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下稱“十五運”)沖浪項目資格賽在汕頭市南澳縣青澳灣舉辦。在家門口作戰(zhàn)的廣東隊汕頭籍選手張錦杏倍感興奮,“家門口的感覺,特別熟悉!必須去搏,人人都有機會!”她的感受,印證了汕頭水上運動發(fā)展的良性生態(tài)。
南澳島長達91.96公里的海岸線上分布著66處海灣,素有“東方夏威夷”之稱的青澳灣灣腹深廣、浪涌穩(wěn)定、淺灘平緩,有“沖浪勝地”的美譽。憑借天然優(yōu)勢,南澳持續(xù)承接高規(guī)格體育賽事,吸引全球沖浪愛好者匯聚于此。
生性愛“浪”的,不止沖浪選手們。樟林古港靜立的紅頭船,無聲地訴說著潮汕先輩以江海為媒、遠洋經(jīng)商的壯闊歷史。從闖海先民到?jīng)_浪健兒的勇毅傳承,這份勇立潮頭、敢為人先的精神,恰是汕頭的城市性格。
如今,汕頭正打造“體育+文旅”優(yōu)質體驗,通過深化文旅體育融合釋放城市魅力,成就一座充滿活力的體育之城與宜居宜游的鮮美之城。隨著“全運會,汕頭準備好了!”的宣言響起,這座城市的體育激情和歷史傳承,正如璀璨浪花般激情綻放。
南澳持續(xù)承接高規(guī)格體育賽事,吸引全球沖浪愛好者匯聚于此。南澳文旅供圖 供圖
頂級賽事何以青睞汕頭
等浪、看浪、劃水、抓浪、起乘站立,一氣呵成。海風掠過南澳縣青澳灣的浪尖,沖浪健兒們腳踏沖浪板,在碧波間劃出道道白練。這片海域,正是即將到來的十五運沖浪項目的正式賽場。
沖浪健兒們腳踏沖浪板,在碧波間劃出道道白練。南澳文旅供圖
舉辦一場沖浪項目的國家級比賽,需要什么條件?
青澳灣灣腹寬廣,擁有長達2.4公里的沙灘和近百米的沙帶,向海延伸坡度平緩,數(shù)十米內海水僅米余深。尤為難得的是其冬季浪況,穩(wěn)定、綿長且有力,加之宜人的水溫和相對溫和的紫外線,使之成為公認的“沖浪勝地”。
青澳灣成為公認的“沖浪勝地”。 受訪者 供圖
4個月后,這里將迎來十五運沖浪項目的巔峰對決——15支隊伍、130名健兒將在碧海藍天之下劈波斬浪,上演一場海上的“速度與激情”。
稟賦催生賽事,賽事鑄就招牌。汕頭深知“好風憑借力”的道理,近年來依托南澳島得天獨厚的海洋資源,持續(xù)發(fā)力高規(guī)格水上運動賽事,亞洲沖浪錦標賽、“鐵人三項”亞洲杯賽、全國沖浪錦標賽、全國翻波板冠軍賽等國際級、國家級賽事紛至沓來。
更令人振奮的是奧運舞臺上的“汕頭印記”,中國沖浪奧運首秀的背后,有汕頭海浪的托舉。巴黎奧運會期間,作為本屆沖浪比賽年齡最小的選手,楊思琪成為首位參加奧運會沖浪項目的中國運動員,而她也多次在南澳海域的浪尖起舞。
如今,汕頭參與水上運動的青少年越來越多。汕頭沖浪隊教練張潔莫介紹道,“汕頭隊現(xiàn)在有十多名運動員,之前還輸送了不少優(yōu)秀運動員到國家隊和省隊。”其中,吳子豪、陳照郁、張錦璇、張錦杏等運動員將代表廣東參加十五運沖浪比賽。
沖浪運動員在南澳海域的浪尖起舞。南澳文旅供圖
紅頭船精神點燃全運激情
海洋,是汕頭天然的賽場,更是其精神的原鄉(xiāng)。
從開埠以來“商貿云集、樓船萬國”的盛況,到“三江出海、一紙還鄉(xiāng)”的艱辛,再到如今碼頭繁忙、貨通全球的繁榮、全運健兒搏擊風浪的矯健身姿,一種跨越時空的“勇立潮頭”精神,始終在濱海之城的血脈中奔涌。
海洋,是汕頭天然的賽場,更是其精神的原鄉(xiāng)。南澳文旅供圖 受
“最能體現(xiàn)潮人勇于開拓創(chuàng)業(yè)特質的就是紅頭船精神。”國際潮學領域領軍人物、潮汕文化研究權威專家林倫倫認為,紅頭船精神體現(xiàn)的是潮人追求積極向上、敢于突破困境、勇于開拓進取、善于謀求發(fā)展的意志與毅力。
紅頭船最能體現(xiàn)潮人勇于開拓特質。 受訪者 供圖
紅頭船精神,并未塵封于歷史,而是在新時代找到了鮮活的載體——體育。當十五屆全運會的號角吹響,汕頭再次以特區(qū)擔當和激昂的紅頭船精神全力推進。群眾體育女子五人制籃球、競技體育女子手球項目和沖浪項目,這三項落戶汕頭的賽事,被精心布局于最能展現(xiàn)城市稟賦與活力的賽場。
“根據(jù)十五運會關于賽事場館的有關要求,目前3座場館各項賽前準備工作均已準備就緒,可以投入賽事使用。”汕頭市文廣旅體局副局長、十五運會汕頭賽區(qū)執(zhí)委會競賽部部長陳耿楠說。
全運氛圍處處可見。 受訪者 供圖
全運氛圍,已點燃整座城市。行走在汕頭街頭,“激情全運會、活力大灣區(qū)”的標語躍動在高鐵站、輪渡碼頭、商業(yè)中心。煥然一新的綠美環(huán)境,街頭巷尾涌動的健身人群,都在訴說著一座濱海之城被體育盛會喚醒的澎湃活力。
7月15日至20日,十五運群眾體育女子五人制籃球項目率先在汕頭賽區(qū)登場。在汕頭潮汕體育館、正大體育館球場內,腳步聲、運球聲、吶喊聲交織成一片,共同擂響全運會的汕頭戰(zhàn)鼓。
賽事開啟,觀眾吶喊聲不斷。 受訪者 供圖
讓賽事流量變發(fā)展留量
賽事搭臺,文旅唱戲。汕頭在打造專業(yè)賽事場地、傳承拼搏精神的同時,更著眼于為“體育+文旅”注入豐富內涵,實現(xiàn)“體育+”的乘數(shù)效應。
7月14日,“潮·湃”2025汕頭文旅時尚周精彩上演,融合“文旅+”與“時尚+”,舉辦非遺時尚計劃、山海時尚體驗等系列活動,并在全市六區(qū)一縣舉辦全城時尚活動,為游客觀眾打造覆蓋全城、視覺與味覺全開的時尚文旅盛宴。
“潮·湃”2025汕頭文旅時尚周精彩上演。 受訪者 供圖
另一邊,“粵港澳青年文化之旅”走進汕頭,粵港澳三地青年大學生除了“打卡”小公園等特色文化地標外,還將參觀十五運會賽事場館,以獨特的體育視角為粵港澳三地青年同心之旅賦予更深層次的啟迪。
體育賽事矩陣拉動效應也持續(xù)放大。近年來,汕頭立足體育發(fā)展需要,新建改建了一批大型體育場館設施,全市人均體育場地面積提升到2.91平方米,為汕頭文旅消費發(fā)展提供了有利條件。
汕頭新建改建了一批大型體育場館設施。 受訪者 供圖
有稟賦、有人氣,更有“破圈”的智慧。汕頭積極發(fā)揮南澳濱海旅游資源優(yōu)勢,連續(xù)3年籌劃舉辦“月月有節(jié)、季季有賽、年年有約”品牌活動,持續(xù)帶旺海島旅游市場。2024年,南澳入島人次突破1000萬,旅游綜合收入突破40億元。
汕頭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長陳泳雙表示,“體育賽事是引領游客集聚的動力,加大旅游宣傳推廣、提升旅游服務質量是將‘流量’轉化為‘留量’的保證。”汕頭將積極推動“跟著賽事去旅行”,深挖地方特色,以優(yōu)質體驗講好汕頭故事。
體育賽事吸引游客來到汕頭、留在汕頭。 受訪者 供圖
從碧海銀沙間馭浪而行的矯健身姿,到場館內外涌動不息的全民健身熱情;從百年紅頭船揚帆開拓的壯闊歷史,到今日“體育+文旅”融合發(fā)展的創(chuàng)新實踐,汕頭正以一場常備高規(guī)格的體育盛會為媒,向世界生動詮釋著“勇立潮頭”的深刻內涵。
汕頭,這座向海而生的活力之城,正乘著十五運的東風,以更加開放的姿態(tài)、澎湃的激情,在高質量發(fā)展的航道上破浪前行。
場館內外,全民健身熱情涌動不息。 受訪者 供圖
編者按:體育是城市的脈搏。當一座城市充滿運動的活力因子,那它便擁有強勁有力的“城市心跳”。南方日報、南方+推出“探尋廣東21城體育性格”系列融媒報道,找準廣東省21個地市的體育定位,深入挖掘相關故事,展現(xiàn)各個地市通過推進“體育+”加出發(fā)展新動能的新成效。
來源:南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