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幾天前,特朗普還對著鏡頭反復強調:“我跟中國的關系很好!”幾乎同一時間,他麾下的國防部長也明確表態:美國不想和中國打仗。
可偏偏有人見不得和平。
一份新鮮出爐的日本《防務白皮書》被媒體曝光,瞬間打破了這份短暫的平靜。白皮書里,日本防衛省焦慮地寫道:中美競爭態勢不可逆轉!
更煞有介事地推測中國可能用海警封鎖臺灣海峽。字里行間寫滿了對中美和平努力的懷疑。
對于中國的真實立場,7月3日,中國對外聯絡部部長劉建超也作出了清晰的表述,說明中美之間并非必然會爆發沖突。(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大陸從未承諾過不動用武力來解決臺灣問題,“并非必有一戰”與這種承諾是截然不同的兩回事!)中美兩國在熱戰問題上能夠保持相對的克制,這對全球都是有利的。
“我跟中國的關系很好。”這是美國總統特朗普前不久就中美關系所做的表態,而從他的表態中也讓能看出,美國方面其實非常看重與中國的關系。
然而,日本方面卻表現出對中美關系的深深憂慮,甚至有人認為特朗普可能已經上了中國的當。那么,中美之間的關系究竟如何?日本為何會有這樣的擔憂呢?
前陣子,北京和華盛頓還在隔空遞著橄欖枝,一派“打不起來”的默契。美國高官嘴上抹蜜,反復說關系好得很。北京也放話,中美不是非要拼個你死我活。這股和風,眼看就要吹散太平洋上空的火藥味。
誰也沒想到,一紙冰冷的政令,突然從白宮飛向東京。對日本加征25%關稅,還撂下狠話:你敢還手,我就加倍。這哪是貿易談判,分明是給最鐵桿的盟友遞上了一封戰書。
東京的抗議,聽著有氣無力,更像是在走個流程。幾十年來,在美國劃定的秩序里過著安穩日子的日本,恐怕此刻才真正驚醒:面對主子毫不留情的極限施壓,一味忍讓,換來的只會是更響亮的巴掌。
華盛頓和華爾街那些最精明的腦袋,也瞬間嗅到了危險。這個一向溫順的小兄弟,會不會被逼急了掀桌子?第一張牌,就足以讓美國心驚肉跳。日本手里,攥著上萬億美元的美國國債。這筆錢,過去是日美同盟的壓艙石,現在更像是一枚金融核彈的按鈕,懸在美國金融市場的正上方。
這并非危言聳聽。如果華盛頓真打算把日本的汽車、半導體等支柱產業往死里整,把日本徹底變成一個經濟附庸,那誰敢保證,被逼到墻角的東京不會選擇“金融玉碎”?
這種同歸于盡的念頭,哪怕只是閃現一下,都足以在華爾街引發一場完美風暴。當日本僅存的產業優勢,正被中國電車和美國大棒兩頭擠壓,國運眼看就要見底時,任何看似瘋狂的舉動,都可能成為唯一的出路。
這出戲的吊詭之處,正在于此。就在美國翻臉的前一刻,日本自己還在拼命地煽風點火。那份新鮮出爐的《防務白皮書》,字字句句都在渲染“中國威脅”。它信誓旦旦地預測,臺海沖突馬上就要來了,而且中國會用海警船搞“灰色地帶”沖突。
這番表演,明眼人都看得懂。它是在提醒華盛頓:別被中國暫時的笑臉迷惑了,趕緊把更多兵力調來亞洲!
把“狼來了”的警報拉滿,自己才能名正言順地突破和平憲法,把軍費預算提到天上去。算盤打得噼啪響,無非是想把美國死死綁在自己的戰車上。一旦臺海有事,讓美軍在前面頂著,自衛隊跟在后面打打下手,做做后勤。
這套風險轉移的算計堪稱精妙。結果呢?引來的不是美國的保護,而是美國的鐮刀。
美國這一手,究竟是霸氣側漏,還是外強中干?回顧這幾年,華盛頓的招數似乎總有點力不從心。特朗普想過“聯俄制華”的老劇本,可回頭一看,俄羅斯的經濟和戰略早就和中國深度捆綁,普京又不是傻子,怎么可能為了美國去砍自己的左膀右臂?
對中國發動的貿易戰,也是殺敵八百,自損一千。中國一張稀土牌,就逼得美國不得不回到談判桌前。幾個回合下來,全世界都看明白了:美國想一口氣按倒中國,沒那么容易。
正是看清了這一點,日本、韓國這些傳統盟友,心態才起了微妙的變化。他們發現,當大哥對付不了外人時,那柄鋒利的鐮刀,就最有可能揮向自己人。日本的遭遇,韓國看在眼里,歐洲記在心上。當大哥自顧不暇時,盟友就從資產變成了隨時可以收割的肥肉。保命,成了最本能的反應。
這場盟友內訌的大戲,讓遠在牌局另一頭的中國,莫名其妙地“躺贏”了。美國和日本自己掐得越狠,中國的戰略空間似乎就越大,簡直是天上掉餡餅。但硬幣的另一面,卻沒那么光鮮。
整合一個新秩序,遠比想象中要難得多。日本手里還藏著第二張牌,一張讓美國更難受的牌——倒向中國。前首相鳩山由紀夫那種“中日聯手”的構想,一旦從空談變成現實,其威力不可想象。
中日韓如果真能捏成一個拳頭,再拉上東盟與中亞,甚至與俄羅斯達成某種默契,那美國苦心經營的全球體系,恐怕真要地動山搖。當然,這條路布滿荊棘,歷史的舊賬、現實的利益,還有美國無孔不入的挑撥,隨時都能讓這脆弱的合作一拍兩散。
而最大的攔路虎,依然是美國自己。美元和航母,這兩根定海神針,至今無人能撼動。靠著它們,美國才能印錢買遍世界,用炮艦維持秩序。
中國的自身模式,也決定了這條路不好走。它強大的工業生產力,像一臺永動機,必須找到足夠大的海外市場才能維持運轉。這種基因,決定了其他發達國家即便對美國的霸道怨聲載道,也很難真心實意地和中國走到一起。
他們既是美國體系的受益者,又是中國“內卷式”工業效率的直接競爭對手。他們怕美國的大棒,也怕被中國的產能“卷死”。戰術上可以合作,戰略上卻注定貌合神離。舊秩序的磚墻在剝落,新世界的地基卻還沒打牢。大家都在一條漏水的船上,忙著堵自己的窟窿,沒人知道船最終會漂向何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