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想過:伊朗被制裁40多年,竟然還能跟美以掰手腕!它究竟是怎么挺過來的?有沒有可能突然崩潰?
這一切,都得從伊朗被美國制裁說起!
1979年,伊朗爆發了伊斯蘭革命,美國扶持的巴列維王朝倒臺,眼看親美政權被推翻,美國反應很遲鈍,他們只是收留了巴列維國王。
也許是因為心存幻想,美國人竟然沒有提前撤僑,結果大使館被伊朗學生給一鍋端了。52名美國外交人員被扣押,一關就是444天。
當時的總統是卡特,想派兵營救卻做不到,一來伊朗地勢高面積大,二來人質被分開關押,美軍想要一次營救成功,幾乎不可能。
于是,美國通過經濟制裁逼迫伊朗,不僅凍結伊朗在美資產,還把伊朗踢出了Swift系統,伊朗新政權剛建立也不能讓步,兩國關系就越鬧越僵。
伊朗一看,我不能這樣被你封鎖呀,于是就開始想招。從90年代起,伊朗開始搞核計劃,對外宣傳只是民用,這就是伊核問題的開端。
但伊朗的核計劃,嚴重的刺激了一個國家。那就是以色列,美國跟以色列的關系我們都知道,這要是讓伊朗把核武器給搞出來,那以后還怎么跟以色列,在中東快樂地玩耍?
還有伊朗的宿敵沙特,對伊朗的核計劃也是憂心忡忡,以色列的安全,沙特的石油,這都是美國的核心利益,肯定不能任由伊朗挑釁。
到了2006年,在美國的倡議下,聯合國安理會通過了對伊朗的嚴厲制裁,暗中支持伊朗核計劃的國家有所收斂。
面臨石油禁運的伊朗財政迅速萎縮,沒有了石油出口就沒有了美元,沒有了美元就不能購買想要的東西,于是,伊朗的匯率大幅貶值,物價飛漲,國內暗潮涌動,外資也全被嚇跑了。
當時很多人認為,伊朗恐怕撐不了多久就會垮掉,可誰也沒想到的是,它不但沒有垮,反而逐漸適應了制裁,練成了一種奇葩的抵抗體制。
2015年,奧巴馬政府任期,為了防止中東核擴散,收縮戰線進行亞太再平衡,把精力放在圍堵中國上,于是跟伊朗簽訂了核協議,短暫解除了對伊朗的制裁,伊朗經濟也一度復蘇。
然而,到了2018年,特朗普上臺后,單方面撕毀了伊核協議,并重新開始制裁伊朗。
這讓伊朗的原油出口,也從2019年的日均250萬桶,逐漸被擠壓到2020年的日均30萬桶,但伊朗卻想了個“歪招”來賣石油。
按照國際通行做法,油輪的位置,航向、速度以及注冊信息,都能通過全球海事監管平臺進行追蹤,相當于都有一個實時定位。
裝有伊朗石油的船只為了躲避追蹤,就把定位給關了,于是就成了“幽靈船”。
他們還發明了一種技術,可以在公海把石油轉給另一艘船,而這艘船懸掛的是第三方國家的國旗,然后再通過正常的申報手續,伊朗的石油就“洗白”了。
根據相關機構估算,截止到2024年,有超過200艘游輪,參與了伊朗的石油走線,從中獲得巨額利潤,其實美國也知道,但也不可能卡的太死,一來執法成本太高,不可能每艘船都檢查;二來這種斷人財路的事,肯定容易遭到記恨。
本來,各國明面上還配合美國制裁,如果搞得太狠,反倒容易引起反彈。所以,美國也就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于是在這種情況下,伊朗的石油依然有不少流向國際市場。
那么,到底是誰在買伊朗的石油呢?
我覺得主要還是印度,因為阿三最喜歡搞這種事情,只要有便宜他都想占。
他們的民營煉油廠通過馬來西亞、新加坡、阿聯酋這些中轉港進口伊朗石油,然后以馬來油、阿聯酋油的身份賣給其他國家。
印度買家則用盧比黃金、比特幣,以貨易貨等方式結算,比如石油換大米機械等。
國際上,同為石油出口國的委內瑞拉、俄羅斯等國,也在產量和價格上進行配合,維護自身利益的同時,順便給伊朗一些支持。
為了賣石油,伊朗想了很多招,什么本幣互換協議,加密貨幣支付,能用的都用上了。
但如果你以為,伊朗只是靠賣石油就能活下來,那你就小看伊朗了。因為賣石油的收入遠遠不夠,所以伊朗還鼓勵挖礦,沒錯,就是挖比特幣。
有段時間,德黑蘭郊區的屋頂全是礦機,一到晚上就拉電挖礦,堪稱伊朗最賺錢的新興產業之一。
當然,人民群眾也不能閑著,各種走私生意都得干起來,只要能賺錢,那就是一個干。
于是,伴隨著美國40多年的制裁,伊朗把地下經濟、影子出口、灰色結算,玩的是相當的溜。
然而,這還是不夠,除了對外搞錢,伊朗對內也有一套。除了政府軍隊以外,伊朗還有革命衛隊,聽這名字就知道,這個衛隊是為了保護革命果實的。
革命的果實是什么?當然是政權和執政者的既得利益。
所以,革命衛隊不僅能打仗,還要能賺錢,而他們賺錢的方式,就是壟斷。
革命衛隊不僅擁有軍隊、導彈、核技術,還掌控了能源、建筑、電信、航運、金融等經濟命脈,說白了,就是軍政財一體化,權力大的沒邊,基本不受監管。
他們賺的錢不僅不交稅,更不會上繳國庫,只向最高領袖負責,至于錢最終都跑到哪里去,有可能是武器研發、有可能是支援胡塞武裝,也有可能是某些人的口袋。
據美國前財長說,伊朗3分之1的GDP,都與革命衛隊的經濟體系有關。
這樣干的好處也很明顯,就是保障伊朗的基本盤,不至于因為外資撤離,經濟立馬崩潰。
同時,還能為國內青年提供就業,你想呀,年輕人可以去保衛革命果實,也可以去革命衛隊相關企業干活,有一份基本的收入,就不容易鬧事,也不容易被外界煽動。
可以說,伊朗面臨40多年制裁,依然能夠存續而不崩潰,本身就是一個奇跡,而支撐這個奇跡的因素主要包括:
一是獨特的地緣位置,北連里海與俄羅斯相望,南臨波斯灣硬控石油咽喉。
二是高原地貌和廣大的面積,二者缺一不可,這都是美國不敢地面入侵的硬屏障,要是換成沙特這種廣袤的沙漠地貌,東西一橫穿直接就廢了。
三是豐富的資源和獨特的體制,這兩者主要是給伊朗在經濟上續命,如果伊朗沒有豐富的石油倒賣,以及獨特的革命衛隊體制,可以參考阿富汗的結局。
四是曾經輝煌的民族記憶,這也是伊朗即便面臨制裁,也不愿意淪為大國附庸的原因。很多看不懂伊朗與中俄關系的人,參考這一點就明白了。
然而,此一時彼一時,當俄羅斯都快淪落成二流國家,伊朗的堅持沒有太大的意義,留給伊朗左右騰挪的空間已經越來越小,越早看清楚這一點,對伊朗越有利。
當然,伊朗依然可以堅持自己的道路,夢想著成為世界一流的國家,甚至爭當棋手參與大國博弈。
那么,等待他的結局大概有兩種。
第一種是俄羅斯模式,在制裁中慢慢失血,一步步淪落成二流國家。
第二種是越南模式,扛到美國民主黨上臺,看看有沒有解除制裁的可能,進而獲取一些全球低端產業鏈。
其實也還有第三種,那就是巴基斯坦模式,有一個不干涉它國內政,強大且愛好和平的大哥支持,也能揚眉吐氣,狂扇宿敵印度幾巴掌,其他國家照樣不敢小覷。
留給伊朗的時間不多了,因為年輕人都在睜眼看世界,對神學的信仰越來越弱。一旦現實困頓與信仰掙脫形成共振,恐怕一場大革命就在所難免了。
真要到了這種情況,那就不是伊朗想怎么選的問題了!那么你覺得,伊朗的結局會是怎樣呢?歡迎評論區留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