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湯!
香港隊前鋒必須道歉!
2025年7月16日。
東亞杯的賽場上發生了不和諧的一幕。
第三輪,中國男足以1比0力克中國香港隊。
硝煙尚未散去,一場更大的風暴卻席卷而來。
賽后,香港黑人前鋒米高站在香港球迷看臺前,接過擴音喇叭。
一句bastards(雜種)引發輿論海嘯。
現場視頻火速瘋傳,全網怒火頃刻燎原。
更諷刺的是,辱罵者米高,竟在48小時前剛簽約中甲球隊蘇州東吳。
月薪高達1萬美元。
這位尼日利亞裔歸化球員。
為何敢在簽約中國俱樂部的風口浪尖公然辱華?
半個月前剛剛升任粵港澳大灣區體育文化研究院院長的霍啟剛對此事又是什么反應呢?
風暴中心的黑人球員,身份背景大起底
7月16日,國足1-0力克中國香港隊的終場哨聲剛落。
21歲的香港黑人前鋒一把抓起擴音喇叭沖向看臺。
他滿面笑容感謝香港遠征球迷,突然手勢凌厲轉向隔壁看臺。
那里是身披五星紅旗、臉上涂著油彩的內地球迷。
“看看那些中國球迷!”
他嘴角揚起輕蔑弧度,喇叭里炸出一句英文臟話:
“下次我們一定干翻那群雜種(next time we will beat these bastards)!”
“Bastard”一詞如毒刺扎進全場!
這個在英語中意為“雜種”“狗東西”的侮辱性詞匯,瞬間點燃香港球迷看臺。
震耳欲聾的歡呼聲中。
“We are HongKong!”口號響徹云霄,與中國球迷看臺的死寂形成刺眼對比。
現場視頻迅速引爆全網!
這個21歲的黑人球員是誰?
他叫米高-烏德布盧素,2004年出生于香港。
父親是尼日利亞裔前港超外援。
2023年,米高獲得香港特區護照,已代表香港隊出戰19場。
就在爭議爆發前48小時,他剛剛簽約中甲球隊蘇州東吳。
月薪高達1萬美元。
這本是他登陸內地足壇的黃金跳板。
曾幾何時,米高的足球之路曾充滿希望。
作為歸化球員,他擁有香港本土球員不具備的爆發力和身體優勢。
盡管本屆東亞杯他表現平平——三場比賽0球0助攻。
對陣國足時更是在上半場第44分鐘就被換下。
但中甲俱樂部蘇州東吳仍看中他的潛力,火速簽下一年半合約。
諷刺的是,就在他辱罵中國球迷時,他新加盟的俱樂部正在準備官宣他的加盟。
命運在此刻急轉直下。
當那句侮辱性言論通過喇叭傳遍全場,米高不會想到。
他剛剛開始的內地足球生涯已進入倒計時。
現場畫面顯示,米高辱罵中國球迷后,香港球迷報以熱烈掌聲和歡呼。
隨即齊聲高喊“我們是香港人”。
這一場景被鏡頭完整捕捉,成為點燃全國球迷怒火的導火索。
全網怒火燎原,俱樂部連夜行動
視頻曝光后,蘇州東吳俱樂部評論區瞬間淪陷。
“開除!”“解約!”的怒吼刷屏每一篇帖子。
憤怒的球迷集體發聲:“不能讓侮辱中國人的球員在中國賺錢!”
有冷靜網友分析解約風險:
“可能有違約金,先查合同有沒有歧視條款”。
更多人則態度堅決:“就算賠錢也得解約,寧可讓他坐穿冷板凳廢掉黃金期!”
風暴中的米高慌了手腳。
他火速在社媒發布道歉聲明,辯解令人瞠目:
“我在德國生活過,思維方式不同...那句話只是隨口說的”。
更試圖用“捐出部分薪水”來軟化抵制。
球迷根本不買賬。
熱評第一條直斥:“讓他滾出大陸!永久開除!”
另一條獲贊無數的評論斷言:“道歉也沒用,蘇州東吳不敢留他!”
俱樂部行動快如閃電。
據知名媒體人苗原透露:“蘇州東吳正在考慮解約,申報材料已在準備中。”
《轉會市場》管理員朱藝更點破殘酷現實:
“俱樂部不可能官宣他了,結局注定是‘剛來就走人’。”
最新爆料顯示,解約程序已啟動,米高中甲夢碎已成定局。
霍啟剛深陷輿論漩渦,雙標質疑甚囂塵上
當米高事件持續發酵,另一個名字被推上風口浪尖——霍啟剛。
他的社交賬號評論區徹底“淪陷”。
憤怒網友刷屏質問:“香港球員辱罵同胞,你該管管了!”
這種情緒背后,是球迷對霍啟剛的無條件信任。
因為就在一年半年前,他才公開“封殺”了球王梅西。
如今黑人球員公然辱華,他一定不會坐視不理。
2024年2月4日,香港大球場涌入4萬名球迷。
門票炒至8800港元一張,所有人只為親眼見證“球王”梅西的表演賽。
然而,比賽開始后,梅西全程冷臉坐替補席,連外套都未脫下,更未向球迷解釋一句。
終場哨響,球迷怒踹梅西人形立牌,高喊“商業詐騙!”
有人從新疆飛12小時赴港,花光積蓄卻只看到偶像的背影。
更諷刺的是,香港機管局為迎接梅西,罕見在停機坪鋪設紅毯、舉辦元首級歡迎儀式。
結果梅西團隊無視司儀呼喚,未結束便匆匆登車離開。
霍啟剛直播目睹全程,又震驚又失望。
連發長文炮轟:“尊重遠比受歡迎更重要!”
他指責梅西團隊“狠狠踐踏”香港球迷熱情。
更揭露邁阿密國際索要7000萬天價出場費卻毫無職業精神。
彼時霍啟剛的強硬姿態贏得全網喝彩。
而此刻,當身披香港隊戰袍的球員辱罵中國球迷,霍啟剛必然不會坐視不管。
更何況,他在2025年6月剛剛官宣當選了粵港澳大灣區體育文化研究院院長。
相信在事情發酵以后,霍啟剛一定會給出讓大家都滿意的處理措施。
香港足球的至暗時刻,解約背后的深層博弈
米高事件已遠超個人層面,成為中國香港足球的聲譽危機。
在米高辱罵事件發生前,比賽中已現不祥預兆。
第54分鐘,香港隊三名球員疑似惡意犯規引發兩隊沖突。
賽后更爆出部分香港球迷用粵語辱罵內地觀眾。
香港隊主教練在賽后采訪時更是直接陰陽國足“刻意拖時間”“阻止港隊進球”。
結果被國足球迷怒批輸不起。
這些畫面共同勾勒出香港足壇的信任危機。
法律界人士指出,蘇州東吳解約具有充分法理依據。
球員合同中通常設有“損害國家及俱樂部聲譽”的解約條款。
米高公開侮辱中國球迷的行為,已觸發法律與道德的雙重紅線。
更深層次的矛盾在于身份認同。
米高作為歸化球員,在尼日利亞父親和香港成長背景中尋找平衡。
最終卻選擇用侮辱性語言切割“中國球迷”與“香港球迷”。
無數網友在網絡上留言,指責米高的行為完全違背了體育精神。
也傷害了廣大中國球迷的感情。
大家覺得,米高既然選擇加盟中國內地的俱樂部,在中國的足球環境中謀求發展。
就應該尊重中國的球迷,尊重這片土地上熱愛足球的每一個人。
甚至有網友呼吁中國足協介入此事,對米高進行終身禁賽,以儆效尤。
當米高垂頭走出蘇州東吳訓練基地,俱樂部大門在他身后關閉。
解約文件墨跡未干,他的中甲生涯在開始前已終結。
這場風暴沒有贏家。
中國足球在國際賽場本就步履維艱,如今更添內傷。
香港足壇為培養米高投入資源,瞬間化為烏有。
而真正心碎的,是那些被球員辱罵卻仍堅守看臺的中國球迷。
體育精神本應超越政治與地域,但當球員故意踏過紅線時,一切美好蕩然無存。
米高的結局給所有人敲響警鐘。
在中國土地上,任何形式的分裂言行都必須付出代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