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嘴上喊著贏了,可死的人卻比伊朗多?
連將軍和科學家都折進去不少,這次常勝將軍的面子算是掛不住了。
一開始,以色列軍方對外說,自己這邊就死了28個人,聽著好像沒多大損失。
但這說法很快就捂不住了,外頭媒體挖出了他們內(nèi)部的真實數(shù)字,實際死了差不多1300人。
這數(shù)字一出來,確實比報道的高出不少的。
死的這些人里,有6個是高級將領(lǐng),32個是搞情報的重要官員,還有11個是研究武器的科學家。
伊朗那邊呢,公布的數(shù)字是死了935人。
這么一對比,明顯是以色列這邊損失更慘重。
這跟大家平時覺得“以色列打仗很少吃虧”的印象完全對不上號。
誰占了便宜,光聽他們自己說,可信度依舊是存疑。
更值得思考的是,伊朗這回打得還很準。
以色列那些重要的空軍基地、情報機構(gòu)的大樓,甚至研究核東西的位置,都挨了導彈。
死的高級將領(lǐng)和科學家特別集中,這不像是亂打一氣,更像是專門挑這些人下手。
你想啊,將軍負責部隊,科學家負責造新武器,這些人沒了,以色列軍隊現(xiàn)在怎么打仗,以后還能造出什么厲害家伙,都成了大問題。
這種專門對著要害打的法子,比單純在戰(zhàn)場上打死些士兵,影響可大多了。
伊朗能打得這么準,說明他們軍事實力確實長了。
這次用的那種新式導彈,飛得又快又準。
以色列以前引以為傲的那套防空系統(tǒng),這次沒攔住,導彈直接打到了特拉維夫管安全的大樓。
以前總覺得伊朗的武器沒那么精細,現(xiàn)在看,他們的軍事技術(shù)是真上了一個臺階。
不光武器厲害,他們搞情報的本事也進步很快。
以色列情報大樓具體在哪,那些科學家平時什么時間出門,這些細節(jié)伊朗都摸得門兒清。
這說明以色列自家后院的情報網(wǎng)并沒有那么嚴密,以前總吹自己情報多牛,現(xiàn)在看,伊朗這方面已經(jīng)能跟他們較量一二了。
以色列為什么要瞞著真實損失?這道理其實并不復雜。
對內(nèi),要是讓老百姓知道死了這么多人,特別是那些重要的將軍和科學家都沒保住,大家肯定非常慌張,說不定還會抗議,社會就亂套了。
對外,得在像美國這樣的盟友面前撐住面子,顯得自己還很強大,這樣才能繼續(xù)要錢要槍要支持。
要是露了怯,盟友可能就覺得你沒那么靠譜,往后再想痛快掏錢就難了。
還有就是關(guān)于他們“打仗特別厲害”的神話,一直吹自己多能打,要是真損失都曝光了,那些盯著他們的對手,像哈馬斯、真主黨這些,就會覺得以色列也就那么回事,心理上就不怕你了。
但瞞著不報也有大麻煩,現(xiàn)在真實數(shù)字被披露出來了,外面一下就炸鍋了。
以色列國內(nèi)已經(jīng)有人開始質(zhì)疑軍方,覺得被自己人騙了,對軍隊的信任往下掉。
這種信任要是沒了,麻煩可就大了,老百姓不信軍隊了,那政府如今坐得穩(wěn)嗎?搞不好會釀出大亂子。
現(xiàn)在看,以色列那種壓倒性的優(yōu)勢沒了,伊朗成了中東一個誰也不能小瞧的角色。
以后可能不會再有誰想打誰就打誰,誰明顯壓誰一頭的情況了,更多是兩邊都有能力讓對手難受的“對等較量”。
就算現(xiàn)在暫時不打了,也可能只是歇口氣,兩邊都在等待時機準備下一輪。
中東這地方,看來和平不了。
這場沖突說到底,不光是比誰死的人多誰少,更是實力對比翻了個個兒。
而這翻個兒的背后,意味著以后的日子,充滿了更多說不準的麻煩。
不管誰輸誰贏,老百姓都是吃虧的一方。
未來中東的格局,以色列雖然這次吃了虧,但老底子還在,短時間內(nèi)依然會是地區(qū)最強的軍事力量。
以色列的防空系統(tǒng)雖然這次沒完全防住伊朗的導彈,但技術(shù)底子在那兒擺著,過段時間升級改進后,防御能力肯定還會提升。
加上美國答應了要幫它加強導彈防御,以后伊朗再想這么容易打到以色列的重要目標,就沒那么簡單了。
以色列雖然軍費開支大了點,但高科技產(chǎn)業(yè)和創(chuàng)新能力在中東地區(qū)還是獨一份,打仗歸打仗,該賺的錢一分不少。
不過,伊朗這次的表現(xiàn)確實讓很多人意外,以后在中東說話會更有底氣點。
它和周邊那些反以色列的武裝組織,像黎巴嫩真主黨、也門胡塞武裝,聯(lián)系只會更緊密。
這些組織背后有伊朗撐腰,時不時給以色列找點麻煩,以色列想徹底解決安全問題,難度比以前大了。
但伊朗自己國內(nèi)經(jīng)濟問題一大堆,普通人日子不好過,長期跟以色列硬碰硬也吃不消。
所以兩邊可能會進入一種“打打停停”的狀態(tài),誰也不敢真把對方逼到墻角,但小摩擦不會斷。
美國在中東的立場還是老樣子,明面上喊著要“平衡”,實際上還是站以色列。
但美國現(xiàn)在自家事情也多,不可能像以前那樣無條件支持以色列的所有行動。
以色列以后動手之前,可能得多看看美國的臉色,不能像過去那樣想打就打。
沙特、阿聯(lián)酋這些國家雖然跟以色列關(guān)系緩和了,但伊朗這么一鬧,它們夾在中間會更難辦。
既不敢得罪美國,又怕惹毛伊朗,最后可能選擇誰也不幫,光顧著自己發(fā)展經(jīng)濟。
中東以后基本是“以色列強但沒那么霸道,伊朗硬但也不敢亂來”的局面。
美國的影響力還在,但管得不會像以前那么細。
地區(qū)內(nèi)的國家都要在新的力量平衡下學習找生存空間,誰想一家獨大都不太可能。
這種微妙的平衡能維持多久,就看以色列和伊朗下一次沖突什么時候爆發(fā)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