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買《大偵探9》數字藏品盲盒,觀眾可將對節目的熱愛轉化為可珍藏的數字資產;持限定數字藏品可獲得“親臨戛納觀影團”活動資格,沉浸式體驗國際頂級電影節現場;購買文博數字藏品可抽取《歌手2025》錄制入場券,還可獲贈節目實體周邊。
經歷初期發展與多維探索后,數字藏品市場正逐漸回歸理性。創作者聚焦優質IP的價值沉淀,購買者關注藏品的藝術價值、權益綁定,以及與IP的情感連接,平臺則通過“虛實聯動”夯實藏品價值。數字藏品與影視IP正邁向價值共生、虛實融合的新生態。
情感價值和社交屬性驅動消費
“我一直關注《大偵探》系列數字藏品,已收藏好幾款。”王遠(化名)告訴《綜藝報》,他購買數藏盲盒并非單純沖著藏品本身,而是為“大偵探宇宙”里引發他共鳴的價值觀買單。此外,數字藏品限量發行,既具稀缺性,又有社交屬性,展示藏品既能彰顯個人審美,還能結識志同道合的朋友。
近兩年,區塊鏈、人工智能、虛擬現實等技術的進步與融合,為數字藏品拓展了創新空間和應用場景。互聯網用戶規模持續擴大,消費者對數字藏品的興趣日益提升,推動市場規模增長。頭豹研究院數據顯示,中國數字藏品市場規模預計在2026年達到295億元。擁有眾多熱門IP的影視制播機構,不斷突破傳統影視衍生品開發模式,挖掘數字藏品與熱門影視IP的開發空間。
芒果超媒數字藏品平臺以自有IP為核心,與芒果TV自制綜藝結合的藏品占比較大。正在發行的《大偵探9》數藏盲盒第1—4期,發行價為98元/份,單款限量發行1051份至1230份不等。此前,平臺還發行過《乘風破浪的姐姐》《披荊斬棘的哥哥》數字藏品盲盒,以及《密室大逃脫》密室道具數字藏品等。此外,平臺在非遺、公益及虛擬數字人等領域也有布局。相關負責人曾向媒體表示,布局數字藏品業務是芒果探索元宇宙的重要一步。
愛奇藝數字藏品以熱播劇綜IP為主,其中古裝劇IP占比突出。當前正在發行的包括《臨江仙》紀念收藏卡、《開畫!少女漫》主題收藏卡、《愛你》收藏徽章等。往期藏品覆蓋《淮水竹亭》《無憂渡》《白月梵星》《大夢歸離》《一路繁花》等熱播劇綜IP。收藏卡有獨特身份標識和稀有度百分比,可通過微信、朋友圈等社交平臺分享展示。
司若
“影視IP數字藏品興起是技術革新與情感消費共同作用的結果。”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司若表示,技術上,區塊鏈與NFT(非同質化通證)崛起為其提供支撐,確保數字藏品稀缺性、唯一性及“不可偽造”特質,對影視文化產品意義重大。情感消費層面,元宇宙興起使數字藏品成為虛擬世界“精神資產”。粉絲購買后,從消費者變為情感參與者與內容共創者,強化與IP的情感聯結,滿足身份認同。此外,數字藏品購買便利、去中心化,不受地域空間限制,能隨時購買展示,拓展了市場與受眾,契合當代消費者尤其是年輕一代對虛擬經濟的需求。
呂帆
北京大學融媒體中心音視頻辦主任呂帆表示,數字藏品可將電影、劇集、綜藝節目等大眾文化傳播產品轉化為可供個人收藏的數字產品,為消費者帶來更具“擁有感”的體驗。當前,大IP衍生類數字藏品更受市場歡迎。這類大IP具有較高國民認知度,熱播劇集、綜藝衍生品等數字藏品就是典型。消費者購買數字藏品,一是出于對版權方的支持,希望以收藏助力IP創作與發展;二是源于對相關作品的喜愛,借此滿足自身收藏與情感寄托需求。
張書樂
中經傳媒智庫專家張書樂認為,國內影視數字藏品更側重藝術價值與收藏價值,具有宣發功能。相較傳統影視衍生品,數字藏品具有唯一性,更易升級為藝術典藏。同時,數字藏品能呈現動畫、AR、VR等多樣形態,發售速度、數量和傳播效率遠超傳統衍生品。此外,數字藏品可與傳統衍生品相伴而生,通過綁定為正版衍生品提供“防偽認證”,以較低成本為衍生品提供知識產權保護。
跨界融合賦能品牌營銷
多位業內人士反饋,當前國內影視數字藏品市場呈現從爆發式增長到理性發展的態勢,呈現三大特征:市場熱度有所下降,但行業價值開始顯現;技術發展和規范管理同步推進;跨平臺合作成新趨勢,有力推動品牌營銷和用戶體驗升級。
6月,山海App聯合湖南博物院、湖南衛視經典IP《歌手2025》,推出“歌韻古音”系列數字藏品。該系列以7件“聽見湖湘”古樂器為原型,借助數字技術,在區塊鏈技術的支持下,讓千年音符重煥生機。購買該數字藏品的用戶,有機會抽取《歌手2025》錄制入場券,親臨現場感受音樂魅力;特定編號藏品購買者還可獲贈小芒電商“《歌手2025》Q版旋轉立體舞臺冰箱貼”。此系列每件藏品限量發行3000份,發行價為29.9元/份,目前已全部售罄。
5月,螞蟻集團旗下數字藏品平臺鯨探攜手科幻數智IP白月城、第78屆戛納電影節中國之夜,推出“2025電影節收藏卡牌”藏品。該藏品發行價為40元/份,限量發行11200份。卡牌形象巧妙融合戛納國際電影節·中國之夜活動的核心元素,充分展現數字、影視與個創的聯動魅力。部分持有限定藏品的用戶還可獲得“親臨戛納觀影團”活動資格,沉浸式體驗國際電影節的現場氛圍。
“隨著數字藏品市場日益成熟,更多跨界合作賦能品牌營銷的案例將出現。”在某傳媒咨詢公司分析師張哲(化名)看來,文博數字藏品與《歌手2025》綁定,為文博資源與音樂綜藝的跨界融合探索了全新路徑,這種“藏品+權益+周邊”的復合模式,拓展了節目受眾群體,強化了品牌與觀眾的情感紐帶,為節目注入強勁的文化與創新活力。“2025電影節收藏卡牌”的推出不僅提升了鯨探、白月城及戛納電影節中國之夜等品牌的知名度與影響力,也豐富了用戶體驗。從經濟價值角度而言,數字藏品也為平臺和創作者開辟了新的收入渠道,助力影視及相關產業發展。
“文博數字藏品與綜藝節目聯動,是衍生品市場的一種嘗試,也是當下國內數字藏品的主流探索方向。”在張書樂看來,這一模式將國潮風、傳統文化、綜藝節目相結合,圍繞Z世代喜好進行NFT化運作,旨在向年輕一代傳播中國文化。雖然帶有昔日“集郵長知識”的宣教意味,但受眾更為精準,寓教于樂的形式更新穎,更具傳播力與沉浸感。
除了跨界合作,數字藏品也為節目推廣注入新活力。一位視聽平臺相關業務負責人告訴《綜藝報》,節目播出前可發行限定版數字門票,觀眾購買即可解鎖節目花絮,激發期待值,拉動節目預約量增長;節目播出期間,借助數字藏品發放“挑戰任務”,觀眾圍繞任務創作內容并在社交平臺傳播,可提升節目熱度與觀眾參與度;節目播出后推出經典角色卡,延伸IP的長尾效應。此外,數字藏品還成為平臺連接年輕人的“社交貨幣”,在品牌年輕化建設中發揮重要作用。
司若認為,數字藏品在IP營銷、品牌提升方面優勢突出。一方面,其傳播速度快。傳統影視IP衍生品主要依賴線下商店或特定渠道售賣,受物理空間與傳播渠道制約。而數字藏品依托社交媒體和去中心化平臺,能快速引發話題討論,借助粉絲社群的集體效應,迅速提升IP曝光度。另一方面,數字藏品具有永續性。影視公司可借此更廣泛地開展全球化品牌賦能工作。例如,某IP數字藏品能在亞洲與歐洲市場同步熱銷,而傳統實體衍生品則受物流和地域等因素限制。
在呂帆看來,數字藏品目前帶來的商業收入規模較小,其更大意義在于激活IP的長尾效應。若要讓數字藏品在推動影視IP過程中釋放更大價值,還需提升其社會營銷話題度,豐富營銷方式,增強互動體驗,推動數字藏品從傳統衍生品向數字經濟領域的特色產品轉型。
多維價值待挖掘
數字技術與影視加速融合,為影視行業帶來全新發展契機。如何進一步挖掘數字藏品在影視領域的潛在價值,正成為業界當下亟待深入探索與實踐的課題。
某視聽平臺相關業務負責人提出三點建議:
一是構建“影視IP+文旅+消費”的數字資產互通體系。用戶持熱播綜藝或劇集的數字藏品,可兌換酒店入住權益、景點門票,實現數字藏品與文旅產業融合。品牌方可借助數字藏品收集用戶偏好信息,定制聯名產品,滿足用戶個性化需求,促進產業協同發展。
二是探索合規框架下影視IP數字資產金融化模式。如將電影票房、短劇收益權拆分成數字藏品,讓用戶共享IP紅利,提升參與度,拓寬融資渠道,增強用戶與IP的黏性。
三是結合生成式AI技術,為用戶提供個性化數字藏品體驗。同時,AI系統可根據用戶藏品持有記錄,推送定制化內容,打造“千人千面”的IP場景,提升用戶參與感與滿意度。
呂帆認為,目前多數數字藏品更像是傳統周邊的數字化,缺乏獨立產品的完整性與創新性。未來,數字藏品應在內容創作、技術應用、用戶體驗上創新,滿足市場多元需求。很多數字藏品并未達到真正藏品級別,消費者多因喜愛IP而購買。數字藏品需升級內容設計,實現從流量產品向精品的轉變。同時,數字藏品應強化社交互動屬性,實現從個體擁有到集體分享的轉變,拓展使用場景與價值。此外,目前市場上的數字藏品多基于單一IP開發,未來可探索跨界融合。如在國漫領域可嘗試與傳統故事、游戲聯動,還可借鑒《雄獅少年》與線下非遺展覽結合模式,推動IP運營從單一到跨界聯動、媒介融合、線上線下打通的轉變。
在司若看來,影視數字藏品潛力不止于粉絲消費,有望逐步成為IP分潤新渠道。當前,平臺和影視公司盈利多依賴手辦、海報等傳統衍生品,數字藏品為其開辟了盈利新模式。憑借去中心化管理,數字藏品能直接觸達更多粉絲市場,為平臺和影視公司帶來新收入模式。未來,隨著市場成熟,數字藏品將不僅是情感與精神象征,還將成為IP盈利的重要渠道。平臺和影視公司應提前謀劃,創新數字藏品發行方式,持續拓展IP生態圈,以最大化IP的商業價值。
張書樂表示,影視IP應借助數字藏品實現更多破圈效應,例如,影視獨家花絮、特色彩蛋等影視IP獨有內容,可成為數字藏品的內容優勢,強化其唯一性,使其區別于其他衍生品和傳統影視宣發。如此,可激發粉絲參與熱情,讓他們有開“盲盒”般的驚喜體驗,進而促使其在社交網絡上二次傳播,擴大影響力、提升IP價值。
特別策劃|掘金千億市場數字資產多維賦能影視行業
數字資產多維賦能影視行業
數字資產布局加速
數字資產驅動影視產業變革
虛實融合 影視IP數字藏品價值重塑
投稿請發送至郵箱:
zongyiweekly@163.com
如需轉載請在文章開頭注明來源,并附上原文鏈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