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備受矚目的“天價耳環事件”中,終于迎來了來自雅安市聯合工作組的最新通報。
據通報內容顯示,黃楊某某的父親楊某在職期間,存在有兩方面違規,一是違規經商辦企業問題,楊某在公職期間參與公司經營并獲利,雖已辭聘,非黨員的楊某被沒收違法所得,而參與的黨員公職人員受到黨紀處分。二是故意隱瞞違法生育二孩問題,楊某在報考公務員及工作期間隱瞞此情況。然而,由于楊某已辭聘且相關處罰規定已清理和廢止,按照現行規定無法再處理。
至于網傳楊某在雅安工作期間貪污腐敗的問題,經查,楊某未經手過災后重建項目、資金和慈善捐款,也沒有通過其他方式從中牟利。楊某夫婦注冊成立的其他公司未在雅安從事商業經營活動。而引起該事的根本原因“天價耳環”,為黃楊某某母親朋友所贈送,為仿制玻璃飾品,楊某夫婦及其親屬無相關專柜消費記錄。
本來到了這里,該事件似乎就應該塵埃落定,畫上句號。然而,現實情況卻是輿論并沒有被平息,依舊有一部分人在質疑。為何明明是官方的通報,還會出現這種局面呢?這背后存在著深層次的原因。
一方面,在過往的諸多事件中,有些官方通報最后出現“翻車”的情況。例如,曾經有一些事件,官方最初通報的內容與最終的調查結果大相徑庭,這使得公眾對官方通報的信任度大打折扣。這種公信力的受損并非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在多次類似事件的積累下逐漸產生的。當公眾對官方通報產生懷疑態度后,即使是真實準確的通報也難以在短時間內被完全接受。
另一方面,此次事件時間拖得太久。在信息傳播高度發達的今天,長時間的調查過程給了謠言滋生和傳播的空間。在官方沒有給出明確結論之前,各種謠言漫天飛舞,很多人在沒有辨別能力或者缺乏耐心等待官方結果的情況下聽信了謠言。這些謠言在公眾心中先入為主,使得官方通報在發布時面臨著巨大的輿論阻力。
無論是哪一方面的原因,都給相關部門敲響了警鐘。公信力是政府部門開展各項工作的基石,一定不能受到打擊。這就要求在日常工作中,政府部門要做到信息透明、決策公正、處理事情公平合理。同時,在面對類似事件時,事件調查必須快速準確。快速能夠避免謠言有過多的傳播時間,準確則能夠讓官方通報具有強大的說服力。只有這樣,才能在公眾心中重新樹立起官方通報的權威性,避免類似事件再次陷入官方通報卻不被信任的尷尬局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