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初夏,塞爾維亞首都貝爾格萊德郊外,第250防空旅一排中國FK-3防空導彈系統正式亮相。
對于曾在1999年擊落美軍“夜鷹”F-117的傳奇部隊來說,這意味著他們又一次站在了風暴中心,也向北約釋放了明確信號:塞爾維亞不想只當地緣棋盤上的“啞子”,更愿握緊自己的安全底牌。
塞爾維亞采購FK-3本就不是件輕松事。自從2019年和中方簽約,就遭到了各種明里暗里的警告。
美國率先甩臉色,甚至以歐盟入盟前景作要挾。2022年中國運-20運輸機機群頂著外交壓力,四天內完成22架次跨國交付,那場面讓不少西方國家看得既吃驚又忌憚。
但塞爾維亞還是咬著牙把導彈系統運了回來,如今已列裝完畢并形成戰力,這步險棋終究下成。
西方媒體對塞爾維亞采購FK-3多次發聲,“關切”背后其實是慣用雙標。
北約邊界年年東移,美軍重兵壓到俄家門口,就能說是“安全需求”。
而塞爾維亞只是給自己加一道門閥,就被扣上“威脅穩定”的帽子。究竟是誰反應過度?恐怕路人都看得明白。
歷史傷疤無法抹去。1999年北約空襲,塞爾維亞失去了太多,而中國駐南聯盟大使館慘劇更讓兩國之間有了特殊情感紐帶。
那年夜鷹殘骸至今還擺在250旅榮譽室里,提醒著每一代軍人,要靠真本事才能保命。
現在他們裝備上的FK-3,不僅能鎖定百公里外的隱身目標,射程、追蹤、反應速度都是過去“薩姆導彈”難以企及的水平。
與國產紅旗-17組成多層立體防空,徹底甩掉了那副“老伙計”蘇制防空裝備的包袱。
把FK-3部署在自家院子里,說白了就是多買一道保險。小國生存沒太多花哨可言,只有武器管用才是真的安全。
北約想繼續像1999年那樣任性轟炸?現在可得三思而后行。這個裝備體系射程覆蓋鄰國全境,是對2000年代初那些自衛無力歲月的最大補償。
一邊是西方口口聲聲的“價值觀聯盟”,關鍵時刻卻靠一紙制裁扯皮拖拖拉拉;另一邊中國不僅技術到位,還敢頂住國際壓力調動運-20送貨上門,算得上有擔當。
武契奇政府權衡下來,選擇中國方案實屬務實。比起在波蘭搭個反導基地直指俄羅斯家門口,塞爾維亞只是把手伸進工具箱多擰了顆螺絲。
如今250旅手里有了新裝備,在北約包圍圈里,總算多了點底氣。科索沃的局勢或許依然緊張,但這回,防線和安全感,終于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