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天,多地媒體報道了有家長求助尋找高中孩子的新聞,家長求助的內容雷同:18歲、19歲的孩子暑假外出旅游或者打工,在家人不知情的情況下前往云南,然后疑似在邊境區域失聯。
目前這幾個新聞報道中的孩子都尚無音訊。
警方提醒,暑假期間,警惕學生被誘騙至境外。
今年6月28日,在廣州白云機場口岸出境大廳內,一名學生模樣的年輕人準備獨自出境的行為引起了執勤民警的警覺。
“去哪里?做什么?怎么沒有人陪同?”面對民警的詢問,少年緊攥登機牌,略顯緊張地回答:“旅……旅游!是朋友訂的票!”該少年自稱出國“旅游一周”。民警察覺異常,隨即開展進一步調查,發現少年是受境外不法分子誘騙出境“打工”。
所幸這個孩子被警惕的民警發現,避免了一場悲劇。
白云邊檢站鄭重提醒:中考、高考結束后,請家長務必加強對孩子的教育引導和日常監管,警惕“境外高薪”“網友邀約”等手段,及時普及境外詐騙案例;若孩子計劃出境,務必核實行程的合法性和安全性,切勿通過非正規渠道辦理出境。
3名高中生赴西雙版納后失聯,警方通報:顯示在境外
7月15日,湖北一位母親向記者緊急求助,稱其讀高中的兒子與兩位同學在6月24日前往西雙版納后失聯,目前疑似在緬甸,望社會各界能施以援手。
這位母親透露,兒子此前在網上結識了一名“大哥”,對方以“去云南送犀牛角”為由,邀請兒子與另外兩名同學一同前往。6月24日,三個孩子乘坐飛機抵達昆明,并說三天后就能回家。
這位母親告記者,“打通了一次電話,他說在車站,很吵,等下到安靜的地方再打電話給我,但是后來一直沒等到他的電話。從他們25號晚上發的朋友圈看,他們是在緬北。26號電話就關機了,我就慌了,去報警了”。
7月16日,湖北黃岡市公安局黃州分局發布警情通報:
針對網傳“黃岡高中生赴西雙版納后失聯”信息,經公安機關核查,情況基本屬實。
初步查明,三名高中生于6月25日結伴抵達云南西雙版納,6月27日與家人、朋友失去聯系,發送位置顯示在境外。
6月27日接報警后,黃州區公安分局立案偵查,成立專班趕赴云南開展工作。目前,公安機關正會同相關部門全力查找。
警方提醒:正值暑假,學生及家長要高度警惕“零門檻、高回報”的兼職信息,避免落入陷阱。
廬江縣18歲高中生坐飛機到西雙版納后失聯
7月15日,安徽合肥警方通報稱,針對網傳“廬江縣18歲高中生坐飛機到西雙版納后失聯”信息,經公安機關核查,情況基本屬實。目前,公安機關正會同相關部門全力開展查找等工作。調查結果將及時通報。
合肥警方通報截圖
7月16日,記者從上述通報所指“高中生”小胡的父親胡宗兵處了解到,據警方通知,自6月5日胡一嘯在云南西雙版納州景洪市失聯一個多月后,警方發現了小胡曾在緬甸仰光出現的線索。
胡宗兵向記者提供的尋人信息顯示,小胡身高約180厘米,右下巴有顆痣。目前,已在景洪尋找兒子18天的胡宗兵,仍在當地等待兒子的消息。
陜西漢中19歲高考復讀生彭某軒從西安飛往昆明,在中緬邊境失聯
16日,楊女士對記者稱,漢中警方已介入調查她兒子失聯一事,目前仍無最新消息。自7月10日凌晨打通兒子手機號后,她再沒打通過這個手機號。她表示,自己不敢頻繁地撥打兒子的手機號,擔心激怒對方。
16日上午記者打通了彭某軒的手機號,接電話的一名男子仍自稱是緬甸人,會說一點中文,稱自己目前在緬甸佤邦,但他不認識彭某軒,“彭某軒不在這里。”該男子表示,這張手機卡是他的朋友給的,其朋友在緬甸另一個地方。這個朋友讓他使用這個手機號開通并登錄微信賬號,但沒有成功。“沒人給我發二維碼(驗證身份),我也不知道為啥。”
截至發稿前,記者仍能撥通彭某軒手機號,接電話的人還是上述男子。對于他的朋友跟彭某軒的關系,以及讓他登錄微信的原因,這名“緬甸人”并未做出說明。
彭宇軒近照
漢中大河坎派出所工作人員向記者透露,當地警方已成立專案組,并派專業人員趕到云南,已與云南警方取得聯系,正在全力尋找彭某軒。截至發稿前,記者已將通話情況反饋給警方。
來源:閃電新聞綜合極目新聞、大象新聞、新民周刊
編輯:陳柳穎 編審:胡德 賽
值班副總編輯:袁孝椿
總編輯:黃 艷
聲明:凡江津區融媒體中心所屬平臺作品,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別忘了
點亮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