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李成輝 見習記者 李志
電動自行車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已成為上下班、接送孩子、購物出行、外賣配送的“剛需伙伴”。然而,其引發的火災與交通事故也逐年攀升,安全隱患不容忽視。9月1日,新發布的《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范》將正式實施,這份新規將為千萬騎行者拉起怎樣的“安全防護網”?7月15日,記者采訪湖南省質檢院專家,為大家詳細解讀其中變化。
最高限速25Km/h
前不久,在長沙市天心區城南路上,一位騎手駕駛著車子,極速駛向目的地。行至十字路口時,前方突然闖出一位路人,騎手緊急躲讓,由于車速過快,連人帶車摔倒在地,所幸未造成人員傷害。
盡管電動自行車實施限速管理,但速度過快導致的交通事故并不少見。“速度越快,剎車距離越長,反應時間越短,事故風險呈幾何級上升。”省質檢院專家解釋。
電動自行車超速行駛的現象屢禁不止,主要原因是電動車電機動力有較大冗余,使得篡改最高車速有了可能。新標準通過新增電動機空載反電動勢、電感值差異系數等指標,從源頭限制電機最大輸出能力,從技術上堵住“超速漏洞”。
同時,考慮到載重爬坡等實際需求,新標準并沒有“一刀切”限制動力,而是增加了電動機低速運行時轉矩限值指標,確保電機具備短暫地輸出較高扭矩能力,輕松應對地下車庫斜坡、過街天橋等特殊路況,讓安全與實用“兩不誤”。?
防篡改“三重鎖”
如何解除電車限速、原裝車如何提升動力、想跑80邁不是夢……在某短視頻平臺上,記者以“電動車+改速”為關鍵詞搜索,隨即彈出大量所謂的提速教程。
而現實中,不少電動車企業嘴上喊著“嚴禁改裝”,實際卻對經銷商的小動作睜一只眼閉一只眼。電動自行車改裝已成為“公開的秘密”。
新標準分別從電池組、控制器、限速器三個方面提出防篡改要求。如,電池組不準預留擴展接口,杜絕“私加電池”;控制器禁用剪線、跳線改功能,拒絕“電壓作弊”;限速器無論獨立還是集成,都不能修改限速值,堵住“解碼提速”漏洞。?
更關鍵的是,新規推行 “一車一池一充一碼”溯源體系,即車、電池、充電器要能一碼對應,從技術上大幅提高非法改裝門檻,有利于逐步減少乃至杜絕改裝行為。“就像給電動自行車辦了‘電子身份證’,非法改裝一眼就能識破。”專家表示。
防火阻燃“組合拳”
6月1日,長沙市芙蓉區曾家坪社區新合四村c6棟四單元發生一起低速電動車火災。該電動兩輪起火時處于靜止狀態,起火物為蓄電池,起火原因蓄電池故障(熱失控)。
這并非個例。根據調查表明,電動自行車電池是主要的起火源,而起火后電動自行車上的塑料件、織物燃燒釋放黑煙是導致人員在密閉空間內傷亡的主要原因。
新國標針對火災隱患打出“組合拳”:鋰電池電壓上限鎖定60V,通過電池的標志、過充電、過放電、外部短路、熱濫用以及針刺測試等項目規定,嚴格保障電池質量安全;對電動自行車原材料的阻燃性能進行規定,加強了材料的安全性能;還限制了電動自行車塑料件的質量占比,鼓勵企業使用其他不可燃材料代替塑料。
“根據新標準要求,2025年9月1日以后,所有新生產的電動自行車都必須符合新標準要求。”省質檢院提醒,消費者在購買電動自行車時要仔細檢查所購買車輛的生產日期和銘牌,以確保購買到安全、便利的新國標電動自行車。
責編:李成輝
一審:李成輝
二審:王文隆
三審:鄒儀
來源: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版權作品,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湖湘情懷,黨媒立場,登錄華聲在線官網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戶端, 領先一步獲取權威資訊。轉載須注明來源、原標題、著作者名,不得變更核心內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