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敘利亞的夜空再次被導彈劃破,沖突的烈度、國際關系的錯綜復雜,已遠非表面新聞所能涵蓋。聯合國人道事務協調廳(OCHA)最新數據顯示,敘利亞境內因戰火流離失所人口已突破820萬,遠超利比亞、也門等地同期總和。每一次爆炸聲,都在推高地區不穩定的臨界點。
一場精確打擊背后的布局
凌晨2時34分,大馬士革上空突然劃過多枚導彈,目標直指軍政核心。以色列國防部隨即對外宣布:這是一次“高強度、定點清除”行動,針對敘利亞新政權的軍政中樞實施外科手術式打擊。以色列方面公開的衛星監控圖像顯示,數枚地對地導彈精準命中總統府周邊、總參謀部與國防部。
街頭監控流出的視頻畫面,讓外界直觀感受到戰火的沖擊。咖啡攤主被爆炸氣浪掀翻,市民在震耳欲聾的巨響中四散奔逃。大馬士革醫院急診通道短時間內擠滿傷者。當地通訊社跟進報道,朱拉尼政權的部分高層官員因爆炸受傷,政府職能陷入混亂。
以色列防長卡茨在社交平臺直接表態,這只是“警告”,真正的懲罰還在后面。此言一出,國際社會嘩然,區域局勢驟然緊繃。
德魯茲沖突與“格蘭高地劇本”的重演
以色列為何在此時點燃戰火?2025年6月,南部蘇韋達省的德魯茲武裝沖突已成公開事實。聯合國安理會會議記錄顯示,當地自5月下旬起爆發多起針對朱拉尼軍隊的伏擊。敘利亞新政權倉促將裝甲部隊開進該地,試圖平叛,卻成為以色列制導彈藥的活靶。
德魯茲武裝公開懸掛以色列國旗,甚至有長老會提議創建“以色列-蘇韋達特別行政區”。這一舉動令人聯想起百年前的“少數民族保護”劇本——表面為保護,實則為博弈大國利益。
以色列對外宣稱空襲是為保護德魯茲少數群體,實質則是鞏固對格蘭高地及其周邊的戰略控制。根據《耶路撒冷郵報》獨家披露,以色列已派遣勘探隊進入德拉省,測繪油氣資源,為下一步“經濟接管”做鋪墊。
朱拉尼的困局與代理人戰爭新回合
2025年,敘利亞權力結構已然碎片化。北部反對派在土耳其支持下劃出“安全區”,庫爾德武裝在美軍掩護下牢控油田,南部德魯茲武裝依仗以色列。朱拉尼政權的實際控制區,被不少國際觀察員形容為“大馬士革菜市場的洋蔥攤”——面積極小,且隨時可能被瓜分。
朱拉尼原本押寶于對以色列的“安靜外交”——對格蘭高地問題刻意回避,試圖以妥協換取喘息時間。事實證明,這種策略只是讓“賭桌規則”更加殘酷。以色列完全不以朱拉尼的新政權為談判對手,反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將其軍政中樞摧毀,以實際行動重塑地區權力格局。
德魯茲武裝在以色列情報和武器援助下,成為破局的關鍵棋子。土耳其在北部的代理人政權、美國對東部的“無形守護”,都在同步演繹著代理人戰爭的新版劇本。2025年6月,敘利亞局勢已不再是單一主權國家與外部勢力的對抗,而是多方代理、合縱連橫的地緣迷宮。
能源、地緣與中東棋局的再洗牌
能源利益始終是中東沖突的底色。2025年6月,國際能源署(IEA)全球油氣報告指出,敘利亞南部和東部油氣儲量評估數據經重新上調,吸引了包括以色列、土耳其、美國在內的多方覬覦。以色列對德拉省的資源測繪,土耳其對摩蘇爾油田的持續滲透,沙特與卡塔爾在天然氣管道的博弈,使得敘利亞成為能源布局中的“必爭之地”。
伊朗核問題陰影下,美伊之間的博弈持續升溫。伊朗在敘利亞的影響力雖因阿薩德政權崩潰而受損,但其滲透網絡仍然存在。2025年6月,俄羅斯媒體披露,伊朗革命衛隊仍在敘利亞西部部分地區活動,為什葉派武裝提供技術和后勤支援。以色列空襲頻率的提升,亦被解讀為遏制伊朗勢力“東山再起”的前兆。
與此同時,敘利亞內部經濟凋敝,社會失序,連年戰亂讓糧食、藥品等基礎物資嚴重短缺。世界糧食計劃署(WFP)最新月度報告警告,敘利亞面臨10年來最嚴重的人道主義危機。大馬士革、阿勒頗等城市食品價格同比上漲240%,民眾生存空間極度壓縮。
朱拉尼政權的脆弱與內塔尼亞胡的危險游戲
朱拉尼政權上臺后,試圖通過大規模軍事調動平息內部反對,卻招致更大規模的外部打擊。以色列的高精度空襲,已將朱拉尼政權的安全感擊得粉碎。以色列防長卡茨的“警告”并非虛張聲勢,2025年6月,以色列國會通過一項特殊軍事預算,為未來六個月可能的多線沖突預備資金。內塔尼亞胡政府對外高壓、對內施壓,試圖以戰爭紅利換取政治存續。
以色列國內形勢亦異常微妙。根據《以色列時報》6月民調,反戰民意比例首次超過53%。但在“安全優先”氛圍下,內塔尼亞胡依然能夠以“外部威脅”維持執政合法性。國際分析機構Stratfor評價稱,以色列對敘利亞的戰略操作已從“防御”升級為“主動塑造周邊環境”,其動作空間正在擴大。
代理人戰爭的復雜性還在于,各方都不再追求“全勝”,而是更傾向于維持一種動態平衡,削弱對手、維護自身利益。朱拉尼政權在多方夾擊下,任何一次戰略選擇失誤都可能導致政權坍塌。這種不對稱博弈,使得局勢隨時可能因外部一場小型空襲而失控。
民眾的困境與地區未來的迷霧
大馬士革的爆炸夜,普通市民才是最大受害者。聯合國難民署(UNHCR)6月最新統計,敘利亞新增難民突破40萬,主要流入黎巴嫩、約旦和土耳其。邊境收緊、偷渡風險激增,難民生存環境日益惡化。阿勒頗、霍姆斯等地的基礎設施屢遭打擊,醫療體系接近崩潰。
地區格局的重塑,讓敘利亞的未來充滿變數。2025年6月,歐盟外交政策負責人博雷利公開表示,敘利亞問題沒有“軍事解決方案”,呼吁各方回到談判桌前。然而,地緣博弈與能源利益交織下,和平的前景顯得遙不可及。
黃雀之下誰是獵物?
導彈劃破夜空的那一刻,朱拉尼或許才真正意識到,自己早已身處多方博弈的夾縫——每次自以為穩妥的妥協,實際上只是成全了更強勢的“黃雀”。以色列的主動出擊,是對敘利亞新政權警示,更是對整個中東秩序的一次深刻重塑。
未來數月,敘利亞是否會再次更迭權力中心?區域沖突會否進一步升級?沒有人可以給出確定答案。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在大國博弈和代理人戰爭交錯的地帶,任何一次誤判,都會讓這個本就傷痕累累的國家,付出更沉重的代價。
參考資料:以軍又轟炸大馬士革:美伊外長表態,安理會周四緊急開會
2025-07-17 09:04·觀察者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