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夏季聯賽在拉斯維加斯如火如荼地進行著。中國籃球界也被一股新風浪席卷——楊瀚森,這位年僅20歲的內線新星,在夏聯賽場上掀起腥風血雨,三場比賽場場得分上雙,蓋帽、助攻、三分球信手拈來,令無數觀眾拍案叫絕。這樣一位尚未完全征服CBA疆場的年輕人,卻率先踏上了NBA舞臺,著實讓不少球迷扼腕感慨。與此同時,CBA的推薦機制與中鋒的國際舞臺表現,也成為了球迷和媒體熱議的話題??v觀當前CBA,真正能在內線全方位壓制楊瀚森的,其實只有三位中鋒——胡金秋、余嘉豪與周琦。可這三人,緣何未能圓夢NBA?故事背后的玄機,遠不止表面看起來那么簡單。
胡金秋,這位剛剛帶領浙江廣廈隊斬獲CBA總冠軍的內線大將,榮膺常規賽MVP。過去一個賽季,他以場均18.6分、6.9個籃板和0.9次封蓋的全能數據,撐起了球隊攻防兩端。比賽現場,他常常面無表情地蟄伏于籃下,突然發力,攔截對手的攻勢。賽后,廣廈主帥王博也曾在新聞發布會上直言:“金秋的成熟遠超同齡球員,他的內線腳步和終結能力,放在亞洲范圍內都是頂尖的??上?,胡金秋已27歲,在NBA的推薦機制下,這個年紀已難以獲得球探青睞。權威媒體人楊毅就曾撰文分析,NBA更傾向于簽下20歲以下、可塑性極強的新星,而胡金秋的“大器晚成,使他錯失了赴美闖蕩的黃金窗口??粗鴹铄谙穆撋洗髿⑺姆?,胡金秋臉上雖不顯波瀾,但內心那團火,誰又能真正讀懂?說實話,年齡有時候就是一道難以逾越的天塹。
余嘉豪則是另一種類型的“怪物中鋒。2023-24賽季,余嘉豪在CBA賽場的表現也極為搶眼,與楊瀚森的每一次正面對決都像是一場曠世鏖戰。兩人對位時,余嘉豪防守時咬緊牙關,動作果斷,進攻端偶見靈光乍現,場邊觀眾往往屏息凝視,不愿錯過每個回合的細節。數據方面,上賽季余嘉豪場均貢獻15.2分、9.1籃板、1.8蓋帽,直逼聯盟頂級內線水平。可他屬于標準“傳統5號位打法,腳步扎實但外線投射有限,移動速度也略顯遲緩。NBA近年來對內線的要求愈發苛刻,講究空間感與機動性,傳統中鋒的黃金時代已如黃鶴一去不復返。ESPN在一篇有關國際中鋒的深度報道中就提及,余嘉豪這類球員若10年前登陸NBA,或許能坐穩輪換陣容,但今時今日,已難有容身之地。余嘉豪自己在接受《籃球先鋒報》采訪時也坦言,“現在的NBA需要更多能拉開空間、參與擋拆的小球中鋒,我要繼續提升我的技術面。他的自省令人動容,也呼應了時代的無情。
說到影響力,周琦無疑是CBA中鋒的“天花板。2016年,周琦以二輪秀身份登陸休斯頓火箭,短暫體驗了NBA的強度后,因身體對抗和傷病困擾未能長期立足?;貧wCBA后,他主宰了內線,成為新疆隊和中國男籃不可或缺的防守屏障。2023年,周琦在CBA復出,場均貢獻19.3分、11.7籃板、2.6蓋帽。每逢關鍵比賽,他總能在籃下送出巨型封蓋,令對手望而生畏。央視名嘴于嘉曾評價周琦,“有他在,CBA的三秒區就是禁飛區。不過,周琦自己也坦言,頻繁的傷病讓他難以恢復巔峰狀態,未來大概率繼續在CBA發光發熱。NBA與CBA之間,仿佛有一道隱形的玻璃天花板——不是所有天才都能打破。
令人玩味的是,CBA推送球員的機制也逐步向NBA靠攏。近年,越來越多年輕球員在U19、U21等青年賽事中嶄露頭角,受邀赴海外特訓,甚至直接參加夏季聯賽試訓。比如楊瀚森的旅美之路,就是通過CBA青訓和國家隊推薦機制實現的。籃協主席姚明早前在接受新華社專訪時提到,“中國籃球要更早地把天賦苗子送到高水平聯賽去,哪怕只是替補,也能獲得寶貴經驗。這一觀點獲得了不少業內人士的認可。新一代中鋒的成長,不再局限于國內聯賽,而是主動擁抱世界舞臺。NBA球探對楊瀚森的評價是“攻防兼備、極具成長潛力,他的控球能力、傳球視野和籃下終結都已達到國際頂級青年中鋒水平。更關鍵的是,楊瀚森才20歲,身體完全沒有定型,未來可塑空間極大。可以說,年齡、打法和身體素質的三重門檻,讓CBA頂級中鋒的“輸出之路變得曲折離奇。
現場細節往往最能折射人物性格。NBA夏季聯賽第三場,楊瀚森面對對手的高壓防守,眉頭微蹙,沉著冷靜地指揮隊友跑位。一次擋拆后,他突然切入內線,接到隊友妙傳,暴力灌籃得分,現場觀眾爆發出雷鳴般掌聲。這一刻,他像極了初登NBA的姚明,有些青澀,卻令人期待。轉播鏡頭捕捉到替補席上的胡金秋、余嘉豪神情復雜,他們既為楊瀚森鼓掌,又默默反思自己昔日的遺憾。體育就是這么殘酷又美好,每一代人都有屬于自己的高光時刻,也有難以言說的無奈。
數據不會說謊。2024年CBA總決賽,胡金秋場均得分高達21.5分,命中率超過60%,每場至少完成2次關鍵封蓋,成為廣廈奪冠最大功臣。余嘉豪在對陣青島國信的季后賽鏖戰中,連續三場拿下兩雙,單場最高貢獻4次封蓋。周琦的防守效率值常年位列CBA前二,其單場封蓋紀錄高達7次。楊瀚森在NBA夏季聯賽的數據同樣驚艷,場均12.7分、7.3籃板、2.1蓋帽、1.5助攻、投籃命中率54%。這些數字背后,是無數球員揮汗如雨、蟄伏苦練的真實寫照。
歷史輪回,命運交錯。CBA中鋒的推送機制和NBA的選拔標準就像一道道篩子,只有最合適的那一顆金子才能發光。楊瀚森的崛起,不僅給中國籃球帶來新希望,也讓無數年輕球員看到了奔赴世界舞臺的可能。胡金秋、余嘉豪和周琦,也都在各自的時區里閃耀,書寫著屬于自己的傳奇。
未來已來。NBA球探的關注點逐年下沉,CBA青訓體系也在不斷完善?;蛟S,下一個登陸NBA的中國中鋒已經在某個訓練館埋頭苦練。你怎么看CBA和NBA之間的那道“隱形門檻?歡迎留言討論,說不定下一個巨星,就是你在評論區里點名的那一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