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少華辭世后,頭七已過,這位一生辛勞的老人終于得以安息。
如今看來,楊議似乎已經從悲痛中走出,臉上難見哀戚之色。然而,楊倫的狀態卻令人意外。
原本以為他這段時間不出面是為了避開輿論風波——畢竟父親去世之后,他的公眾形象急轉直下,遭遇了不少批評與指責。
沒想到的是,楊倫是因為無法承受突如其來的喪父打擊以及外界的巨大壓力,最終病倒入院。當楊議等人前去探望時,眾人幾乎不敢相信眼前所見:楊倫竟變得如此憔悴。
老三對父親感情極深,在老爺子離世后傷心欲絕,沒過多久便被送進了醫院接受治療。
楊議攜家人前往病房探視時,看到的是一張蒼白如紙的臉龐,胡須雜亂,手臂上插著輸液管,鼻中連著氧氣罩,整個人虛弱得仿佛隨時可能倒下。
短短幾天時間,與此前他在短視頻平臺上精神飽滿的形象形成了鮮明對比。
要知道,就在不久前,他還頻頻出鏡為父親準備各式美食,父子倆笑語盈盈,畫面溫馨。
楊倫病倒的原因,除了難以接受父親突然離去的事實之外,更主要的是來自網絡上的洶涌罵聲。
導火索出現在老爺子去世當天上午,楊倫還推著輪椅帶父親出席了一場商業活動。
巧合的是,當天他的賬號又發布了一條父子共食淀粉腸的帶貨視頻,瞬間引爆了網友的關注。
于是輿論嘩然,眾多網友紛紛譴責他不顧老人身體狀況只為謀利,甚至有人直接斥責他是“啃食父親血肉的白眼狼”。
面對鋪天蓋地的批評,楊倫將所有過往發布的視頻都設為隱藏狀態,但這一舉動反而被解讀為心虛之舉,引來更多攻擊。
其實稍有了解的人都清楚,這十年來,真正承擔起照顧楊少華重任的正是楊倫。
其他兄弟各有事業奔波,而他則全身心投入到照料父親的日常生活中。
從穿衣吃飯到洗漱聊天,事無巨細皆由他一手操辦。
反倒是楊議在探望兄長時的表現,讓人感到些許不適。
當楊倫躺在病床上氣息微弱時,楊議卻在一旁談笑風生,還不停往嘴里塞著食物。
這段畫面上傳網絡后,迅速引發新一輪熱議。
有人質疑,同樣是失去至親的父親,為何兩兄弟反應差異如此之大?難道楊議對父親的情感真的如此淡漠嗎?
甚至在老爺子下葬當晚,楊議就開啟了直播。
他在直播間里一邊聲稱要替三哥正名,一邊照常收取觀眾打賞的各種虛擬禮物。
屏幕上不斷閃現的“嘉年華”、“跑車”等特效,與他口中所說的“節哀順變”形成強烈沖突。
這場直播持續兩個多小時,期間提及父親的次數寥寥無幾,反倒是“下單”、“關注”這類詞匯頻繁出現。
有網友直言不諱地評論:“這哪里是悼念父親,分明就是在趁機牟利!”
楊議的這種行為,與其平日塑造的孝子形象嚴重不符。
要知道,他一向以“孝順”自居,常常曬出給父親買各種物品的照片。
可如今父親剛走,他就迫不及待開播收禮,這樣的反差確實令人心寒。
事實上,楊家兄弟之間的矛盾早已存在。
作為家中最小的兒子,楊議從小備受寵愛,后來在外闖出一番天地,成為知名相聲演員。
而楊倫一直默默無聞,留在家中照顧父親,經濟狀況在兄弟中最差。
這種差距平時或許尚可掩蓋,但在關鍵時刻卻暴露無遺。
楊議可以輕松說出“父親走了是一種解脫”的話,因為他從未參與日常照料,自然體會不到其中艱辛。
而楊倫則是十年如一日地陪伴在父親身邊,建立起深厚情感,失去父親對他而言無疑是巨大打擊。
諷刺的是,付出最多的人往往得不到應有的理解與尊重。
有親戚私下議論,說楊倫照顧父親只是為了爭奪家產,這種毫無根據的猜測對一個盡心盡力贍養老人的人來說,無疑是最沉重的打擊。
在病房內,當楊議問及楊倫如何看待外界指責時,他的回答令人動容。
他說自己最懊悔的就是那天帶父親外出參加活動,如果不去的話,也許父親還能再多活幾天?這份深深的自責和愧疚,恐怕是那些在網上肆意謾罵者永遠無法體會的。
楊少華先生生前最大的愿望,應該就是希望兒子們能夠和睦相處。
可如今他剛剛離世不久,幾個兒子便因種種原因鬧得不可開交。
老三因網絡暴力住院,老五因直播收禮遭口誅筆伐,這樣的情形顯然不是老人家愿意看到的局面。
參考資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