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寧夏回族自治區隆德縣舉辦2025年“筑夢山?!ぶ驹竿小遍}寧協作優秀志愿服務項目評選活動。此次活動共征集到29個志愿服務項目,其中26個項目參與現場評選,內容涵蓋宣傳教育、應急救援、助老助殘、關愛兒童、衛生健康等多個領域,集中展現了隆德縣志愿服務在項目化運作、專業化發展道路上的豐碩成果。
各志愿服務隊伍通過生動展示,充分呈現項目實施成效與創新實踐:“山海之約”鄉村振興志愿服務項目扎根基層,以資源對接、技能幫扶為抓手激活鄉村發展動能;“法治力量,普法惠民”項目聚焦釋法析理,深入群眾身邊化解法律困惑,有效提升基層法治意識;廈門大學研究生支教團“這條小魚在乎”系列公益助學項目則持續深耕教育幫扶,為困境學子搭建成長階梯,用愛心點亮求學之路,通過教育幫扶阻斷貧困代際傳遞。
經過激烈角逐,隆德縣閩寧協作“1+9”“圓夢蒲公英”公益興趣項目斬獲一等獎;廈門大學研究生支教團“這條小魚在乎”系列公益助學項目、溫堡鄉“銀發哨兵——196名獨居老人生命關懷志愿服務項目”等3個項目榮獲二等獎;“法治力量 普法惠民”釋法析理解民惑、“青力助農,振興有我”鄉村振興志愿服務等4個項目獲得三等獎;“隆德縣美麗河湖志愿服務”等6個項目獲評優秀獎。
近年來,隆德縣以“363”工作模式推動志愿服務助力鄉村振興,健全黨建引領、動態培訓、服務聯動三項機制,構建“1+13+108”體系,全縣700余支服務隊、2.6萬志愿者展志愿服務活動6000余場次,服務時長超20萬小時;開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產業發展等六項行動,辦理產業發展實事360件次、幫扶特殊群眾800余人次,進一步健全了“黨建+志愿”服務式,創新建立了李士村支部領辦村級居家養老服務等品牌,“楊野河式精氣神”空巢老人立體照護志愿服務項目獲第七屆中國青年志愿服務項目大賽銀獎,以 “志愿紅” 賦能鄉村振興。
此次評選活動不僅為優秀志愿服務項目搭建了交流展示的平臺,更通過以賽促建的方式,激發了全社會參與志愿服務的熱情。今后,隆德縣將以此次活動為契機,持續深化“建+閩寧協作+N”引領志愿服務機制,推動獲獎項目落地見效、示范引領,讓志愿服務的微光匯聚成照亮城鄉的暖流,為鄉村振興、基層治理、民生改善注入更持久的“志愿力量”。
來源:隆德縣委宣傳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