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浙江省委十五屆七次全會在杭州召開。 本次全會套開縣(市、區)委書記工作交流會。
對浙江而言,今年是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的關鍵一年。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有關意見,到2025年,浙江省推動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取得明顯實質性進展。
工作能否抓實、抓具體、抓出成效,縣一級是關鍵。在這樣重磅的會議上交流,大家比拼的,既有抓工作的態度和理念,更有落實部署要求的路徑和方法,同時也折射出浙江區域發展的大趨勢、大格局。
會上,有10個縣(市、區)負責人交流發言,分別是:余杭、義烏、柯橋、蕭山、錢塘、定海、嘉善、景寧、柯城、北侖。
這10位書記都說了些什么?
01
今年以來,無論外部風云如何變幻,經濟大省浙江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全省經濟運行穩中有進,順利實現“時間過半、任務過半”,走出一條向新向好的曲線。
取得這樣的成績,離不開大力推進創新浙江建設,離不開新質生產力的發展。創新,成為多個縣(市、區)“一把手”發言的重要主題。
杭州市余杭區預計上半年GDP總量繼續保持全省第一,增速7.0%左右。堅持創新驅動、人才引領不動搖,全力做強高質量發展主引擎,成為杭州市委常委、余杭區委書記劉穎交流的第一條經驗。
放大教科人一體化疊加效應,聯動之江、良渚、湖畔、天目山等四大省實驗室,以及杭州超重力場等高能級科創平臺,加大招才引智力度,海外高層次人才總數達7136人;放大“兩新”融合引領效應,上半年落地科技成果轉化項目65個……余杭不斷做深做細“兩篇大文章”。
嘉善縣肩負著推進全國縣域高質量發展示范點建設的重要使命。嘉興市委常委、嘉善縣委書記江海洋表示,依靠全力強創新、拼經濟、抓項目,全縣GDP增速已連續5個季度向上走高。
其中,嘉善狠抓強鏈延鏈做大新興產業,建立“一鏈一策一專班”機制,上半年立聯筆電、日善二期等百億產值項目相繼投產,通訊電子產業年產值突破千億、規模全省第2。因地制宜布局未來產業,攻堅總投資244億元的阿里、電信、移動三大智算中心,獲評全省首個萬卡算力集群等。
享譽全球的“國際紡都”紹興市柯橋區,也在向新而行。柯橋區委書記袁建表示,要堅定不移推動傳統紡織轉型升級,做實“兩新”深度融合,賦能打造世界級現代紡織產業集群。
為著力破解傳統紡織同質化競爭、附加值不高等問題,柯橋深入實施“人工智能+制造”行動,構建全國首個紡織垂類大模型等,新產品研發和供應鏈協同效率提升30%以上。今年1到6月,柯橋紡織品出口625億元、增長9%,中國輕紡城市場成交額2170億元、增長10%。
向新而進,也是舟山市定海區的選擇。定海區委書記孫丹燕介紹,該區堅持以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為路徑,推動船舶制造傳統產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加快轉型。
堅持用技術搶市場,2024年船企手持訂單99艘、共計524.5億元;堅持用智能提效率,龍頭船企關鍵工序自動化率超過75%……目前,定海已成功入選高端船舶與海工裝備省級特色產業集群核心區。
02
項目是經濟工作的“牛鼻子”,項目建設是經濟建設的“主戰場”。
以高質量項目引領高質量發展——大抓項目、抓大項目,成為縣(市、區)抓落實、促發展的重中之重。
工業投資連續60個月兩位數增長;第二批省“千項萬億”項目數、投資額、開工數全省第一,“兩重”資金爭取額度蟬聯全省第一……這是杭州市委常委、蕭山區委書記孫旭東在會上曬出的一張“成績單”。
大干項目,大抓投資,蕭山釋放出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動能。今年以來,蕭山堅持增量至上,依靠戰略平臺集聚項目、內生裂變生成項目、鏈群延伸拓展項目等舉措,千方百計做大項目蓄水池。如放大杭州臨空經濟示范區、國家級經開區等平臺優勢,做到大平臺抓大項目,全區超九成10億級項目、七成工業投資由平臺貢獻。
去年首批調出山區海島縣的衢州市柯城區,也突出項目帶動,以重大項目增量擴大有效投資總量。該區探索“企業點單式”服務模式,為招商項目加速落地提供“基金+資金+供應鏈”等特色菜單,市區聯動招引億元以上產業項目34個。針對項目堵點,由大項目統籌辦派單、職能部門領辦、區領導掛聯推進,31個省“千項萬億”工程項目完成年度投資計劃的91.1%。
柯城區委書記胡益峰表示,要錨定“在首批調出縣中爭首位、在工業大縣中爭進位”目標,以產業鏈、創新鏈、人才鏈、資金鏈、服務鏈“五鏈”融合牽引生態工業高質量發展,探索山區縣向工業大縣躍升的有效路徑。
作為產業大平臺的杭州市錢塘區,上半年制造業投資規模保持杭州市第一。區委書記金承濤在交流中提到一條重要經驗,就是以產業鏈思維強集群,在夯實產業底座上求突破。如圍繞產業圖譜精準招商,該區上半年簽約億元以上項目76個,50億元及1億美元以上重大項目2個,“車藥芯化航”五大主導產業項目占比超80%。
強化項目賦能,也是山區縣景寧推動特色產業發展的重要抓手。景寧畬族自治縣委書記翁志鴻介紹,該縣實施重大項目“五大攻堅戰”,14個省“千項萬億”項目完成年度投資85%以上;實施“雙招雙引”戰略先導性工程,推動規上企業數量、產值、增加值實現三個“三年翻番”。
如何縮小“三大差距”,也是翁志鴻交流的重點。景寧突出跨山統籌,促進城鄉一體融合。如在強城方面,聯動發展畬族風情大花園等6大片區等;在興村方面,推廣民族鄉村“同心共富聯盟”和“跨村協同”組團發展模式等;在融合方面,推進“跨山統籌 富民安居”工程,推動縣城常住人口占縣域比重升至77.9%。
03
浙江是外貿大省。一段時間以來,面對超預期外部風險挑戰,浙江應對有序、有力、有效,經濟展現強勁韌性。
義烏市是“中國看世界、世界看中國”的重要國際貿易窗口,處在國際經貿斗爭最前沿。上半年,該市外貿出口3586億元、增長24.5%,對全省增量貢獻率達41%。金華市委常委、義烏市委書記葉幫銳表示,義烏堅定扛起深化義烏國際貿易綜合改革、金華(義烏)中歐班列集結中心的“國之重任”,以工作確定性應對形勢不確定性,打贏外貿“逆風局”。
建立“智庫+商戶+外商”信息分析、風險研判機制,儲備智慧通關、匯率避險等政策“工具箱”,指導企業搶出口、拓市場、防風險;創新“市場采購+集拼”、“跨境電商+產業帶”等十大打法戰法,上半年市場采購出口2984億元、增長28%……義烏堅持全球化、品牌化、本土化、差異化、多元化破局策略,以改革裂變贏得戰局主動。
今年以來,我省加快打造高能級開放強省,對外開放水平進一步提升。
寧波市北侖區上半年預計GDP增長6%左右,出口增長11.2%,進口保持全省第一,大宗商品貿易超1萬億元。寧波市委常委、北侖區委書記潘銀浩表示,要積極主動融入和服務新發展格局,助力打造國內國際雙循環戰略樞紐。
如錨定“服務全國、鏈接全球”的功能導向,打通大宗商品“儲、運、貿、工、服、數”全鏈條。其中,隨著梅山重大港口基礎設施、中海油洞庫、LNG三期等工程加速推進,北侖的銅精礦、油品儲備能力分別可達500萬噸、900萬方,LNG年接卸能力將突破1200萬噸。
來源:蕭山發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