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捏、我捏、我捏捏捏,這實在是太解壓了!”
看起來軟萌可愛的“捏捏樂”,最近卻被央視曝光含有對人體有害的甲醛物質。
當下,“捏捏樂”正以驚人的速度,“攻占”校園周邊文具店的貨架和線上的購物車里,更是成為孩子們之間社交的新晉熱門物品
但這份看似無害的小玩意兒,實際上卻悄無聲息地損害著孩子們的健康。
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一個小玩意,真能有這么大的危害?
近年來,“捏捏樂”憑借著其軟萌的造型和Q彈的手感,收獲了大批消費者的喜愛。
無論是校門口的小賣部,還是在電商平臺,都能看到它們的身影,從仿真食物造型到卡通動物形象,這些巴掌大小的玩具雖然售價低廉,卻能讓人在揉捏間獲得解壓的快感,日均銷量輕松突破數萬件。同時也因為商家宣稱是食品級的,所以家長也更放心給孩子玩了。
但是也有不少家長發現,新買的捏捏樂拆開包裝后會散發出刺鼻的化學氣味,孩子玩一會兒就開始打噴嚏。
其實捏捏樂那股刺鼻的氣味,實則是總揮發性有機物(TVOCs)超標的直接表現。
TVOCs并非單一物質,而是包含甲醛、甲苯、乙酸乙酯等多種揮發性化合物的總稱,它們共同構成了這股令人不適的化學味道。
有記者針對市面上暢銷的20款捏捏樂產品展開檢測,結果令人震驚:其中18款產品釋放的TVOCs濃度大幅超出國家規定標準。
按照室內空氣質量的相關要求,TVOCs的濃度限值是0.6mg/m3,然而部分捏捏樂釋放出的該物質濃度竟飆升至5.8mg/m3,超標程度達到標準值的9倍有余,其濃度之高甚至超過了新車內部的空氣污染物濃度。
這對于免疫系統尚未發育成熟的兒童來說,長期接觸高濃度TVOCs就無異于慢性中毒,這些有害物質會刺激呼吸道黏膜,導致咳嗽、哮喘等癥狀反復發作,還會削弱免疫系統功能,讓孩子更易患上感冒等疾病,部分過敏體質的兒童還可能出現皮膚紅疹、眼瞼水腫等急性反應。
而捏捏樂之所以能擁有令人愛不釋手的Q彈手感,離不開增塑劑的“功勞”,其中鄰苯二甲酸酯類物質是最常用的添加劑。
這類化學物質能讓原本堅硬的塑料變得柔軟易塑形,可他卻也被稱為“環境荷爾蒙”。
研究表明,鄰苯二甲酸酯會干擾人體內分泌系統,尤其對兒童的生殖發育構成威脅,可能導致男孩生殖器官發育異常、女孩性早熟等問題。
除了看不見的化學危害,捏捏樂還存在直接的安全隱患。許多產品為了追求造型可愛,會在表面粘貼塑料眼珠、毛絨裝飾或金屬亮片等小零件,但這些部件的粘合強度往往不達標。
在孩子反復揉捏、拉扯的過程中,小零件極易脫落。對于3歲以下的低齡兒童而言,這些直徑不足3厘米的小物件是極具吸引力的,他們會下意識的將脫落的零件放入口中。而這些小物件一旦誤吸入氣管,短短幾分鐘就可能導致窒息死亡。
在記者隨機抽取的50款捏捏樂中,其中有32款存在小零件易脫落的問題,占比高達64%。
那么為了避免買到不合格的玩具,家長又該怎么辦呢?
在購買玩具前要做好“三查”:首先是“聞”,拿起玩具湊近聞,若有任何刺鼻、刺眼的化學氣味,無論造型多誘人都要堅決放棄;其次是“看”,仔細檢查包裝是否有生產廠家名稱、地址、執行標準編號、適用年齡范圍和3C認證標志,缺少任何一項都可能是三無產品;最后是“選”,優先在正規商場或品牌旗艦店購買,材質上盡量選擇標注為食品級硅膠或TPE的產品,這類材質相對更安全。
作為家長,不能指望市場自行凈化,必須主動承擔起把關責任,用細致的檢查和耐心的引導,為孩子篩選安全的成長環境。
如果發現孩子出現持續咳嗽、皮膚過敏等異常癥狀,且近期接觸過捏捏樂,一定要及時就醫,并告知醫生接觸史,為診斷提供重要線索。只有時刻保持警惕,才能讓孩子們在安全的前提下,享受真正無憂無慮的童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