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烏軍稱他們首次成功地僅憑無人機和自殺式地面無人車,迫使俄軍士兵向無人裝備投降。此事被中外諸多媒體炒作為這是人類首次向機器人部隊投降,但實際上俄烏沖突以來,俄烏兩軍向對方無人機投降的案例比比皆是。另外俄軍這次向地面機器人投降,你稍微仔細看下新聞,就會發現俄軍根本就不是向一個獨立自主的機器人在投降,而且以目前的技術而言,機器人也不具備獨立抓俘虜的能力。
■烏軍發布的視頻顯示,掩體內的俄軍打出白旗向烏軍無人機投降。
一、無人機俘虜士兵案例多多
在俄烏沖突中,雙方投入大量無人作戰平臺,在這次向地面機器人投降的官方消息發布之前,雙方士兵向無人機投降或是求饒的影像資料比比皆是。
先來看看俄軍,2023年6月《華爾街日報》曾報道過一名俄軍向烏克蘭無人機投降的故事,在巴赫穆特的一個有三名俄軍的陣地被無人機輪番轟炸,其中兩名俄軍被炸傷后開槍自殺,只剩下一名叫阿尼廷的新兵,他在躲開多枚炸彈后,選擇向無人機投降,并跟隨無人機走到烏軍陣地。
去年也有個案例,一名走投無路的俄軍向烏軍無人機舉手投降,隨后無人機投下一張紙條,寫著“向活下去就跟著無人機走”,俄軍便跟著無人機走向烏軍陣地投降。
再來看看烏軍,4月10日電報上有一段俄文視頻,內容是烏軍陣地被無人機轟炸后,一名烏軍向俄軍無人機舉手投降,隨后這名士兵在無人機的押送下步行走向俄軍陣地,途中還幫忙撿回一架摔毀的大疆無人機。
■俄軍正在測試“天王星-6”掃雷無人車。
此類案例太多,鏟史官舉都舉不過來。之所以之前沒有向地面機器人投降的案例,是在于地面無人作戰平臺并沒有像無人機、無人艇一樣得到大范圍的使用,這是因為地面戰場環境復雜,地面無人作戰平臺需要克服復雜的地形地貌和彈坑、壕溝、雷場等障礙,僅僅是機動就受到很大的限制。同時,無線電信號的傳輸距離在地表面相比空中和海面嚴重下降且易受干擾。當俄烏沖突進入第三個年頭,俄烏雙方都積累了使用地面無人作戰平臺足夠的經驗,找到了揚長避短的方法,開始擴大其使用范圍。
二、技術含量有限的抓俘虜
按照烏軍第3獨立突擊旅的描述,烏軍在哈爾科夫地區使用自殺式地面作戰平臺摧毀數個俄軍掩體后,一個殘破掩體內的俄軍士兵被迫向自殺式地面作戰平臺投降,并被多旋翼無人機押送回烏軍陣地。隨后,烏軍還公布了相關視頻。
■烏軍視頻中的2輛無人車和1架無人機,無人機的外形疑似著名的大疆無人機。
烏軍在視頻中公開了迫降俄軍的無人車和多旋翼無人機。其中無人自爆車的型號為“蜘蛛”,由烏克蘭技術人員自行研發,技術含量不高,既沒有搭載炫酷的武器系統,也不具備人工智能和自動駕駛技術,全程都需要人工操控,遇到戰壕、彈坑只能繞路。
從上述信息來看,這次無人作戰平臺抓俘虜的主角是地面無人平臺中技術含量最低自爆車。無人自爆車不需要搭載復雜的探測裝置,也不需要搭載復雜的武器,只要能到達指定區域,通過定時或遙控等方式引爆炸藥即可。從技術角度來看,兒童玩具遙控汽車,只要增加一個遙控起爆裝置,就能民轉軍,客串無人自爆車。
無人自爆車其實早已有之,早在二戰時期德國就生產了超過7000輛“歌利亞”系列無人車。“歌利亞”采用有線操控,有電動機版和汽油機版兩個不同的產品線,汽油機版性能略好,最大行程12千米,最大炸藥裝載量75千克,通過3根電線進行操控,最大操控距離630米。“歌利亞”主要用于掃雷破障和反掩體,也可反坦克。
■二戰時期被美軍繳獲的德軍“歌利亞”無人自爆車。
烏軍的“蜘蛛”無人車相比于80多年前的德軍“歌利亞”無人車,僅僅是動力略好、遙控距離略遠、具備一定的偵察能力而已,在技術上并沒有革命性的變化。透過現象看本質,這次無人車抓俘虜,不過是俄軍士兵通過無人車上的攝像頭,向躲在戰場后方的烏軍士兵投降而已,其本質仍然是人對人的投降和人對人的受降。無論是迫降的無人車還是押送俘虜的無人機,都不具備人工智能,嚴格意義上來講,連機器人都不算,不過是烏軍士兵的牽線木偶而已。因此,這次無人車抓俘虜,唯一的亮點就是第一次得到官方確認,并被媒體大肆報道,上了個熱搜而已。
三、更高水準的解放軍機器狼
說來也巧,就在烏軍大肆宣傳用無人自爆車逼降俄軍的同時,在遙遠的東方,某大國的軍隊在一次訓練中,居然出動了大量四足機器人與步兵協同作戰。這個技術難度,完爆烏軍的屌絲無人自爆車。因為,單單是行走能力,仿生的四足機器人就要比輪式或履帶式底盤的無人車難上一個數量級。
解放軍的“機器狼”在技術和戰術兩個層面,都對烏軍的無人自爆車形成了碾壓的優勢。首先在技術層面,采用仿生原理的四足機器人比采用輪式或履帶底盤的無人車先天就要復雜無數倍。“機器狼”要想做到像真正的狼一樣翻山越嶺如走平地,就需要在機械制造、液壓傳動、精密加工、新材料、新能源、人工智能等各個技術領域都有所突破。其次在戰術層面,“機器狼”采用通用平臺,通過搭載不同任務模塊,可執行偵察、運輸保障和打擊等多種任務,并可和人類士兵、無人機協同作戰,做到人“狼”協同、空地一體。但說到抓俘虜這件事,即便先進如“機器狼”,也需要人“狼”協同才行。畢竟“機器狼”還無法獨立分辨投降的行為。
■正在演練人“狼”協同的東大士兵和“機器狼”。
結語
隨著機器人技術的進步,相信具備人工智能的機器人很快就會進入戰場。不需要人工干預,機器人自主獨立抓俘虜的一天遲早會來到。無論人類是歡迎還是抗拒,都不會以人類的意志為轉移。但至少當下,機器人還無法獨立抓俘虜。
■機器人自主抓俘虜的場景暫時還只能存在于AI生成的影像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