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來臨
孩子們回歸家庭
接觸手機(網絡)的時間大增
詐騙分子也蠢蠢欲動
緊盯學生這一群體下手
層出不窮的詐騙套路
簡直讓人防不勝防
最近,部分學校給家長
發送提醒短信稱
有詐騙分子以日結150元等方式
誘騙學生發送詐騙短信
幫助引流詐騙
近日,14歲的中學生小雨(化名)想在暑假找份兼職工作,增加社會實踐經歷也賺點零花錢。很快,一陌生人通過QQ聯系小雨,自稱公司急招一批線上客服助理,工作內容非常簡單,就是幫忙群發一些短信。
“薪資待遇非常優厚,按條計費,發一條短信一塊錢,多勞多得,熟練的話,日結150不是問題!當天就能到賬。”對方的介紹讓小雨很動心,當即就同意了。緊接著,對方給小雨發來一份視頻教程,要求小雨按照其提供的手機號碼名單,通過自己或父母的手機號,把一條“你的物件已經到一個半小時了,打你電話一直不通?;仉娫挕钡亩绦湃喊l出去。
▲小雨群發的涉詐短信
涉世未深的小雨以為就是份簡單工作,卻沒想到自己成了詐騙分子的傳聲筒。發了幾十條短信后,小雨越想越不對勁,害怕是騙人的勾當,趕緊停止。
騙子套路翻新
法律風險不容忽視
反詐民警介紹,騙子通常利用QQ、微信等社交平臺發布兼職信息,或潛伏在各類兼職群中物色目標,以“低門檻、高回報”為誘餌,誘騙學生群發詐騙短信。這些短信多以“快遞到件”“訂單異?!?/strong>等為由,引導收件人回撥詐騙電話,進而實施精準詐騙。
警方強調,學生參與此類“兼職”,不僅可能導致個人電話卡被限制使用或注冊,更嚴重的是已涉嫌違法犯罪。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電信網絡詐騙法》,個人電話卡、銀行賬號實行實名制管理,濫用這些工具協助詐騙,需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從受害者到幫兇往往僅一步之遙。
為守好家庭的“錢袋子”
希望廣大學生和家長
抽出寶貴時間認真學習
了解更多防騙技巧
切實提高防范意識
吳中意識防提醒您
1、學生群體要提高警惕,凡是聲稱“輕松賺錢”“高額回報”,卻要求發送不明短信、鏈接,或提供個人信息、銀行賬號的“兼職”,均為詐騙,務必堅決抵制。
2、遇可疑信息時,應第一時間與家長、老師溝通,或向學校、警方核實;如發現被利用或遭遇詐騙,立即撥打110報警。
3、廣大市民收到含“快遞回撥電話”等類似短信時,切勿輕易回撥,可通過快遞官方渠道核實信息,避免財產損失;發現疑似詐騙行為,及時向警方舉報。
素材來源:吳中意識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