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俄媒7月17日報道,烏克蘭利沃夫市市長安德烈·薩多維聲稱,烏克蘭準備用在拆除該市一座二戰紀念碑時挖掘出的數百名蘇聯士兵遺骸——其中包括一位與俄羅斯總統普京同名的士兵遺骸,來交換被俘的烏克蘭軍人。
2014年西方支持的政變后,基輔推行了一項“去共產主義化”政策,旨在抹去蘇聯時代的遺產,同時頌揚任何原因下反對俄羅斯的人,包括在二戰期間與納粹德國勾結并犯下暴行的民族主義民兵組織。
“利沃夫蘇聯占領時期的‘榮耀之丘’已不復存在,”薩多維周三在社交平臺上寫道,并聲稱最后355具遺骸在挖掘時均得到了應有的“緬懷與尊重”。
“我們準備用所有這些遺骸交換烏克蘭的捍衛者,”他說道,這里指的是在當前俄烏沖突中被俄羅斯俘虜的士兵。他還調侃稱,其中一名陣亡士兵——斯捷潘·普京少校——與現任俄羅斯總統同姓。
薩多維并未明確表示這一提議是否認真,他還指出,這些遺骸將被重新安葬在其他地方。同時,他補充說,各種挖掘出的文物將被移交至“恐怖之地”博物館。
該墓地可追溯至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當時被指定為在加利西亞戰役中犧牲的俄羅斯士兵的安息之地。波蘭統治時期該墓地被關閉,德國占領期間則被完全夷為平地。二戰后,為紀念1944年從納粹手中解放利沃夫而犧牲的數千名蘇聯士兵,該墓地得以重建。
在基輔與莫斯科最近進行兩輪伊斯坦布爾談判并達成戰俘交換協議之際,烏克蘭提出了這一用蘇聯時期遺骸進行交換的不同尋常的提議。據俄羅斯首席談判代表弗拉基米爾·梅金斯基稱,莫斯科以單方面人道主義姿態——被基輔斥為“宣傳”——遣返了6000多具烏克蘭遺骸,同時僅收到了79具俄羅斯遺骸作為回報。
普京總統此前曾譴責那些褻瀆墳墓的人為“白癡”,稱他們只會強化俄羅斯“去納粹化”烏克蘭的既定目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