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下旬,上海國際賽車場將首次開放夜間賽道供市民自行車騎行以及卡丁車體驗。近日,2025上??礀|方·芭莎之夜剛剛在上海國際賽車場燃情上演,將上海獨有的都市魅力與賽車場的熱血文化創新性融合,打造了一場沉浸式的娛樂消費場景。
越來越多的人感受到,“去上賽場看賽車”的傳統觀念正在被更新——觀賽、看演出、參與迎新跑、打卡4A級旅游景區,在這條國內唯一的F1賽道,體育場館的功能邊界被重新定義,城市活力與多元文化在這里碰撞,一次次出圈也證明“上賽道”遠不止是一條賽道。
近日,時尚芭莎在上海國際賽車場舉辦。
速度基因讓全民共享
今年F1中國大獎賽正賽排位賽,澳大利亞車手皮亞斯特里以1分30秒641的成績刷新上賽道(排位賽)最快圈速。上海國際賽車場的“最快圈速”榜單曾是F1車手的專屬榮耀;如今,“上賽道”正褪去專業競技的高冷面紗,成為全民共享的速度樂園。
2025F1中國站,車手皮亞斯特里在比賽中
去年10月,保時捷電動車taycan turbo gt的上賽圈速榜活動,成為上賽首次官方認證發布的量產車圈速。保時捷廠隊資深研發車手Lars Kern跑出了2分11秒28的成績,也成為保時捷在國內首次正式的官方刷圈,一時間成為全網熱議話題。
賽場圈速榜是衡量汽車性能的重要標準之一,能刷出好成績,一方面可以提升品牌知名度及品牌市場競爭力,也為汽車制造商改進和研發新車提供了重要的參考依據。國際上諸多知名賽道都有自己的圈速榜單,比如較有影響力的紐伯格林北賽道(紐北)圈速榜。而“上賽道”對于眾多汽車廠商的吸引力是不言而喻的,上賽圈速榜從誕生之初就引人關注。
今年2月,繼保時捷之后,小米SU7 Ultra新車刷圈活動“打起了擂臺”。小米汽車首席車手任周燦跑出了2分09秒944的成績,刷新了上賽道的單圈最快紀錄。成績公布后,小米與保時捷圈速實時數據比對,在全網掀起汽車科技討論熱潮,兩個品牌還在社交媒體友好互動,顯示出良性競爭的態勢,著實讓上賽場的曝光度也急劇上升。
最令人意外的是,小牛電動車今年5月也在上賽道蹭了把“流量”,刷出首個量產電摩最快圈速紀錄2分58秒958。駕駛小牛車的梁宇華是一位電摩車選手,還是兩家小牛門店的老板,頗具話題性。為小牛車測試收集了車架平臺、剎車制動、三電表現等諸多數據,梁宇華的感言是,“眾人眼中的‘電驢’居然很爽?!?/p>
上賽道的無形價值正在被不斷放大。據工作人員介紹,即將上線的圈速榜官方網站,涵蓋汽車、卡丁車、自行車、跑步等多元板塊,預示著賽道將從汽車競技延伸至全民運動領域,真正讓賽車場成為根植培育賽車文化的載體。未來還將開放大眾賽道試乘項目,讓體驗親歷起步、加速、過彎的全過程,將賽道體驗轉化為可分享的城市記憶,打破專業賽事與普通市民之間的壁壘。
每年元旦的上賽場蒸蒸日上迎新跑已經成為跑友們熱衷的傳統賽事
打造文旅融合新范式
作為國家4A級景區,上海國際賽車場將賽車文化深度融入旅游體驗,充分發揮區域內賽道、賽事核心資源優勢,創新經營思維,通過一系列舉措,進一步豐富文體旅產品內容,提升游客體驗感。
在上半年CTCC、China GT和FE三場賽事中,賽場利用賽事IP及溢出效應,推出全新賽事旅游產品,深度挖掘賽事特色與旅游融合亮點。“賽車夢想家親子一日營”涵蓋了VIP主看臺包廂觀賽、車手簽名會互動、車庫及發車區等賽事核心區域參觀,游客通過全新產品的打造,不僅可以觀看精彩的比賽,還能參與各種賽事周邊活動,塑造了上賽景區作為多元化、沉浸式旅游目的地形象,提升品牌影響力。
2025年CTCC賽事期間舉辦的 “賽車夢想家”兒童親子營活動
F1中國大獎賽的舉辦,讓上賽場成為國內外車迷慕名而至的“打卡地”。久體中心通過深耕和推廣汽車運動及文化,在體驗上做足文章。游客可以去到模型室、主看臺四樓、新聞中心和頒獎臺,了解F1賽事的幕后?;蚴亲哌M上賽場卡丁車場親身體驗駕駛的樂趣,這里同樣是由上賽道設計師赫爾曼·蒂爾克所設計,是亞洲最具挑戰性的卡丁車賽道之一。
2025IAME中國系列賽暨中國卡丁車大獎賽在上賽卡丁車世界舉辦
圍繞賽車文化打造的旅游產品矩陣,更是將賽道的魅力發揮到極致?!百愜噳粝爰摇眱和毩I通過知識課堂、模型制作、賽場探秘等環節,讓孩子們在實踐中感受賽車文化;上賽“20周年核心區參觀”帶領游客打卡冠軍頒獎臺、車手生活區,沉浸式體驗頂級賽事的臺前幕后;“賽道探秘游”則以觀光車環賽道游覽的方式,讓游客以車手視角領略“上”字形賽道的獨特魅力。
上海國際賽車場“賽車夢想家”兒童獨立營活動
在文旅融合的道路上,上賽場不斷創新邊界。在Dreamland音樂節期間,賽道變身沉浸式舞臺,打造了“音樂+賽車”的跨界嘉年華;聯動保時捷體驗中心、周邊商業體,形成“賽事+旅游+消費”的完整鏈條。2024年,上賽場接待量達到52.8萬人次,印證著這里已成為長三角地區文旅新地標,讓賽車文化走出賽道,融入城市生活肌理。
今年5月1日,DreamLand靈性重生音樂藝術嘉年華在上賽場舉辦
探索賽道經濟的無限可能
從全民共享的速度樂園,到文旅融合的文化高地,再到破圈發展的產業引擎,上海國際賽車場早已超越賽道的物理邊界。音樂節、時尚盛典等文體活動接連登場,吸引了不同領域的人群匯聚于此,打破了人們對賽車場的固有認知。這背后,是上海國際賽車場對產業生態圈的精心構筑。它聯動周邊文旅、商業、體育、會展等產業,形成強大的產業集群效應,有效帶動區域經濟發展。
2025年FE電動方程式錦標賽中國站期間
放眼全球,眾多國家圍繞賽道經濟開發積累了豐富經驗。英國銀石賽道通過舉辦各類汽車文化節、汽車拍賣活動,打造全產業鏈的汽車文化生態;新加坡濱海灣賽道結合城市夜景,將F1賽事與旅游觀光深度融合,成為城市的亮麗名片;意大利蒙扎賽道則依托歷史底蘊,開展賽車歷史展覽、復古賽車巡游等活動,吸引文化愛好者;日本鈴鹿賽道配套建設賽車主題酒店、賽車學校,完善產業服務鏈條。
上海國際賽車場夜間賽道
借鑒國際經驗,上海國際賽車場也在積極探索新經濟產業發展路徑,培育發展文體旅融合新產品、新業態。隨著賽車主題酒店的規劃建設,未來這里將進一步完善配套服務,不僅為游客提供住宿便利,還將成為賽車主題會議、培訓、新品發布等活動的理想場所,形成“賽事服務中樞+城市微度假目的地”的雙重定位,推動賽道經濟從單一賽事運營向多元產業生態升級。
效果圖
屬于上海國際賽車場的精彩還在繼續。今年下半年,自主IP賽事及嘉年華等全新的IP活動已經在醞釀籌備。上賽場持續釋放賽道經濟的無限潛力,將成為培育新經濟產業的強勁引擎。
原標題:《上賽道:不止于賽道,解鎖多元價值新空間》
欄目主編:陳華 圖片來源:上海國際賽車場 提供
來源:作者:解放日報 秦東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