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敢信?美國的F35戰機發動機里,藏著中國的“致命磁鐵”?最近這事兒鬧得沸沸揚揚——美國商務部突然甩出“10天通牒”,要求中國取消稀土出口限制,否則就要加碼制裁。可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這哪是談判,分明是“強盜邏輯”:美國自己卡著中國芯片、航空發動機的脖子,卻反過來要求中國無條件供應稀土,天底下哪有這樣的道理?
要說清這事兒,得先看看美國的“稀土家底”。根據Statista的數據,2024年美國80%的稀土還得從中國進口,特別是制造導彈、戰機發動機的中重稀土,幾乎全靠中國供應。加州的芒廷帕斯礦雖說重新開工了,可年產4.5萬噸稀土精礦,98%都得運到中國加工——美國連95%純度的稀土都煉不出來,而中國已經能做到99.9999%的工業級純度。更諷刺的是,美國國防部去年砸了4億美元入股MP材料公司,可新建的磁鐵工廠2028年投產后,年產量也只有1萬噸,連美國全年6萬噸的需求量都不夠塞牙縫。
中國這邊,手里的“王牌”可不少。全球90%的稀土分離產能在中國,特別是中重稀土,中國幾乎壟斷了全球供應。商務部從今年4月起實施“一批一證”審批,要求出口企業必須說明稀土的最終用途,連美國通用、福特這些車企都因為拿不到磁體,被迫暫停了部分生產線。更絕的是,中國還上線了全球最嚴的稀土追蹤系統,從礦山到加工廠全流程監控,徹底堵死了美國通過第三國走私的路子。
這場博弈里,最著急的其實是美國企業。特斯拉為了生產人形機器人“擎天柱”,不得不派高管來中國求情;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的F35生產線,因為缺稀土磁體,已經積壓了30架待組裝的戰機。可美國政府卻在“政治正確”里打轉——一邊嚷嚷著“去中國化”,一邊又偷偷通過墨西哥、泰國轉運中國稀土,甚至把稀土偽裝成“鐵礦石”進口。這種“既要又要”的雙標做法,連《紐約時報》都看不下去,發文諷刺:“美國在稀土問題上的困境,就像一個癮君子罵毒販子,卻又離不開對方的貨。”
中國商務部的回應很硬氣:“公平交換才能共贏。”就像人民日報7月12日評論里說的:“稀土不是‘白菜’,不能任由別人低價拿走;技術也不是‘唐僧肉’,容不得隨意竊取。”要打破僵局,美國得先取消對華芯片、航空設備的出口限制,雙方坐下來談互惠協議。畢竟,中國手里握著全球69%的稀土礦產量和92%的精煉產能,真要“斷供”,美國的高科技產業和軍工產量怕是要“停擺”。
說到底,這場稀土博弈是大國產業鏈主導權的較量。美國想“卡脖子”,卻發現自己卡在了更要命的地方;中國用技術和產能說話,讓全世界看到:在關鍵資源領域,光靠制裁和施壓是行不通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