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黑河學院校史館,一幅朱付占、付中鳳兩位老師創作的油畫生動再現了1958年學校初創時的場景:師生們在低矮平房中既教書育人又揮汗建設,勾勒出邊疆教育的創業初心。這幅畫作承載了黑河學院67年的奮斗歷程,也彰顯了其作為中俄4300多公里邊境線上我國境內唯一本科院校,肩負扎根祖國邊疆育人的責任與使命。依托區位優勢,黑河學院主動融入國家“向北開放”戰略和“一帶一路”倡議,以創新人才培養、豐富人文互動和前瞻性國際布局,擦亮了邊疆高校國際化辦學的金字招牌,為中俄教育文化合作高質量發展貢獻了獨特力量。
黑河學院校史館內展現建校場景的油畫
從俄語專業到中俄合作辦學項目,黑河學院持續擴大對俄教育交流規模。學校聚焦龍江“4567現代產業體系”和中國(黑龍江)自貿區建設需求,以培養對俄應用型人才為主體,用“俄語+”引領學科建設,構建中俄合作辦學的核心優勢。該校獨創“專業+俄語+實踐+創新”的人才培養模式,涵蓋涉及外語、計算機、美術、音樂、體育和旅游管理等專業的六大中俄合作辦學項目。這些項目采用“4+0”模式,引入俄羅斯教材、教學計劃、師資和核心課程。學生通常在第一年學習俄語,每周2-4學時,因專業而異,為跨境職業發展奠定基礎。據了解,學校擁有全國首批中俄聯合培養本科生項目及留學培訓基地,2024年派遣超300名學生赴俄羅斯高校攻讀學位。國際交流合作處處長張雪梅分享道,學校外教可實現“通勤教學”,上午授課后下午返回俄羅斯,部分外教子女甚至入讀中國地方中小學,展現了深厚的跨國情誼。“當前我們對外教育交流的發展方向與《教育強國規劃綱要(2024-2035年)》的三年行動計劃相契合,未來將持續助力打造龍江教育生態圈。”校團委書記姜輝說道。
黑河學院十個“第一”的教學成就
黑河學院充分發揮中俄邊境地緣優勢,構建中俄青年交流新高地。學校與阿穆爾國立大學、南烏拉爾國立大學等俄方高校深度合作,共建“中俄創意設計聯盟”“青年創業中心”“旅游教育中心”等平臺,推動文化、藝術與創新創業實踐有機融合。其中,“攜手青春·共享陽光”中俄大學生交流大會持續舉辦十二屆,2024年更升格為中俄文化年國家級重點項目,成為兩國青年交往的標桿性品牌。
黑河學院中俄學生一同包餃子
“我們很重視對留學生進行中文學習和中華文化的培養”正如張雪梅處長所說,為激發青年對彼此文化的認同與興趣,黑河學院以孔子學院、文化體驗營等為載體,不斷豐富中俄青年文化互動形式。來自俄羅斯、塔吉克斯坦、印度等國家的留學生在校期間參與中國茶藝、太極、書法、扇子舞、詩詞賞析等課程。同時,中方學生亦赴俄進行短期藝術實踐與專業學習、文化研學。人文交往不斷深化,增進了青年一代的理解與友誼,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注入青春力量。
黑河學院舉辦的中俄學生活動相關圖片
2007年,該校與俄羅斯布拉戈維申斯克國立師范大學共建孔子學院,運行至今,曾獲得“全球先進孔子學院”榮譽。2024年,學校又聯合白俄羅斯莫吉廖夫國立大學共建孔子學院,是黑龍江省在白俄羅斯境內建立的第一所孔子學院。這所孔子學院僅用一年便完成獲批、授牌、接盤到正式運營的全過程,成為中國文化在東歐青年群體中傳播的新高地。這一系列舉措推動著青年語言能力、跨文化理解與國際傳播力的協同提升。
目前,黑河學院以“一帶一路”國家合作為目標,正積極拓展國際合作版圖。學校與馬來西亞高校達成合作意向,加大對中亞五國留學生招生,并牽頭成立中俄創意設計聯盟(涵蓋72所高校)和中俄圖書館聯盟,鞏固了學術與文化樞紐地位。學生工作部部長鄭羽表示,學校因生源快速增長面臨基礎設施“幸福的煩惱”,折射出其日益提升的影響力。未來,學校計劃增設面向東南亞國家的合作項目,聯合俄羅斯高校共建實驗室,推動“人才+項目+平臺”一體化建設,為中俄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智力支撐。
學生觀看黑河學院合作高校墻(攝:劉錫蕾)
黑河學院的成就與國家“向北開放”戰略和教育對外開放政策高度契合,彰顯了邊疆高校的獨特擔當。從融入課程的對俄交流元素到與白俄羅斯及中亞國家高校共建合作平臺,黑河學院依托區位優勢,真正做到了以區域優勢為依托,講好中國故事,為中俄青年搭建溝通橋梁。這所邊疆高校以開放包容的姿態,在中俄邊境上繪就一道靚麗風景線,持續為龍江全面振興和中俄教育文化交流注入新動能。(劉思寧 賀一然 劉錫蕾 |編輯:中國日報黑龍江記者站 周慧穎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