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富羅、宣會、師丘等高速公路建設工地上運輸車輛穿梭如流,不遠處,渝昆高鐵曲靖段施工正酣……一個個熱火朝天的建設場景,正是曲靖市加快構建公路優結構、鐵路提速度、民航揚優勢、水運強弱項立體交通體系的生動寫照。
要實現高質量發展,必須打造內聯外暢的綜合交通網。在這一理念的指引下,曲靖精準定位樞紐坐標,緊緊圍繞“一中心一樣板兩區”戰略部署,以交通先行帶動要素聚集。當下,“一環三縱五橫五聯”的高速公路網、“五高四普兩支一城際”的鐵路網及1小時航空經濟圈正逐步成型。
為確保交通項目的順利推進,曲靖科學編制“十四五”綜合交通運輸發展規劃,在規劃的引領下,鐵路專用線布局、滇東縱向鐵路通道和滬昆鐵路長水設站等前期工作穩步推進。同時,積極謀劃儲備公路、機場、鐵路、客運樞紐站4類項目,2025年計劃啟動建設項目8個,預計總投資290.16億元。曲靖還搶抓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機遇,上報53個儲備項目,為交通運輸領域的設備更新換代按下“加速鍵”。
資金是交通建設的“血液”,曲靖積極融通政策活水,精準對接國家、省級交通規劃,將重點項目納入政策“籃子”。6條“互聯互通”高速項目全部納入《云南省2024年度省級重大項目清單》和《云南省2024年度“重中之重”項目清單》。2025年,計劃爭取交通運輸領域專項資金4.63億元,用于農村路網提質;爭取交通運輸領域重點項目資金,推進曲靖火車站綜合客運樞紐建設。這些資金的注入,將為曲靖的交通建設提供堅實的保障。
錨定“3815”戰略發展目標,以攻堅之勢推動交通優勢轉化為發展動能。高速公路建設方面,推行“一項一專班、一周一調度、一月一通報”機制,6條互聯互通高速項目多點開花,暢通開放動脈。鄉村振興領域,深耕“四好農村路”建設,2.7萬公里農村公路織密通達網絡,里程規模領跑全省,累計創成國家級示范縣2個、省級示范縣4個,“以路興業”模式入選全國典型案例,農村公路成為鄉村振興的“血脈經絡”。渝昆高鐵曲靖段加速推進,滇東縱向鐵路通道等項目落地在即,宣威民用機場預可研獲國家層面受理并進入簽審立項程序,“高鐵進城、飛機著陸”的立體交通體系正加速形成。
在會澤縣的鄉村道路上,一輛輛滿載著新鮮瓜果的貨車駛過,將農戶們種植的農產品運往全國各地,曾經泥濘難行的小路,如今變成了村民們的“致富路”。這是曲靖實施農村公路通達工程,打通進村入戶“最后一公里”的一個縮影。
曲靖積極構建覆蓋廣、品質高、韌性強的鄉村路網體系,2024年完成新改建農村公路1171.88公里。物流園區內,一輛輛貨車有序進出,這里創新的“散改集+公鐵水”聯運模式,讓大宗貨物和長途運輸找到了更高效的運輸方式。在農村地區,“縣鄉村”三級物流云網的編織則讓農產品出村進城更加便捷。
與此同時,科技也成為了交通運輸安全領域守護的“利器”。走進宣威市治超監控指揮平臺,巨大的電子屏幕上,各個治超點位的實時畫面清晰可見。工作人員輕點鼠標,就能對超限運輸車輛進行精準鎖定和追蹤。“以前靠人工查車,效率低還存在安全隱患,現在通過科技治超,數據實時分析,既高效又準確。”平臺負責人介紹,2024年,宣威市5個治超非現場點位及智慧化監控指揮平臺投入運行,精準鎖定超限運輸車輛16.37萬輛次,實現了從“人海戰術”到“數據跑路”的轉型。
從交通規劃的精心謀篇,到建設現場的火熱推進;從鄉村公路的惠民便民,到物流運輸的高效便捷;從鐵路航空的崛起騰飛,到安全治理的科技賦能,曲靖市正沿著立體交通體系建設的道路,大步邁向高質量發展的新征程。
云報全媒體記者張雯
(云南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