全產業鏈人才庫。去年成功攔截的二十余起跨國獵頭接觸證明,人才保衛戰早已在暗處打響。
再則是價格調節器。當前輕稀土的采煉成本優勢依然顯著。繼續以合理價格供應鑭、鈰等豐量元素,可擠壓對手商業化產品的盈利空間;對攸關國防的重稀土嚴格執行配額制,迫使對手為軍用磁體支付30%以上的價格溢價。
這些因素,讓美國的自救之路布滿荊棘。權威評估顯示,重建完整供應鏈需耗費十年光陰與萬億美元。即便獲得天量注資,芒廷帕斯礦的輕稀土占比仍近八成,導彈制導必需的稀缺元素含量不足5%。更具諷刺的是,110美元的保底采購價或將反向推高全球稀土價格,反而增加中方出口收益,形成"補貼愈多,依賴愈深"的戰略悖論。
當五角大樓的資本強勢入駐企業董事會,所謂市場神話已被徹底打破,元素周期表的支配力遠勝金融資本的游戲籌碼。只要守住工藝精度之毫厘、扼住人才流動之咽喉、控住價格杠桿之平衡,中方就能在資源博弈的硝煙中,把握這個核心產業的命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