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尚且不嫌家窮,子卻總嫌母“丑”!
沒錢,干嘛生我?
高考結束了,志愿填報也差不多落下帷幕了,這兩天卻發生了一件令無數父母心寒的事;
一位高考女孩在查完分以后跟媽媽大吵了一架,起因是高考完她想買蘋果全家桶,還列了一個清單,價值近一萬塊;
媽媽卻說,家里沒有閑錢了,養你那么大花的錢已經夠多了,錢要省著點花;
然后女孩就崩潰了,她沒想到媽媽連一萬塊都拿不出來,甚至還在網上曝光了媽媽,說出了那句令天下父母寒心的話:沒錢,干嘛要生我?
你為什么只是個農民工?我不要你的爛錢,你不配做我爸爸
曾經在一家擁擠的小飯店里,兩個高中生模樣的女孩子在吃飯,有位身穿工裝,戴著安全帽,渾身沾滿泥土的男人走到正在吃飯的女孩面前;
掏出了一把零錢,對她說,這是爸爸最近在工地賺的錢,你拿去先用......
沒想到那個女孩滿臉鄙夷,沖他咆哮道:不是跟你說過了嗎,不要穿成這樣見我,你是不是巴不得所有人都知道我有個做農民工的爸爸啊,是不是很光榮???
頓了頓她又說道:你不知道換個衣服來嗎?別人的爸媽身穿各種明牌,你買不起就算了,換身干凈的衣服總有吧!
那位父親突然就哽住了,呆呆地站在那里,好像做錯事的人是他,而不是女兒!
這兩年白眼狼兒女太多了,一邊花著父母的錢,又一邊嫌棄他們土,為什么父母付出一切養大的孩子,竟然會成為刺向自己的利刃呢?
恐怕除了孩子不知感恩外,更多的問題是家庭教育出現了問題。
對孩子有求必應并不是好事
年輕一代的父母,尤其是八零九零后自己在童年時吃了太多物質匱乏的苦,于是就把這種補償轉嫁到孩子身上了;
他們總是盡最大努力滿足孩子的要求和欲望,長此以往,孩子就會覺得父母給他任何東西都是理所當然的;
如果一直有求必應他們就會覺得父母是愛他的,但凡拒絕一兩次就會認為爸媽不愛他了,這種教育模式養出來的孩子是非常自私冷漠的,根本不可能有感恩之心。
另外,有的父母對孩子要求也很高,父母負責衣食住行,孩子負責次次考第一為家爭光;
這種攀比之風很容易讓孩子和其他家庭的小朋友做對比:我比他學習好,可是他的爸媽是身價百萬的企業家,而我的父母為什么是普通的工薪階層?
孩子是一張白紙,你怎么教,你怎么做人,他就變成什么樣子;
一味地溺愛只會培養出不知感恩、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廢物!
做父母的除了需要給孩子衣食,更需要的是教會他勞動的可貴性,讓他們明白自己的衣食住行來之不易;
更要教會他們社會的生存機制,你可以養他到18歲,甚至28歲,可是你能養他一輩子嗎?
他們還是需要靠自己去賺錢,所以,提前教會他社會的殘酷不是壞事!
最后,多讓孩子體驗真實的勞動,明白生活的不易,他們才會感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